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22:42:52

遷西文化足迹(二)

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存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

遷西縣境内先後發掘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存共14處,分别在:灑河橋鎮灑河橋村西北,灤陽鎮楊家河沿,興城鎮趙燕洲村沙崗子、城西峪白崖子蓋、沙嶺子,白廟子鄉沙嶺溝,舊城鄉郭溝村、荊子峪村,東荒峪鎮九山村,尹莊鄉忍字口村西寺、大付莊村,羅屯鎮東寨村、西寨村、西寨村南嶺。

據測定和考古專家研究,這些遺址均在新石器時代和新石器石代早期。其中舊城鄉郭溝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東寨村遺址,所處的年代和興隆窪遺址、北京上宅遺址第八層的年代大體相當,早于紅山文化和西寨遺址;西寨遺址地下文化層的性質和年代,相當于興隆窪文化類型,但晚于興隆窪文化,與趙寶溝文化年代大體相當;西寨村南嶺遺址,屬于西寨遺址文化晚期;沙嶺子古文化遺址,文化年代上起紅山文化時期,下迄于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城西峪白崖子蓋遺址,其文化性質接近于夏家店下層文化。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2

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1OOO0年前一7000年;

興隆窪文化時期,距今8O00年,因遺址在内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鎮興隆窪村而得名,經濟形态除農耕外兼狩獵、采集;

北京上宅遺址第一期第8層,距今7500年;

趙寶溝文化時期,距今7350~6420年,位于内蒙古敖漢旗,是繼興隆窪文化之後,在西遼河流域取得支配地位,并對紅山文化發展産生過重大影響的又一支重要遠古文化;

趙寶溝文化晚期;

紅山文化時期,發源于東北地區西南部。起始于5O0O年前,是華夏文明最早的遺迹之一,分布範圍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甯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遊;

夏家店文化下層時期,距今4OOO一3500年,是内蒙古早期青銅文化的代表。在今内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夏家店鄉夏家店村境内,是中國北方青銅時代早期的遺址。其文化内涵包括夏家店下層文化和夏家店上層文化。遺址内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銅器、玉器、骨角器等遺物,其中以在夏家店下層文化層内發現的青銅器最為重要,其生産技術水平足以與同時代中原地區最發達的文化相媲美。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3

從發現發掘的這十幾處遺址遺迹看,40O0年以前,遷西境内就已有人類文化5000或6000多年時間,并且沿灤河從灑橋至羅家屯多點分布,有些時期可能先後出現,有些時期可能同時存在,形成多處小型聚落而居。有些文化與後期文化多層疊加。現将遺址詳細情況分述如下:

1,灑河橋新石器時代遺址(含戰國)

灑河橋村遺址,座落在灤河西岸,鎮政府所在地以東的油路邊上,在舊廟址附近。

此地屬沙性土壤,遺物數量不多,不見文化層,遺物散布範圍南北50米,東西150米,計有戰國和新石器時代兩個時期的遺物。戰國時期遺物隻有少量陶片。新石器時代遺物有石器和陶器兩種,器形有石網墜、石球、石鋤,盤壯器等。陶器有簡形罐殘片,陶片大部分為夾砂紅陶,隻有少量紅頂缽陶片,紋飾以網格紋為主。在采集的80片标本中網格紋飾就占49片,其次有指甲紋、之字紋,不規則的網紋。素面陶片少見。該遺址被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4

2,楊家河沿新石器時代一一戰國遺址

灤陽鎮楊家河沿村,位于酒河大橋東部,灤河東岸,東部依靠南北方向的土崗,南北部分土質是偏黑色的沙性土,中部表面覆蓋一層細白沙,遺證即座落在白沙地帶,隔灑河與酒河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東西相望。

遺址中含有丙種文化,一是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是戰國時期的遺物,新石器時代的遺物有石鋤、石斧、石核、刷削器,陶片上飾有劃紋,夾砂平底筒形器。戰國時期的遺物有陶器殘片,主要分細泥灰陶和夾蚌紅陶兩種,器形有高項罐、陶金等,均有繩紋和斷弦繩紋做裝飾。遺址不見文化層,遺物散布範圍約5000平方米。

根據器物特征。此遺址定為新石器時代一一戰國遺址。

3,興城鎮沙崗子遺址(含戰國、元、明)

