《紅樓夢》裡,甯國公和榮國公是親兄弟,二人從南京遷到京城後,建立京城的賈家八房都是他們子孫。不過甯國府和榮國府的實際地位并不平等。
首先,甯國公是兄,榮國公是弟
甯榮二公是京城賈家的締造者,卻都屬于南京賈家的分支。
甯國府屬于京城賈家嫡長房,榮國府則是二房。他們徹底與南京宗族區分開來。
甯國府為首,府中建立了宗祠。族長也由甯國府的當家人擔任,屬于嫡長房的特權。榮國府再位高權重,終究“弟大不過兄”。
賈家除夕祭宗詞,便看出甯國府的主導地位。
賈蓉不但是甯國府嫡長孫,更是京城賈家的嫡長孫。隻有他能夠進入賈母為代表的女性排班的正堂門裡,彰顯家族地位。
其次,爵位世襲,榮國公高,甯國公低
甯國公和榮國公雖然都是世襲公爵,等級并非一概而論。
曹雪芹設計的世襲爵位,參考了明清兩代的宗室和外臣世襲混淆的方式。
具體分為:親王、郡王、鎮國公、輔國公為超品爵位,高于正一品。鎮國将軍、輔國将軍、奉國将軍、奉恩将軍四種爵位,從正一品往下遞降,隻是略微修改了名字。
比如鎮國将軍變成世襲一等爵神威将軍,賈代化和賈赦都是此爵。
比如奉國将軍變成世襲三等爵威烈将軍,賈珍就是此爵。
甯國公和榮國公具體是哪一種公爵,從賈代化和賈代善的爵位世襲,就能看出高低。
賈家世襲同樣是降等承襲,每一代降低一個等級。但要注意并不是無限降低,基本到奉恩将軍就會停止降等。也不會被收回爵位,而是“以此爵傳世”。作為爵産的甯國公府和榮國公府,也将由賈家世代承襲。
言歸正傳。甯國公的兒子賈代化,相當于承襲鎮國将軍,表明甯國公是輔國公的爵位。
榮國公的兒子賈代善,降等承襲榮國公,表明榮國公是鎮國公的爵位。
所以,甯榮二公當初的功勞,明顯是榮國公比甯國公更高。
具體情況,從尤氏講述焦大救主的故事,也能看出端倪。
(第七十八回)尤氏歎道:“你難道不知這焦大的?連老爺都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隻因他從小兒跟着太爺們出過三四回兵,從死人堆裡把太爺背了出來,得了命,自己挨着餓,卻偷了東西來給主子吃。兩日沒得水,得了半碗水給主子喝,他自己喝馬溺。不過仗着這些功勞情分,有祖宗時都另眼相待,如今誰肯難為他去。他自己又老了,又不顧體面,一味吃酒,吃醉了,無人不罵。我常說給管事的,不要派他差事,全當一個死的就完了。今兒又派了他。”
甯國公從屍山血海中打拼出來的功勞,真正用命換來。隻可惜子孫不争氣,揮霍了祖宗用命搏來的福蔭。
但甯國公拼殺在前,注定他是個領兵打仗的将軍,而非統帥。
反觀榮國公并沒有這等英勇血性的記錄,反而還在後來成立學堂供子孫讀書,表明他更可能是一軍統帥,真正的戰争指揮者。
打個比方:榮國公更像是徐達,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甯國公更像是常遇春,骁勇無敵,所向披靡。
但真正論功行賞時,肯定是榮國公更勝甯國公一籌。原文蛛絲馬迹能夠推演出來這些。
至于甯國公與榮國公的封号,似乎也體現了這一點。
一,“甯”字表示“安心”“安定”。
《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甯。《禮·曲禮》天子當甯而立。
“甯”代表皇帝對甯國公的肯定和期許。嘉勉他為王朝的安定繁榮做出的貢獻。
但甯國公脾氣火爆,難免行事魯莽,不太好“控制”。
“甯”也是希望他能克制脾氣,更加平和。表達出皇帝對他擁兵自重的擔心,希望甯國公能夠韬光養晦,不生不軌之心。
二,“榮”為房屋翹起的邊角。隐喻皇帝之肱骨。
“榮”代表皇帝看重榮國公和賈家。希望君臣如草木共榮,相得益彰。
“榮”指房屋之邊角,囊括東西南北。
甯國府在東,榮國府在西,皇帝坐北朝南,包括四方,當初甯榮二公之重要,可見一斑。
“甯榮”可引申為四方“天下”之意,更有“興亡”之隐喻,是以皇帝極為倚重。
隻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賈家最終與這一代皇帝分道揚镳,還是甯國府出了問題。
賈家被抄家,屬于甯榮二公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文|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清代畫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