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米亞大橋被炸了,又勉強通車了。完全修複時間據說要1-2個月。
克裡米亞大橋又被稱為“刻赤大橋”,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19公裡,跨海部分7.5公裡,于當地時間2018年5月15日開通。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開通儀式。開通僅三年半,既有象征意義,也有戰略意義,然則命運多舛!
整個事件的經過,全世界都知道了;那些說過的狠話——梅德韋傑夫說“審判日将非常迅速且猛烈地到來”,大家都還記得,但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雙方有更具體的行動,嘴仗依然打得如火如荼!
克裡米亞大橋事件會不會成為俄烏戰争的轉折點,目前看來不會。會不會讓膽大的更加膽大,應該會。
這個事件對我們又有哪些啟迪和警示,這才是我們關心關注的。說點個人淺見:
一是如何更加有效地保護我們戰略設施,畢竟我們的更多,面臨的風險更大;
二是危機的應對和消除能力,迫切需要加強,畢竟事關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當務之急是分層分區域、分領域分部門開展風險排查和預案制定;
四是底線規則不容破壞,這方面我們吃虧不少,底線不斷被突破,要有破釜沉舟的手段,而不單有決心;
五是應時而動,适時而謀。要更新觀念,既不能再固步自封,更不能妄自菲薄,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隻是看誰先找到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