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那麼便宜的雪糕

為什麼那麼便宜的雪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2 06:31:08

為什麼那麼便宜的雪糕?北京市一家小賣部的老闆透露:“除去人工、電費、店面租金等成本,一根網紅高價雪糕的利潤相當于3根至4根平價雪糕的利潤,有時甚至更多,便宜的雪糕雖然可以以量取勝,但是綜合考慮下,還是會選擇進貴一點的雪糕而且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隻要不是貴的離譜,他們的選擇更多還是偏向口味而不是價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為什麼那麼便宜的雪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為什麼那麼便宜的雪糕(平價雪糕為什麼越來越難買到)1

為什麼那麼便宜的雪糕

北京市一家小賣部的老闆透露:“除去人工、電費、店面租金等成本,一根網紅高價雪糕的利潤相當于3根至4根平價雪糕的利潤,有時甚至更多,便宜的雪糕雖然可以以量取勝,但是綜合考慮下,還是會選擇進貴一點的雪糕。而且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隻要不是貴的離譜,他們的選擇更多還是偏向口味而不是價格”

《法治周末》記者 管依萌

“聽說今年的雪糕價格飙升,所以特意選擇了一個比較‘親民’的品牌,沒想到結賬的時候還是讓我措手不及——兩根雪糕30元。”随着氣溫的升高,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羅羽(化名)就近選擇一家連鎖便利店購買雪糕。

最終,羅羽換了一個單價4元的雪糕。看着冰櫃裡琳琅滿目的雪糕,羅羽更加懷念小時候經常吃的小布丁、老冰棍。

“去便利店不認識的雪糕不要拿”“雪糕标價”“網紅雪糕價格貴得有多離譜”……随着炎炎夏日的到來,有關雪糕、冰淇淋的相關話題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而包括雪糕價格、跨界營銷等部分話題更是數次登上了微博熱搜。

“便宜的雪糕去哪兒了?怎麼連雪糕自由都不能實現了?”這不僅是羅羽一個人心中的疑問。

一家便利店近半數雪糕單價超10元

在羅羽的印象中,此前樓下的小賣店随手可見五毛、一元的雪糕,“在炎熱的夏天吃上一根雪糕是滿滿的享受,老闆為了促銷,批發的話價格還能更便宜”。

前幾天,羅羽跑了家附近的3家便利店,都沒有找到最想吃的“老冰棍”,“以我家附近為例,想要購買便宜的雪糕,隻能到菜市場批發,價格相對過去也貴了不少。而那種連鎖便利店和超市的雪糕價格更高一些”。

羅羽發現,目前北京一些便利店、超市裡售賣的平價雪糕品牌并不多見,偶爾能在一些店裡看到伊利、蒙牛等品牌,取而代之的是那種一眼看去比較高端的網紅品牌或新品牌。

《法治周末》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的高價雪糕占比也較高。以一家連鎖便利店為例,價目表上共有42款雪糕,價格最便宜的雪糕為3元,僅有一款,3.5元至4.5元的有5款,其餘的雪糕均在5元以上,10元以上的有20款。

然而,很多消費者一邊抱怨着雪糕價格昂貴,一邊卻對高價雪糕“趨之若鹜”。

5月中旬,由茅台、蒙牛聯名推出的全乳脂冰淇淋——茅台酒味冰淇淋橫空出世,并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熱潮。售價為:經典原味66元/杯、青梅煮酒味59元/杯以及香草口味66元/杯。

即便有網友對此給出“怎麼感覺比喝飛天茅台還奢侈”“比哈根達斯還貴”的評價,但這并未影響茅台酒味冰淇淋的迅速出圈。數據顯示,貴陽茅台冰淇淋旗艦店營業開售7小時,銷售額破20萬,銷售單數破900單,共計銷售茅台酒味冰淇淋超5000個。

5月29日,茅台酒味冰淇淋正式上線茅台旗下的數字營銷平台“i茅台”,其線下爆紅的态勢也由此蔓延至線上。小茅i茅台公衆号數據顯示,上線首日,茅台酒味冰淇淋51分鐘全部售罄,銷售數量逾4萬個,銷售金額逾250萬元。

