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溫潤内斂
堪稱君子典範
翡翠光芒外露
時常婀娜多姿
那麼,到底是翡翠好
還是和田玉更佳呢
誰才是最值得入手的“珍寶”
不妨來場PK(對比)
和田玉曾留下了“和氏璧”這樣千古傳奇的故事,更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的德行警示;翡翠也屢次拍出天價,明清以後受到王公貴族的追捧。可于本質而言,兩者的差異還是比較多的。
第一回合
質地比拼
結晶顆粒形狀不同
和田玉:是礦物結晶顆粒為白糖狀的顆粒結構。
光澤不同
和田玉:表面呈現的是強弱不一緻的油脂光澤,光澤是柔和、溫暖的,因此人們理解為溫性的玉石。
折射率不同
和田玉的折射率:1.62
和田玉的主要成分是透閃石,密度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間。翡翠為硬玉,摩氏硬度在6.5-7.5之間,相對密度是3.30-3.36。 和田玉作為軟玉,韌性在所有玉石中是最大的,能達到9以上,故而和田玉相較于翡翠,擁有更好的韌性,也更便于玉雕師在玉石上雕刻各種線條、圖案。
第一回合:和田玉勝
第二回合
觀感比拼
作為藝術品,觀感是評斷其價值的重要标準之一,畢竟美麗的外觀總能讓人賞心悅目。
第二回合結果:平局
第三回合
曆史文化比拼
和田玉:始于夏商
從石器時代的神本主義的巫玉,再到夏商朝時期象征帝王權利的和田玉運用,商朝皇室大量的運用和田玉作為禮器和藝術品,可見和田玉從一開始在人們的心目中地位就很高。《尚書》、《爾雅》、《呂氏春秋》等衆多先秦古籍中都有和田玉的記載。
和田玉一直在華夏文化進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翡翠:始于明朝
明朝時期,中國與緬甸之間的翡翠文化交流開始逐漸頻繁,此時,翡翠多作為貢品獻給當時的中央朝廷。
到了清朝時期,中國的翡翠文化才逐漸進入鼎盛時代,翡翠制品也慢慢在朝廷和民間開始流傳,但相對于和田玉的曆史沉澱,缺少了一份厚重。
第三回合結果:和田玉勝
第四回合
市場價值比拼
從市場購買來看,和田玉和翡翠平分秋色,北方人喜歡佩戴和田玉,而南方人更鐘情翡翠,兩種玉石的市場需要量也相差無幾,因此在市場占有率上兩種玉石旗鼓相當。
就收藏價值而言,兩種玉石同屬于高檔玉石,水頭很足的極品帝王綠翡翠手镯的價格雖然高的吓人,但是一款極品羊脂玉的的價格也是不可估量。
第四回合結果:平局
第五回合
上手難易程度比拼
和田玉:定價模型特别簡單,除了外在的色度大小款式之外,内在玉質标準最重要是—— 細膩度! 細膩度!細膩度!性價比方面,買賣雙方很容易溝通一緻,這也是和田玉作為“君子玉”的特質。
翡翠:講究“種、水、色”,除了外在的大小款式之外,有十幾個種、百十種色,是個非常複雜的定價模型,賣家精通這個定價模型,在性價比的談判上,買家比較吃虧。
第五回合結果:和田玉勝
結論
和田玉和翡翠都是大自然的瑰寶,這兩種玉石本就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和田玉溫潤如君子,翡翠亮麗如美人,同樣都是玉石界的王者。
我們不能簡單的用某一方面來認定它們的價值,都說“黃金有價,玉無價”就是這個道理。
之所以将二者放在一起對比,隻是為了給剛接觸玉石的朋友講述,兩者的區别。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你喜愛的就是最好的,一切由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