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判斷一個人胖不胖的标準,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看體重指數BMI(計算方法:BMI=體重kg/身高m²)。
約七成原發性高血壓都與肥胖有關。正因如此,作為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參考指标,體重指數也被廣泛用于評估高血壓風險。
但不久前刊登在瑞士期刊《營養學前沿》上的新研究發現,無法反映身體脂肪分布的BMI,并不是一個評估預測高血壓風險的完美指标,因為脂肪堆積位置對血壓有着顯著影響。
《生命時報》結合新研究并采訪專家,解讀内體脂肪是怎麼影響血壓的,并教你科學調控。
受訪專家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髒中心副主任醫師 張毅 □趙松 博士
本文作者 | 生命時報記者 張芳
本文編輯 | 徐文婷
軀幹脂肪越多,血壓越高
張毅介紹,臨床中常能看到一些肥胖的人血壓并不高,且代謝水平正常,這種現象被稱為“體重指數悖論”。其原因是體重增加不僅包括了脂肪的堆積,可能還伴随肌肉量的增加,且脂肪長在不同部位對血壓的影響也存在差異。
為了解身體成分和脂肪分布到底會對血壓産生怎樣的影響,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同濟大學醫學院聯合進行了這項新研究,由此首次确定了人體各成分對血壓變化的相對貢獻值。
研究人員收集了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中,1999~2018年内符合要求的14412名18~59歲參與者數據,具體包括血壓、總肌肉量、軀幹脂肪量、腿部脂肪量和手臂脂肪量等。
分析發現,無論男女,總脂肪量和總肌肉量都獨立地與收縮壓(高壓)相關,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收縮壓。
在調整了年齡、種族或民族、教育水平、體育鍛煉情況、糖尿病患病情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總膽固醇水平、抗糖尿病藥物及降脂藥物服用情況、體重指數等變量後,脂肪分布與血壓的關系具體表現為:
簡而言之,軀幹脂肪越多,血壓越高;四肢脂肪多,高血壓風險反而更低。
考慮到軀幹和腿部脂肪量對血壓的相反影響,新研究提出,“軀幹和腿部脂肪量之比”可能是評估和預測心血管代謝性疾病風險的更有效指标。不過,趙松說,由于參與者是中青年健康人群,上述研究結論可能不适用于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脂肪類型或許是影響因素
在張毅看來,不同部位脂肪對血壓的影響差别,可能與脂肪類型有關。身體脂肪可分為白色脂肪、棕色脂肪,以及同時具有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細胞特征的米色脂肪。
棕色脂肪
棕色脂肪在體内較少,占人體總質量的0.1%~0.5%,占人體脂肪總質量的0.2%~3%。其功能主要是消耗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産生熱量,主要分布在頸部、肩部、後胸和腹部。
白色脂肪
白色脂肪占女性人體總質量的30%~40%,占男性人體總質量的15%~25%。它的主要功能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儲存能量。
白色脂肪通常分為内髒脂肪和皮下脂肪:
米色脂肪
米色脂肪零星駐留在白色脂肪内,主要存在于皮下白色脂肪,如腹股溝和腋窩處的白色脂肪中。研究發現,在寒冷、運動、藥物等作用下,白色脂肪組織可發生“棕色化”,部分轉變為米色脂肪。
由于米色脂肪具有增加産熱、促進能量消耗等作用,促使白色脂肪生成米色脂肪,成為當下肥胖症等代謝疾病治療的研究熱點。
軀幹是内髒脂肪的主要堆積部位,這或許是軀幹脂肪導緻血壓升高的一個原因;而四肢部位的皮下脂肪發揮保護作用時,便體現為與血壓的負相關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同時發現,身體成分與血壓的關系存在性别差異:
對此張毅解釋說,脂肪累積過程中,男性主要集中在腹部,表現為“蘋果型身材”;女性主要在大腿,常表現為“梨型身材”,這種分布差異本就可能對血壓産生不同影響。
想防高血壓先要控體重
無論脂肪長在什麼部位,減重都應成為控制血壓的重要措施之一。
隻是由于在減重過程中很難精準實現局部減脂,減脂降壓的措施仍要從最基本的飲食、運動等方面着手。
張毅建議,日常至少要做到以下4點,才能有效控制好血壓。
1飲 食
适當多吃全谷物、水果、蔬菜、乳制品,以及富含多不飽和脂肪的飲食,減少高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比如各類甜品、糕點等。
除控制體重外,還有一些食物與血壓直接相關,需要科學調整攝入量:
2運 動
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都有好處。
3睡 眠
保證每天7~9小時的睡眠,有利于控制脂肪量。
近期,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髒中心團隊發表在《營養素》上的研究發現,與睡眠達到7~9小時的參與者相比,睡眠不足7小時的參與者身體各個部分脂肪量都會明顯增加。
4心 理
長期的工作生活壓力會導緻生理上的一系列變化,包括炎症因子水平的改變及伴随而生的慢性炎症,還有“壓力激素”皮質醇的過多分泌。這些變化最終會導緻體重的增加。
專家最後強調,雖然BMI不是一個完美指标,但達到肥胖程度的患者,若經過合理的飲食和運動控制仍無法減重,可考慮到專科門診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