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曆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一品清廉”,荷花寓意公正廉潔,是對清官的贊揚;“本固枝榮”,荷花枝繁葉茂,用荷花叢生比喻根基牢固,興旺發達,家道昌盛。蓮花多子,故可寄托多子多福的願望。
《紅荷圖》 近代 吳昌碩(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藏)
《紅荷圖》似不經意,布局卻很别緻,僅畫三張荷葉,占有畫面絕大部分,因他用羊毫軟筆,畫荷葉、荷梗任情揮灑,奔放雄秀,濕筆有韻,枯筆有氣,淡而不薄,深而不闆,剛柔相濟,潤而不洇,筆筆有力,墨法筆滋,意境清新、靜穆。二朵紅荷敷薄色,質樸而惹人注目,蘆葦純以淡色出之,與荷葉深墨成對比,主次有别,層次分明,氣勢磅礴,是真正的大寫意,具有獨特的格調。
《墨荷圖》 王震(中國美術館藏)
《荷花慈菇圖》 近代 陳師曾
陳衡恪畫蔬果花卉常結合寫生,從吳昌碩上追陳淳、徐渭,筆下生辣強勁,有濃厚的金石氣。荷花荷葉都仔細地勾了筋脈,用筆凝重,與徐渭、八大和吳昌碩、齊白石的畫法都不一樣,這或許是他在日本所受的博物學教育留下的痕迹吧。
《荷花》 當代 陳半丁
荷花是陳半丁喜愛表現的題材,既能展示他高超的筆墨駕馭能力,也寄寓着他的人格理想。這件作品畫家以深淺赭綠表現荷葉的向背,用筆揮灑自如,葉筋勾得疏密得當,以墨雙勾荷花,淡設水色,以赭墨畫水草,用筆虛實相間,意氣相連。畫家并不是單純的摹寫物象,而是在其中寄予無限的情思。
《露氣》 近代 潘天壽
《清風》 當代 劉海粟
《盛夏圖》 當代 李苦禅
《當代》 傅儒
謝稚柳《清遠圖》
張大千可堪稱是自八大山人、石濤以來中國百年第一畫荷大家
張大千在一生中所畫的荷花作品成千上萬,除了在繪畫風格反面存在規律外,就是在題字、用印方面也有規律。他在夠花畫荷作品上多钤“三十六陂秋色”、“冷香飛上詩句”等印。多題“三是鷗世界涼”、“江妃出浴”、“水殿風來暗香滿”、”“塘坳閑意思池面好豐神”、“雲破月來花弄影”、“媚水花開粉未幹”、“君子之風其清穆如”等。他之所以喜愛畫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認為"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
《白蓮圖軸》 近代 張大千
縱觀大千先生的國畫荷花作品,早年多水墨寫意,初期主要是取八大山人之“韻”,取石濤之“氣”。中年受敦煌壁畫之影響,兼作工筆重彩荷花,并作巨幅的墨荷和用沒骨法畫荷。到了晚年将山水畫的潑墨技法運用到國畫畫荷上。開創出他自己的獨特風格。
張大千《墨荷圖》--- 畫中題“田田翠蓋淨無塵,渌水玻璃一槳新。欲唱采蓮迷近遠,不知何處是花身”。
他說:"畫荷需要正、草、篆、隸四種書法技巧,字寫不好,荷也畫不好。"還說:"畫荷花的幹子要用篆書,葉子則是隸書,瓣子就是楷書,水草則用早書。畫荷需用正、草、篆、隸四種書法技巧。"張大千一再提到的水草,倒是鑒定張大千畫荷作品真迹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張大千畫水草要依據重心所在,用草書方法畫幾筆水草,凡水草無層次、無力度的,皆為赝品。
張大千先生畫荷之藝術風格特色
金碧風格:金碧風格是大千先生年輕時所作,張大千十八歲時到日本學習染織工藝,吸收了光琳派的金碧裝飾性畫風,又結合了唐朝李思訓父子的“金碧山水”畫法來畫荷,在金箋紙上用墨線勾勒後,填染石青、石綠、朱砂等礦物質顔料。
張大千《潑彩描金映日圖》
潑墨風格:張大千将南北朝、隋唐時期的重彩與宋元明清的水墨結合起來,變細筆之法為大筆潑墨,融合大小青綠、淺绛諸法,而推出潑墨潑彩法,進行水墨漬染、積染、潑染,成功地創造出重彩寫意山水和重彩寫意花鳥畫,大千先生“潑墨潑彩”的結構,成為他獨特的表現語彙,擴張了水墨表現的領域,不論在形式和意境的表現上都有超越前人的成就。
《水殿清影》
國畫寫意風格:大千先生的國畫寫意荷花,完全運用誇大、變形的形式來表現荷花的精神内涵,已擺脫了“自然再現”的羁束,而是一種自我主觀精神的表現。
張大千《五色荷花圖》
沒骨風格:沒骨畫法創始于北宋徐崇嗣,國畫花卉是以清姘豔麗為主,完全拿顔色來表現,畫花瓣盡可全用顔色,也不妨先用水墨點戮,然後略施淺色,覺得更有精神些。大千先生的國畫沒骨法融合了石濤、八大山人、徐渭等人的筆趣,發揮了國畫荷花潇灑脫俗的韻味,尤其國畫荷花的造型清雅優美,葉大梗長,亭亭淨植,更适于用沒骨畫法來描寫國畫荷花的性格。
張大千荷花作品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