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特勤診療一科
醫學科普中心 劉燕/崔彥 編輯
肌肉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約10%~15%肌肉在20~50歲之間流失,肌肉量決定基礎代謝,若缺乏運動和鍛煉,肌肉功能和狀态将受到改變,肌肉數量減少會導緻肌肉質量降低,此時便要警惕肌少症了。
什麼是肌少症?
肌少症是指因持續骨骼肌量流失、強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綜合征。
肌少症誘因有哪些?
肌少症與缺乏運動和鍛煉、神經肌肉功能減弱、遺傳因素、營養因素、全身肌肉量減少和/或肌肉功能減退等因素密切相關,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近年來,肌少症正逐步年輕化,尤其是年輕人群中的久坐一族,因長期不運動或很少運動,使得肌肉逐漸退化和消失而成為肌少症最強烈的誘因之一。
肌少症會帶來哪些不良影響?
(1)體型變胖:1千克肌肉能讓人體多消耗50~100大卡熱量,肌肉發達者不會存在脂肪堆積,因為即便睡覺時都在消耗熱量。如果體力活動減少,肌肉流失嚴重,就會造成基礎代謝率降低,熱量消耗減少,身體自然就會發福。
(2)累及組織器官:衰弱的肌肉可導緻心髒收縮力不足,不能有效擠壓血管使血液上行,并順利回流到心髒;肺部同樣也會因肌肉衰弱而呼吸無力等。
(3)代謝異常:肌肉在代謝過程中需消耗人體80%的葡萄糖,肌肉儲量不足,葡萄糖的代謝功能受到影響,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4)骨骼受損:膝關節周圍有很多肌肉,一旦發生衰退膝關節負擔就會加重。有人建議少運動保護骨關節,實際上越減少運動肌肉力量越弱,對關節的保護作用就會降低。
(5)平衡能力變差:因肌肉量減少,力量減弱,平衡能力變差,出現跌倒和損傷的概率大大增加,可導緻部分功能喪失,甚至緻殘,生活能力受限和生活質量下降。
肌少症可采取哪些防護措施?
(1) 運動療法:雖然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都能提高老年人的身體功能,但力量訓練卻是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及質量的主要手段,老年人進行抗阻訓練可改善肌肉力量和持久性,産生阻力引起肌肉收縮,明顯逆轉骨骼肌質量減少症。可進行坐位擡腿、拉彈力繩、舉啞鈴、舉沙袋等運動,每周運動≥3次,每次20~30分鐘。
(2) 抗氧化劑和維生素D補充:适當補充含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類胡蘿蔔素、硒的膳食補充劑。根據國際最新指南建議,對肌肉減少症的老年人進行血清25(OH)D水平檢測,低于正常值範圍時應予補充足量維生素D,增加戶外活動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血清維生素D水平,預防肌少症。
(3) 營養幹預: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熱量和蛋白質攝入不足,營養缺乏是導緻該病的主要因素。在飲食中增加富含亮氨酸等支鍊氨基酸的優質蛋白質,如乳清蛋白及其它動物蛋白,更有益于預防肌肉衰減綜合征。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以及豆類等富含抗氧化營養素食物的攝入,減少肌肉有關的氧化應激損傷。
(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