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萬用表可以方便地對單結晶體管進行電極判斷和性能檢測。
電極判别判斷單結晶體管 E、B1、B2電極的方法比較簡單。首先,将萬用表撥在 R × 1k 電阻擋上,依次測量管子任意兩個電極間的正、反向電阻。若某兩電極間的正、反向電阻相等,而且阻值為 2~15kΩ,則該兩電極分别為B1及B2,剩下的一個電極應該是發射極E。然後根據發射極E 和每個基極之間是一個PN 結,其正、反向電阻應有明顯差别的特點,可進一步斷定該極為發射極E。順便指出,此時測出的PN結的正、反向電阻值,都含有N型矽基片的部分體電阻,因而都比普通整流二極管的阻值偏大一些。其正向電阻為幾千歐,反向電阻則更大。
在單結晶體管的制造過程中,一般使發射極 E 靠近基極 B2,而遠離基極B1。因而E至B2的正向電阻較小,而E至B1的正向電阻則較大。根據這一點,可區别開基極B1、B2。具體方法是,黑表筆接發射極E,紅表筆依次接兩個基極B1、B2。比較兩個正向電阻的大小,與較小阻值相對應的紅表筆所接觸的電極為基極B2,另一電極則為基極B1。
應當指出,上述判别基極 B1、B2的方法不一定對所有單結晶體管都成立,有個别管子E至B1間的正向電阻值較小。不過準确地判别單晶體結管的兩個基極哪個是 B1、哪個是 B2,在實際應用中并不怎麼重要。這是因為,即使 B1、B2颠倒了,也不會使管子損壞,隻影響輸出的脈沖幅度(在脈沖電路中,單結晶體管多作脈沖發生器使用,産生尖脈沖)。當發現輸出的脈沖幅度較小時,隻要将原來假定的B1、B2對調過來就可以了。
極間電阻的測量國産單結晶體管的RBB在3~10kΩ範圍内。
表5-6 單結晶體管極間電阻值
注:“—”表示阻值讀數極大,約為∞。
性能好壞的檢測因為單結晶體管是一個具有負阻特性的元件,所以隻測量極間電阻和檢查PN結的好壞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測量它的工作特性,也就是有無負阻特性。
用萬用表粗略判斷單結晶體管有無負阻特性的方法如下。電路如圖5-30所示,萬用表用R × 1或R × 100擋(表内電池是1.5V),這相當于在E和B1之間加上一個固定的1.5V的電壓UE。與此同時,在B2、B1之間外加4.5V 電源(即UBB),此時,萬用表指示應為∞,表示管子在UE
分壓比η粗測方法設計電路或調試電路時,有時需要知道單結晶體管分壓比η的具體數值。對性能良好的單結管,使用萬用表可測量一下η的範圍。當UE>UP時管子導通,UEUP,此時發射極所接電源就是萬用表内電池,UE= 1.5V,而管子的UP= ηUBB 0.7V,把這些已知條件代入公式,則1.5V>η·3V 0.7V,解這個方程式可得η <0.27。
圖5-30 單結晶體管性能好壞的檢測 圖5-31 單結晶體管η 粗測電路
如上所述,管子在 UBB= 4.5V 時是截止的,如圖 5-30 所示,即UE0.18,把兩個結果結合起來即0.18<η<0.27。
如果萬用表指針仍無指示,再把UBB減低于1.5V,萬用表有指示,按上述方法計算可知此管0.27<η<0.53。如果表針仍不動,則此管η>0.53。
具體操作時,均應先接通基極間電源後接萬用表,否則有可能使測量結果不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