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關注我,讓你的眼睛度個假
冬宜溫暖之室 春宜柳堂花榭
夏宜臨水依竹 秋宜晴窗高閣
以使神清氣爽 更加食以養生
餐桌設計中的餐桌花裝飾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花藝課程之一。如今較為流行的便是那些堆滿了鮮花、帶給人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奢靡風格。這些設計雖然十分炫目,但是往往忽視了餐桌設計最本質的意義。
陳楊,一位生活在日本的生活美學策劃師,她尋求純真的日常,将生活中的點滴之美融入了餐桌設計之中。在《花藝目客》的讀者分享會上,陳楊的美學分享讓大家理解了餐桌設計最本質的意義是對生活的珍重。人們将對自然、美和生命的熱愛融入日常餐桌之中,餐桌是傳承這種态度的舞台。餐桌設計也絕非簡單浮華的鮮花堆砌,它是一門融合了多種專業知識的綜合學科,更是設計者修養和内涵的體現。
清涼海洋風夏日清涼海洋風的主題餐桌,一款非常清爽簡潔的設計。向日葵是夏季最常見的花材之一,它的黃色與海洋之藍這一相反色形成了撞色搭配設計。
Q:能介紹一下餐桌設計的文化背景麼?
A:餐桌設計主要還是植根于文化。餐桌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文化,餐桌裝飾藝術則起源于中世紀的法國皇室貴族。在上世紀80年代從歐美率先傳入了日本。每年2月在日本東京舉辦的餐桌餐具大展賽更是推動了餐桌設計行業的發展。每年參展的許多著名餐桌設計師都出身于花藝、空間設計以及綜合藝術設計等領域。
我個人認為餐桌美學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傳承文化和回歸家庭。首先是文化的傳承,各國都擁有本土獨特的文化習俗。中國餐桌文化的傳承體現在一些重大傳統的節日,比如24節氣、72物候以及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另一點是回歸家庭。過去各種節日的聚會中,大家合家團聚,分工合作,有的料理食材,有的布置餐桌,有的擺放餐具……如今,由于工作和生活的繁忙,這樣其樂融融的畫面越來越難得了,這無疑對下一代的成長和文化的傳承都非常不利。
餐桌設計非常注重季節感和色彩感,形式不需要特别複雜,根據季節的變化在餐桌上鋪一張當季色彩的桌布,點綴幾枝應季花草,用當季食材烹調幾道可口料理,都是增加幸福感的一種方式。
品秀茗 賞蜀繡好友去四川旅行時尋得一件雅緻蜀繡相贈于我,我将其運用到餐桌裝飾之中。餐桌中間擺放了中式水盆寫景的餐桌主花,簡單地使用了睡蓮和燈心草等夏日常見花材。在餐桌左側的博古架上,擺飾着餐後品茶時要用的聞香杯以及功夫茶杯。蒸籠是中餐常用器具,這裡将小巧玲珑的迷你蒸籠作為容器擺飾到餐桌上。白色主餐盤以及上面所搭配的餐碟選用了四方形,增加一定的現代感以及立體效果。
很多人對于餐桌設計的認知存在誤區,
認為堆砌大量花材或是擺放昂貴的餐具
就可以稱之為餐桌設計。
Q:聽說你在留美期間讀的是MBA,又為何會對餐桌美學産生興趣呢?
