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沖之怎麼推算圓周率?提起圓周率,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祖沖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祖沖之怎麼推算圓周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提起圓周率,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祖沖之。
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最大的成就莫過于将圓周率精确到了小數點後的七位。這一成就比現在科技發達的歐美還有早一千多年。
有人懷疑祖沖之真的把圓周率精确到小數點後七位嗎?我們來看《隋書》中的記載
宋末,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更開密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圓周盈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
從這段記載,我們就明确看出,祖沖之确實把圓周率精确到了3.1415926-3.1415927之間。
祖沖之是怎麼計算圓周率的呢?工具:算籌
中國古人發明的算盤,原理上是可以算到無窮大和無窮小的,但是當時祖沖之生活在南北朝,算盤還沒有被發明,祖沖之使用了最原始的計算方法算籌,這是一根根小棍子組成,通過對這些小棍子的不同擺法,然後得到不同的數值。
原理:割圓術
在祖沖之以前,中國人算圓是采取“徑一周三”法,也就是圓周是直徑的三倍,這是圓周率的近似值。
祖沖之通過研究,認為三國時劉徽算的比較科學,他是用勾股定理算的,從6邊表算到192邊形,得到圓周是直徑3.14倍的結果。
祖沖之認為劉徽算的結果還不算精确,他循着劉徽的方法繼續算下去,排開小竹棍(算籌),從6邊形算起,然後是12、24……192、384邊形,邊數每擴大一次,就要經過加減乘除以及開平方等11個步驟,同一運算過程要反複12次,一直算到24576邊形,運算達數百萬次。
這一計算結果無疑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别的國家最早是一千多年之後才将圓周率精确到如此程度,所以說祖沖之是我國數學曆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人們為了紀念他也将圓周率稱為祖率,也為當時的生産生活和研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他有着數學鼻祖的稱謂,但這一稱謂對祖沖之來說簡直是當之無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