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找出成語中的錯别字。今天的這兩個“biàn”,好辨認不?[呲牙]
很好辨認的!第一個辯是會意兼形聲字,“辨”字最早見于金文,由“刀”和左右兩個“辛”組成,表示剖分。《說文解字》所注:辨,判也。辨的本義是判别、區分。比如,分辨、辨别。它也是古代土地的面積單位。第二個辯,“言”字旁,與說話有關。辯,說明是非或争論真假,辯論、争辯的意思。《河上公注》:“辯,謂巧言也。”引申為“巧言”、“善言辭”等意義。
[得意]能言善辯:很會說話,善于辯論。例句:小花知識豐富,能言善辯,是我們班這次辯論比賽的主力。“辯”是一種專門學問,即辯學。辯論需要有極強的思維能力、深厚的知識儲備和優秀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要有敢于辯駁的心理素質和膽量。感興趣的孩子可以去看看辯論比賽的視頻或相關資料。
[驚呆]無可置辯:沒有什麼可以辯論的。比如:毫無疑問,這是小說中最無庸置辯的精彩的章節。也可以寫作:無可争辯。與毋庸置疑的意思相近,毋庸置疑的意思是:事實明顯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沒有懷疑的餘地。那它的反義詞是什麼呢?大家自己去查詢吧。
[鼓掌]辯才無礙:辯才:善于辯論的口才。礙:阻礙。原本是佛法用語,指言辭流暢,義理圓通,無所滞礙。後形容能言善辯。清.曾樸《孽海花》裡這樣寫道:“這可見韻高的辯才無礙,說得頑石點頭了。”看看這辯才,多厲害啊,居然能說得堅硬的石頭都點頭了。
[黑線]真僞莫辨:僞:假。辨:分辨。指真假分辨不清楚。比如:網絡上的信息真僞莫辨,大家一定要小心。
[耶]明辨是非:辨:辨别。是非:正确與錯誤。清楚地辨别哪是正确的,哪是錯誤的。比如:“流言止于智者”,是因為智者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孩子們一定要注意兩點哦,第一:我們要明白,語言是有力量的,一句鼓勵的話會幫助到他人,一句未經證實的話更會傷害他人。給大家分享一下《戰國策》裡記錄的:“曾參殺人”的故事吧。孔子的弟子曾參,是出了名的孝子。有一次,有一個與他同名字的人殺了人。有人就誤以為是曾參殺了人,就開始議論和傳謠。這個謠言很快就傳到曾參母親那裡去了。曾母肯定是不信的,說:“我兒子不會做殺人的事!”不久,又有人來說:“不好了,曾身殺人了!”曾母依然非常鎮定,不理睬謠言。後來,又有人來說同樣的話,這時曾母也相信了謠言,惶恐起來...至于故事的後續如何,就由你們自行腦補吧。這真是流言可畏啊!現代社會的謠言,傳播的速度更難以想象的快,涉及範圍是難以想象的大,破壞力實在太強。相信你們還記得去年疫情期間的一些謠言吧,給多少人造成了困擾啊。第二、“流言止于智者”,意思是沒有根據的話,會被聰明人止息。智者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我們也要做個智者,要做到:不輕易相信未經證實的言論。并且,也要做到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不輕易評判他人,也不要傳播未經證實的言論。
今天我們分享了包含兩個“辯、辨”字的成語,你掌握了嗎?還可以玩玩遊戲,看還能說出哪些包含這幾個字的成語,還可以說說這些成語的反義詞、近義詞哦!
最後,再分享一個非常有名的辯論故事《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講述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一座橋梁之上遊玩,看見鲦魚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因而引起聯想,展開了一場人能否知道魚之樂的辯論。莊子說:“鲦魚在濠水中遊得多麼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魚的快樂;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莊子說:“請追溯話題本源。你說‘你怎麼知道魚快樂’的話,你就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問我。我就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有意思麼?它會帶給你什麼啟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