A:父母在我幼年時移居日本,每年寒暑假我都會前往東京與他們團聚。在我讀小學時,母親就開始帶我去參加觀賞各種花展、影展、餐桌設計展、美術展以及音樂會。美學對人的塑造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會在某一時刻突然迸發。
在日本慶應大學畢業後,我遠渡美國,邊讀MBA邊接觸到各種歐美風格的婚禮策劃以及餐桌設計相關的工作。
我個人的設計風格起初偏向于歐式。随着年紀的增長以及人生閱曆的變化,我對于東方設計的内斂、意境之美理解得更加深刻。
餐桌設計有别于婚禮設計與策劃,也不同于現在常見的花藝設計,更不僅僅是把名貴的餐盤器皿堆放在餐桌上。以上也是餐桌設計的幾大常見誤區。
黑白琴鍵上的小奏鳴曲以黑白琴鍵、跳躍音符為主題的餐桌設計。中間的桌旗是我用自己小時候練琴時的琴譜裝飾出的特别款。琴譜上有許多我媽媽當年留下的筆記,如今的我作為母親,也在堅持陪孩子們練琴。
這是我在孩子們參加完鋼琴演奏會後,為家人們準備的一桌下午茶布置。餐桌花的花器選用的是家裡的三個大啤酒杯,在杯中塞入一些散枝廢葉來固定花材。用細長條的春蘭葉把幾個餐桌花銜接在一起,再點綴上跳躍的音符,打造出五線譜的感覺。在餐桌花中央上方懸吊着一小串音符,是孩子們學琴時的各種教具,我将它們用細線串聯在一起,像跳躍在空中的音符。
左側的玫瑰代表着在謝幕後對孩子的一種鼓勵,也代表了我對母親當初堅持陪伴我練琴的感謝。這組餐桌設計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将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融入餐桌中,才能稱得上是别出心裁的餐桌設計。
螢光戀曲
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組作品。融入了很多個人情感。在設計餐桌之前,初夏的假期我和家人一起去日本的沖繩石垣島遊玩,在夜裡帶着兩個孩子前往一個遠離城市中心的地方觀賞螢火蟲。那是我們第一次看見在草叢裡、水岸邊和樹枝上都遍布螢火蟲的情景,非常震撼、也格外感動。
回到家中,我便急切地用餐桌的形式重現當時的情景,讓家人能再次體驗到當時的感動和驚喜。我選用了竹筒作為花器,利用一些夏季和水邊常見的花材做了幾組餐桌花,同時也替代了桌旗。在花材中又點綴了一些小小的串燈,營造出螢光閃閃的氛圍。
最讓我感到難忘的是當時在返回酒店途中遇到的那隻大螃蟹。它讓我們一家人再次感到驚喜,沿途就這隻橫穿馬路的螃蟹聊了很久。因此,我在每個餐盤上都點綴了一隻竹制的小螃蟹。一看到這隻螃蟹,當時愉快的情景便又曆曆在目了。
銀妝聖誕
這是一組打破常規紅綠傳統配色的聖誕作品。将一些噴白漆的枝條來替代餐桌花進行裝飾。再将金、銀、白色的各種聖誕挂件裝飾在枝條上,在餐桌上打造出聖誕樹的感覺。
将小串燈纏繞填充在花瓶、酒瓶、白漆枝條還有桌面的一些小飾物上,利用燈光燭光的效果來為餐桌增添溫馨感。餐巾也不是按照傳統式樣平鋪在餐盤上,而是折疊成了立體a聖誕樹冠的樣子。在餐巾頂部加上星星形狀的小卡片,進一步增強了聖誕的歡快氛圍。
Q:餐桌設計是一門綜合類的藝術學科,需要着重掌握哪些知識?