高價雪糕利潤遠超平價雪糕

近期,“雪糕為什麼越來越貴”“不認識的雪糕不要拿”等話題也引發熱議。比哈根達斯還要貴的茅台酒味冰淇淋一躍成為雪糕界的愛馬仕,整個市場都在陷入“沒有最貴,隻有更貴”的境況。

艾媒咨詢調研發現,2022年網友對單個雪糕的接受價位大多在3到5元之間,所占比例為37%;其次是5到10元之間,占比為33.9%;此外,也有網友接受價位較低,在1到3元之間的占比為11%;而接受價位在10元以上的較少。

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受訪消費者中,超六成消費者對雪糕高定價的态度是認為其溢價太高,是營銷成本堆起來的;有18%的受訪消費者認為物有所值,物料成本确實高。

有統計顯示,2008年至2020年,冰淇淋生産所需的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漲大約80%。這些因素都推高了商品價格。

“雪糕價格上漲原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發生了明顯變化,不僅要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還要口感好,樣子看起來美觀,消費者要求高了,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生産工藝的成本,自然就會增加,所以價格就會上漲。其次,原材料成本漲價,雪糕價格也就會跟着水漲船高。最後,商家的人為炒作。逐利是商家的天然屬性,部分商家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和需求,故意炒作各種口味、形狀、娛樂等雪糕概念和噱頭,人為地推高了雪糕的價格。”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

此外,價格的上漲也傳導在渠道端。有業内人士指出,在利潤驅使下,不少便利店、商超更願意上架高價雪糕,平價雪糕的市場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北京市一家小賣部的老闆透露,除去人工、電費、店面租金等成本,一根網紅高價雪糕的利潤相當于3根至4根平價雪糕甚至更多,“便宜的雪糕雖然可以以量取勝,但是綜合考慮下,還是會選擇進貴一點的雪糕。而且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隻要不是貴的離譜,他們的選擇更多還是偏向口味而不是價格”。

提價同時更要提高品質

在陳音江看來,受消費需求和材料漲價影響,雪糕産品存在持續漲價趨勢。

“商家提價的同時更要提高品質。”陳音江強調,對于商家來說,根據市場和供求情況适當調價是可以理解的,但商家在提價的同時一定要提質,要為消費者提供質量可靠、健康安全的雪糕産品,要堅守食品安全底線,而不是靠炒作所謂的噱頭和概念去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否則,不僅會損害企業的形象,而且可能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陳音江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此前雪糕曾出現過質量安全問題。

2021年10月15日,海口市市場管理局發布消息稱,2021年7月至9月,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别收到的6份《檢驗報告》顯示,經檢驗,海口美樂雪冷飲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6批次雪糕蛋白質項目、大腸菌群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準。因生産經營不合格、與标簽内容不符的雪糕,該公司被依法處罰款15萬元。

6月8日,“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衆号發布消息:雪糕賣上高價,并不代表品質無憂。無論是“雙黃蛋”雪糕抽檢大腸杆菌超标,還是用“特級紅提”“不加一滴水”等标語構成虛假宣傳。知名雪糕品牌頻頻翻車,不僅引發消費者擔憂,也有損企業信譽。食品安全是必須牢牢守住的底線,口味是核心競争力。兩者皆失,營銷做得再好,網紅爆款也會很快過氣。如今消費者的消費選擇更多,消費喜好也一直在發生變化,雪糕生産商隻有練好内功,确保産品健康安全、品質過硬,才能吸引更多消費者,促進行業實現良性發展。

對于雪糕的價格和品質如何統一的問題,《法治周末》記者也采訪了近年來走紅的雪糕品牌鐘薛高。。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鐘薛高從第一條生産線開始,一直堅持自購核心生産設備進廠,自派生産管理團隊駐場,自主采購與品控,并自建倉儲,還創新了一物一碼系統的研發和使用,覆蓋從生産到冷鍊物流的幾乎全鍊路環節。哪怕特殊時期雪糕的原材料價格、生産、人工以及冷鍊運輸的成本都大幅上漲,我們也始終堅持産品品質。”

“此外,對于消費者來說,還是要理性消費,不要盲目地去追求那些所謂的網紅概念,要買對的、适合自己的雪糕。如果在消費過程中遇到權益受損問題,要及時保存好相關證據,依法維權。”陳音江表示。

來源: 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