遺址位于遷西縣城關西側,東南被城建包圍,由遺址往西有一條通往新立莊的便道,道西為地毯廠和鎮油庫,西距新立莊500米。

遺址分部于沙崗西部,地形呈沙丘,兩架高壓線并列由東南至西北在遺址上穿過,遺址面積長150米,寬ō0米,在遺址中存有打制石器殘片,友繩紋陶片,紅繩紋夾砂陶片,綠彩瓷片,醬釉色瓷碗底,白釉膏花瓷片。

根據采集的标本分析,該遺址為新石器時代一一戰國一一元明時期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5

4,城西峪白崖子蓋古文化遺址

位于興城鎮城西峪村西南200米處一座高山頂(白崖子蓋)上,海拔450米。該遺址文化層厚0.5米,距地表0.5~1米,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暴露遺物多為繩紋和籃紋陶片,其文化性質接近于夏家店下層文化。此遺址地勢高,又未發現石器,可斷定為古人祭祀之所。

5,沙嶺子古文化遺址

沙嶺子古文化遺址位于興城鎮沙嶺子村西南,總面積達80,000平方米。遺址表層為一半圓形沙丘,上面暴露出石斧、石鑿、石網墜、刮削器、投擲器、研磨器以及陶片等多種遺物。據分析,該遺址的文化年代上起紅山文化時期,下迄于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

6,白廟子鄉沙嶺溝古文化遺址

沙嶺溝古文化遺址位于白廟子鄉沙嶺溝村村北50米處,北距沙河300米,總面積約為30,000平方米。該遺址地表暴露有大量的石斧、石鑿、石杵、刮削器、石網墜以及陶片、燒土塊之類的器物,其文化年代與沙嶺子古文化遺址相同。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6

7,舊城鄉郭溝新石器時代遺址

郭溝遺址位于遷西縣城北偏東五公裡的舊城鄉郭溝大橋東南200米處,西臨灤河,屬灤河的第二台地,台地高出灤河水面10米,遺址長200米,寬100米,總面積20000平方米。

郭溝遺址地表有少量的磨捧、盤狀器、網墜等遺物,網墜屬河卵石片打制。磨棒有使用過的痕迹,盤狀器是打制而成的,刮削器是用瑪瑙和燧石打制而成,質地堅硬。

郭溝遺址未發現磨制石器和陶器,隻有打制石器,經分析,此處定為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8,荊子峪新石器時代遺址

荊子峪位于遷西縣城東北12華裡,隸屬舊城鄉。遺址位于村西約2華裡的縣火葬廠北面的沙丘上,沙丘坡度鉸平緩,南鄰灤河,屬灤河的第三台地。在遺址表面徵布有陶片和石器,石器有石磨、斧棒、網墜。陶器殘片因碎小,器形不明,一般為夾砂紅陶片,有的帶有“之”字紋,遺址表面遺物希少,分布面積為10000平方米。

根據采集标本分析該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7

9,東荒峪鎮九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東荒峪鎮九山遺址位于遷西縣城東北方向20公裡,是長河與灤河的交彙地帶。

遺址位于該村西北部,九山小學北面,俗稱牛角山一帶,地勢高低不平,地表面遺物甚少,不見文化層,分析可能是多年被水沖刷或自然破壞的原故,隻在地表面采集到一些石器殘件和殘陶片,石器有鏟、石斧、刮削器,陶片屬夾砂灰陶,有的陶片上飾有三字形紋飾。遺址散見面積20000萬平方米,是一處新石器時期遺址。

10,尹莊鄉忍字口村西寺遺址(含遼金)

該遺址位于忍字口鄉忍字口村西南50米,往北300米是東西流向的灤河。

據當地群衆講述,原來為一台地,上面有寺院名叫西寺,由于後來平整土地,已推去近2米厚,并發現有殘酸、碎瓦、石佛像、青瓷片和石器等。我們在地面也見到一些晚期遺物,現存面積約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

采集遺物有磨棒、石斧、青釉瓷片、殘石佛像等。根據器物分析,遺址原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遼金時期在遺址上又建的寺廟。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8