A:很多人對于餐桌設計的認知存在誤區,認為堆砌大量花材或是擺放昂貴的餐具就可以稱之為餐桌設計。婚禮餐桌通常會布置得非常華麗,因此人們常常會把婚禮餐桌策劃和餐桌設計混為一談,這是概念上的錯誤。
餐桌設計師需要掌握不同領域内的專業知識,比如餐飲、器皿、美學等知識。而一位優秀的餐桌設計師還能将這些知識融彙貫通,靈活地應用到餐桌設計中。這裡簡單地跟大家介紹一下餐桌設計所涉及的知識領域。
1. 餐具器皿。如何根據餐具和器皿的風格與材質選擇與設計主題相符的款式。這裡當然也包括裝飾物的選擇。
2. 料理食材。
3. 餐飲文化。主要指各個國家和地區餐飲習慣、背景與發展曆程。
4. 花藝。要掌握中西方多種花道花藝形式的創作,特别是要根據不同場合靈活運用。
5. 茶藝。如西方的各種下午茶形式、東方的日本茶道和中國功夫茶等不同形式茶藝。
6. 營養學。主要體現在食材的選擇和料理的搭配。
7. 飲品和酒文化。如各種紅酒、葡萄酒、香槟的搭配,還有中國的白酒、日本的清酒等。
8. 色彩學。主要體現在餐桌色彩搭配上,如餐桌布的色彩會定下整個作品的主色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餐桌的風格。
9. 心理學。如根據面向對象的不同心理特征,商業性質的餐桌和家庭聚會的餐桌在設計時就要進行差異化處理。
10. 裝盤藝術。如東方強調留白之美,以便将食物的最佳質感呈現在客人面前。
11. 音樂和燈光。根據餐桌設計風格的不同,搭配适當的音樂和燈光。
12. 空間設計。除了餐桌本身,還有餐桌所處區域的整體環境設計。
13. 禮儀和規範。熟知各地的宴請規範與就餐禮儀的差異。
14. 地理風情。
下面是餐桌設計中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印象坐标圖,以橫軸豎軸分成四大象限、十六大基本風格。
有可愛、浪漫、休閑、自然、優雅、清爽、冷酷休閑、潇灑、活力、華麗、古典、時髦、粗犷野性、古典時髦、正式以及現代摩登十六大風格。
印象坐标圖
橫軸是指從暖色到冷色的色調變化,豎軸是指從柔軟向金屬冷硬、厚重質感的素材演變過程。比如可愛風格多為柔軟質感,暖色調偏多。
Q:餐桌花跟别的花藝形式相比,在設計上有哪些不同,有哪些要特别掌握的技巧?
A:首先,餐桌上的菜肴料理才是真正的主角,餐桌花不能喧賓奪主。如果餐桌花過分繁茂、體型過大都會阻礙進餐人之間的語言溝通和眼神交流,也可能阻礙餐品的取用。在空間較高的特殊情況下,可以使用細長型的花瓶讓餐桌花整體在上方進行伸展,這樣就不會阻礙進餐時的交流了。
其次,餐桌花要保證四面性,即需要保證360°可觀賞。在花材的選擇上,最漂亮的花材應面向主客位,而在客位一側可以增強設計感。
最後,餐桌花的制作時間應盡量簡短。日常聚餐通常隻使用15~30分鐘來制作餐桌花。短時間内做出一個360°可觀賞、小巧精緻的餐桌花,是餐桌設計師需要不斷磨煉的一種基本技能。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可以适當增加制作餐桌花的時間。但餐桌花并非餐桌的主角,不宜花費過長的時間,否則便會喧賓奪主。
餐桌上的菜肴料理才是真正的主角,
餐桌花不能喧賓奪主
這一組是春日裡踏青賞花的家庭野餐作品。戶外野餐餐桌設計的重點是色彩要與周圍的景觀相融合,同時還要兼顧外出的便利性。餐布選用了紅白格子的經典田園風格野餐布,簡單而休閑。因為草地一般會比較潮濕,所以下面又鋪設了綠色四葉草防水墊,同時在色調上利用紅綠的撞色搭配來增加視覺沖擊與自然調和感。
在花材上選用了風格随意的野外休閑花材,如春天的香豌豆、小雛菊、瑪格麗特等。因為是在野外,利用黃紫花色的對比色,然後再加入一些白色做為襯托和隔離。花的根部用保水啫喱固定再放入麻質編織袋中,随意而又精巧。整體布置十分簡單,營造出家庭野餐的休閑感。
THE END
歡迎加入花園時光書棧
和各路花友讀書、養花
分享園藝知識~
感謝閱讀 THE END
喜歡請關注我們
歡迎點贊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