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都隻有一個孩子,但一個孩子難免會孤單,自從出了“全面開放二胎”的政策之後,很多夫妻都努力的想生第二個寶寶。但這時卻出現了一個問題,許多媽媽生第一胎的時候是剖腹産,那麼生第二胎也要用剖腹産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國孕婦分娩方式的現狀——三個孕婦,一個剖腹。
國内的剖腹産比例高達33%,也就是說,三個孕婦就有一個人采取剖腹生産,這樣的剖腹産率高達全世界第三位,僅次于智利和巴西。衛生署的研究發現,國内的孕婦為了挑選吉時良辰生産、怕痛、剖腹産比自然産的商業保險給付較高、自然生産會造成陰道松弛等因素,選擇剖腹生産。事實上,并非全部是基于醫學上的需求而進行剖腹生産。
那麼,什麼情況才必需要進行剖腹産呢?
剖腹産手術條件:胎兒窘迫、胎兒過大、骨盆過小、不正确的胎位、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症、自然生産過程無法繼續進展、胎兒未成熟、胎兒體積比實際月份小、前置胎盤(低位胎盤)、胎盤剝離、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産婦罹患某種病症、曾經接受剖腹分娩手術者。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國内醫學認為,曾經接受剖腹分娩手術的孕婦在生二胎的時候是需要選擇剖腹産的。
部分醫生認為曾經剖腹的産婦,由于胎兒的發育使子宮不斷增大,子宮壁變薄,尤其是手術刀口處是結締組織,缺乏彈力。新鮮的刀口疤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過程中很容易脹破裂,一旦發生子宮破裂,則可能造成胎兒窘迫、産時産後出血,甚至引發醫療糾紛。這樣的論調提出後就不斷的被争論着。而且這樣的觀念被提出後,曾經剖腹産的女性當然不願意再嘗試自然産,這樣就導緻了剖腹産逐年升高的現象。
大家的這些擔心也提醒了我們,一胎剖腹産後懷二胎的媽媽更要注意自我的保護,以保證自身和胎兒的安全。
身體檢查很重要
剖腹産孕婦備孕二胎前需要到正規的公立醫院或者是婦幼保健院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包括身體基本素質檢查、婦科檢查、剖腹産傷口檢查、特殊疾病檢查、血液檢查等等。其中剖腹産傷口檢查尤為重要,看看傷口恢複的時間、恢複的程度、傷口是否适合再度懷孕。另外婦科性的疾病直接影響到胎兒的受孕情況,如果有陰道炎、宮頸盆腔炎等婦科類疾病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先治療後懷孕。
正确掌握自己的胎動
胎動的快慢是判斷胎兒是否安全的因素之一。一般來說,妊娠期正常的胎動次數是每小時3-5次或是一天十次以上,媽媽可以根據胎動來自行監測胎兒的狀況,若是發現胎兒胎動次數出現異常,就需要盡快就醫。胎兒發生死亡之前,胎動就會變慢直到消失。
妊娠晚期要防止腹部受擠壓
為預防發生瘢痕處裂開,必須注意保護,不能受到擠壓。妊娠晚期在日常生活中,乘車、走路等要避開人群的擁擠,家務勞動要适當,睡眠應仰卧或側卧,性生活應有節制,避免腹部受到撞壓。
注意情緒變化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第二次懷孕會很擔心再發生第一次懷孕或生産時出現過的問題,第二次懷孕這些經曆又重新浮出水面。一直保持着這樣的情緒會使孕婦在懷孕期間産生疲勞的感覺,形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尤其一些孕婦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是會向家人發洩,造成家庭不和諧,尤其對第一個孩子會産生不好的影響。
(編輯:小路)
妙手健康;Drmiaoshou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