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讀古代思想家的著作,往往有不同見解,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概念的解讀有分歧,當然也不排除學問家故意用一些意思兩可的字詞來表達他的思想,惠能就曾對弟子們說,你們以後出去傳道,說話要立對,才能保證不犯錯誤。立對,就是說話前後有個照應,不能隻說黑,忘了說白。王陽明幹脆把黑白都概括在一個字裡,提出“緻良知”。這個緻字,就同時具備了“上”和“下”兩個方面的意思。
上,指的是達緻。通過反思,去除私欲,達緻良知。
下,指的是用。通過行動,去把良知發用出來。
具體到操作細節上,王陽明的高徒錢德洪,即《傳習錄》一書的主編,将“緻”分析為四個内涵:
一、笃行
二、誠
三、存養
四、極緻
他的原話是:“緻”之為言,則笃行固執,允迪實際,服膺弗失,而無所弗用其極,并舉之矣。豈專守靈明,用知而自私耶?
笃行固執,就是堅持不斷地做,屬于“下”。
允迪實際,是從實際出發,突出一個“誠”,屬于“下”。
服膺弗失,是存養于心不失,屬于“上”。
無所弗用其極,是達緻極緻,兼有上下之意。明明德與親民,皆止于至善。注意這個極緻并非極端,而是以允迪實際(誠)為标準的,服膺弗失(不失其存養)的極緻,也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緻字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同時包含上下二義,不可失其一端。不僅僅是在靜時涵養,動時省察,而且要能靜時省察,動時涵養,因為良知無關動靜,無時不在。
打個比喻,就像擦一塊蒙塵的鏡子,隻要露出一點鏡面,它就已經照物了,而不是把鏡子全擦完才能照物。修養也是如此,去掉一點私欲,就有一分光明,就能發用這分光明,不要寄望于把心修得完全光明才能照物。在修養的道路上,實際上必須在事上磨練,即發用良知,才能繼續在光明此心的路上走下去。
沒有想象出來的光明,隻有實證出來的光明。無行,不會有真的知。真的知,就是良知,是光明心。(神意通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