11,尹莊鄉大付莊遺址

該遺址位于尹莊鄉大付莊村西北約1000米的西山坡上,遺址北200米有東西流向的灤河,山坡東有一條長流水的小河。

遺址自然破壞嚴重,未發現文化層堆積,在地表采集到石斧一件,通體磨光。石磨棒一件,較碎小的夾砂紅陶數片,已辨不出器形。

根據采集标本,此地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9

12,東寨新石器時代遺址

東寨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遷西縣羅屯鄉東架村西七百五十米處的沙丘東坡之上,大秦鐵路由此穿過。西部與西察遺址相鄰,南鄰灤河,屬灤河的第二階地。

此遺址1990年3月發現,9月省考古隊發掘,發掘面積為112,2平方米,出土遺物有陶器殘片和石器。陶器以夾砂陶為主,器形有筒形罐、缽等。石器有石核、斧、網墜、鏟、刮削器、石葉等。陶器均為手制,器底部有套接痕迹,素面較少,主要紋飾有弦紋、坑點紋、網格紋、柳葉壯圜底紋、席紋、之字紋。多見幾種紋飾施于一件器形上。

東寨遺址是我省新發現的一種不同于其它文化類型的文化遺存,目前還沒有較多的資料與其比較。從東寨遺址出土的飾有組合紋飾的筒形器上看,與内蒙興隆窪遺址,北京上宅遺址第八層出土的同類器相同。陶缽和石器中的石斧、磨盤、棒也與興隆窪類同。興隆注文化遺存經C!4測定為公元前5295±95年,由此可見,東寨遺址所處的年代應和興隆窪遺址、上宅遺址第八層的年代大體相當,要早于紅山文化和西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0

13,西寨新石器時代遺址

遷西縣地處唐山市北部燕山南麓,灤河中遊,是研究燕山南北古文化的重要區域之一。西寨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灤可北岸的向陽高地上,現存面積5000平方米。為配合大秦鐵路施工,省文物研究所,唐山市文物管理處從1988年以來陸續多次發混。僅1988年就發掘出可複原陶器二百多件,石器三千多件。1991年在遺址南部又發據出祭祀遺址。東西長15米,南北寬12米。有規律地排放着上下兩層購器群。分為五大組,每組岣放置有大小不等的紅頂缽,筒形罐、碗等陶器,一些同類形的大小陶器套放堆集在一起,圍成宜徑約2米的圓形器物群,全部背山面河,陶器内放置有經打蘑的圓形石球、帶有使用痕迹的磨俸、石杵和殘存的幼豬牙宋骨等。特别是1994年發掘時發現了一塊人工雕刻的完好石母,在祭祀遺址發現石母更證實了在母系社會裡人們對女性的崇拜。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1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2

西寨遺址地下文化層的性質和年代相當子内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窪文化類型,它對研究灤河流域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1988年,河北省考古大隊、唐山市文管處和遷西縣文管所為配合大秦鐵路施工,對西寨遺址進行了發掘,除出土一批重要文物外,還在東南角發現了一處祭祀遺址,于90年春又在遺址的邊沿地帶出土了網墜等100多件瑪石器。這些器物形态奇異,各具特色,和抄袖人頭像、半身祿乳女人像、猴頭像、有哇形,單形、眼球形,水果形、鳥蛋形等石器:

(1)、瑪瑙抄袖人頭像,通高6.7厘米,寬4厘米。此像天然生成臉和發型輪廓,脖子和肩部被人工雕制而成,眼和嘴有磨痕,胳膊被抛光。看上去象一小孩兒在冷天抄袖觀物。

(2)、瑪瑙裸乳女人像,高7.3厘米,寬6厘米,此石天然形成臉、肩和雙乳,頸部有一橫向環形溝槽,後腦勺經打制後磨光,整個形象突出了雙乳,其中一乳頭被打制成奶頭大的坑,雙乳下部為天然藍色,給女人頭像增添了色彩。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3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4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5

(3)、瑪瑙猴頭像,高4厘米,寬2.5厘米,腦頂和底部有打制痕迹,眼部天然形成兩個黑點兒,嘴部長似一塊白色毛狀物,上下嘴唇分明,眼和嘴的比例恰當,與現在的猴相似。

(4)、瑪瑙蛙形石,長4厘米,寬2,2厘米,厚3,2厘米,天然形成半橢圓體,兩隻眼和嘴凸出左眼。嘴和尾部被磨制,底部被打磨。

(5)、瑪瑙駝頭形石,通高3,5厘米,底徑為3,5厘米。天然形成頭部,凸起耳部,脖子被琢成一溝狀。

(6)、瑪瑙蟬形石,長4厘米,高2,2厘米,天然形成橢圓形,頂部左右凸起來個小包,其中較小的包上有磨痕。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6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7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8

