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一位徳高望重的名醫董奉。
董奉飽讀醫書,精益求精,為百姓治病,從不收錢,看病的人,駱繹不絕。
病人身體康複好,想要感謝董奉,但他分文不取,造成很多病人困擾。
董奉見很多醫好的病人想感謝自己,又無從感謝,都有愧疚之心,愧疚會對身體不好。
于是,董奉就讓己經病重的完全康複的人,種五顆杏樹做紀念,病輕的康複後的人,種一顆杏樹做紀念,以表示感謝。
這件事情傳開後,很多感謝董奉的病人,都去市場買杏樹的種子,種在董奉家的附近。
就這樣過了數年,杏樹成林,杏樹每年結的果子,董奉就拿這些果實去換了很多的糧食,接濟當地窮苦的人家。
董奉的這種高尚的德行,得到了很多人的贊揚,有人就寫了《杏林春暖》的條幅挂在他家的門前。
他的德行讓很多中醫也很欽佩,很多中醫店鋪也挂出《杏林春暖》的牌匾。
久而久之,杏林就成為整個中醫行業的代名詞。
杏林春暖,含義是杏林裡春意盎然,比喻醫生的醫術高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