(7)、瑪瑙魚形石,長5厘來,高1,7厘米,狀似大頭魚,腹部被打制成一大一小兩個坑點,中段一側凸出一道半圓形線,象腮邊的魚翅。

(8)、瑪瑙豆形石,天然形成豆形最大直徑2,5厘米,無打磨痕迹。其中一頂端為白色,白色中間有一橢圓形紫色點,與扁豆角籽相似。

(9)、瑪瑙蛋形石,共四顆,最大的直徑為4厘米,其中一顆被磨制并抛光,其它三顆無打磨痕,保持天然形态,與鳥蛋相似。

(10)、瑪瑙水果形石,直徑5.5厘米,先把石料打制成扁狀園球狀,再把上底和下底對稱磨光,頂部中心有一凹坑點,象水果的頂。底部有一雕制的樹叉形溝槽,樹叉兩邊的磨光部位象兩片樹葉,整個形狀象有枝有葉的水果。

(11)、瑪瑙棋子形石,它的形狀與現在的圍棋子相似,底部直徑最大的8厘米,最小的底徑為2厘米,共86件,分紅白兩色,采用圓形或橢圓形石料打制而成,磨制後多數被抛光。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19

(12)、瑪瑙杯形石,共5件,其中4件經打制雕制面成,另一件杯壁和把手被磨制抛光。

(13)、眼球形石,天然形成象一眼球,直徑2,5厘米,角膜和瞳孔部位打磨,磨制部位直徑1厘米,中間有一點黑色。

(14)、瑪瑙墜形器,共46件,最長的為4.2厘米,形狀大小不一,多采用天然形狀,其特點是在石中間工成一或兩道凹槽。

(15)、瑪瑙石拍,共四件,底部呈圓形或橢圓形,均被磨光,最大的直徑為8厘米,其中有兩件右拍上有天然形成的斜向把手。

這組出士的瑪瑙器大部分都是在天然象形石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加工制作而成的,可見制玉的初期階段打禦、琢刷,磨制的工藝還很不成熟。

西寨遺址附近并不出産瑪瑙石,在灤河的河床上也很難見到從上遊沖刷下來的瑪瑙,據推測這些石料可能是從外地撿來的。古人之所以喜歡瑪瑙石,其原因是其質地堅硬細密,色澤晶瑩鮮麗,能給人以美感,特别是用瑪瑙加工的石葉,刮削器鋒利無比,是古人類理想的刀類工具。這次出的裸乳女人頭像與東南角祭祀遺址出土的石母更加證實了母系社會對女性的崇拜。從蛙形、猴形、蟬形石打磨工藝中可推測出原始人的審美藝術、鑒賞能力。水果形、蛋形、魚形,豆形石及網墜等器物可證實當時人類的生活方式是靠采集和魚獵。瑪瑙石該是制陶業的理想磨制抛光工具。

伴随這些瑪瑙石器同時出主的陶片以夾砂紅褐色陶為主,少見泥質陶。陶器均為手制絕大多數器物滿施紋飾,器表打磨較光滑。主要紋飾有之字紋、網洛紋、弦紋、指甲紋、人字紋和幾何紋。根據這些器物紋飾分析這組器物年代應晚于興隆窪文化,與趙寶溝文化年代大體相當。

西寨遺址出土的這批瑪瑙石器數量之多,形狀各異,為研究史前人類的生存活動、玉器的制作及審美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20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21

14,西寨南嶺新石器時代遺址

西寨南嶺位于西寨村南1.5公裡處,遺址面積約20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3一0.7米,中南部因大秦鐵路施工已有局部被破壞,其它保存尚好,遺物有磨制石斧、磨盤、棒,打制網墜、刮削器等。陶器主要以泥質紅陶為主,有少量夾砂陶、灰陶和灰褐陶。器形主要有紅頂碗、缽、筒形罐、盆、圓唇缸等。紋飾比西寨遺址少,素面器物較多。其主要紋飾有指甲紋、戳點紋、之字紋、凸棱紋、附加堆紋等。

從器物造型、紋飾上看,南嶺遺址應屬于西寨遺址晚期。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22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分布圖(遷西文化足迹二)23

(本文所涉及遷西境内發現發掘史料部分,均摘錄于開篇所述的四本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