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5年,已經25歲的宋仁宗坐在福甯殿中苦思,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他自問自己當官家,沒有失德之處,為何自己至今一個孩子都沒有,看着宮外的堂兄們,個個三年抱倆,他的心裡不可謂不羨慕。
這一年,25歲的趙祯開始懷疑自己的生育能力有問題,為了給趙宋江山一個交代,他決定收養堂兄趙允讓的第十三子趙宗實。
孩子雖是自己家的好,但有總勝于無,當了兩年“便宜老爸”的趙祯終于迎來了他的第一個孩子,皇長子趙昉,然而初為人父的喜悅沒能維持半天,孩子便夭折了。
趙祯又一次沉浸在了悲傷之中,但悲傷之餘,他開始安慰,至少這個孩子的出生證明了他的生育能力沒有問題。
很快,他的長女福康公主降生了,并且這個孩子健康的活了下來,宋仁宗終于釋然了,女兒的順利長大,讓他看到了希望。
1039年,他心心念念的兒子趙昕出生了,這下皇位總算後繼有人了。
看着兒子一天天長大,并且很健康,宋仁宗放心了,他将養子趙宗實送回了王府。
1041年,三皇子趙曦降生了。然而當趙祯還沒有真正享受到當父親的快樂時,他的兩個兒子都先後夭折了,而且年齡都不超過3歲。
接下來的時間裡,趙祯沒有一個兒子出生,全部都是女孩,而且這些孩子大多熬不過3歲,年過五旬的趙祯身邊除了一個福康公主外,再沒有一個孩子。
此時,民間紛紛傳言,官家受到了詛咒,所以他生不了兒子,趙祯自己也開始相信這個詛咒了。然而并沒有人告訴他,他所有夭折的孩子,都源于宮中的兩次大火,以及兩次搬家,這才是導緻孩子夭折的根本原因。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宮中起火,在大風的作用下,很快将宮殿、六座王府、中央官衙等燒了個幹淨。
宋朝皇宮不止一次大火
這場大火燒毀了自宋太祖趙匡胤建國以後所積累的全部财富,宮殿、無數珍寶付之一炬,皇帝和大臣們紛紛做自我檢讨。檢讨完了,就得着手修建新宮殿了,總不能讓皇帝信大街上去吧!
當時負責新宮殿修建的人是丁謂,這個丁謂雖然不是什麼好官,但确定是個能人。為了解決需要大量土方的問題,他巧妙的地在皇宮周圍挖渠,連通汴河,這樣一解決了用土問題,同時需要的建材也可以通過河道運進宮中。
主體完成後,又用建渣回填水渠,再恢複成寬敞的街道,就這樣,原計劃15年才完成的皇宮,7年就修完了。
1022年,新皇宮落成,而這一年,宋真宗病逝,14歲的宋仁宗繼位。
少年宋仁宗搬進了新建的皇宮中,大家都知道,新裝修的房子至少要敞放3個月以上,才能居住,這還是現在建材監察這麼嚴格的情況下,都需要放上3-6個月才住,更何況是在古代。那時,建材含汞、鉛、銀、甲醛是否超标等,根本沒這個概念。
宋真宗留給兒子一座新皇宮
皇宮中,一般等級越高的宮殿,所使用的顔色越鮮豔,裝修用材也越多。衆所周知,皇宮裝修,使用最多的便是水銀、朱砂和鉛的塗料,而這些塗料中都含有極高的有害物質。
這些化學物質揮發後,人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會對血液系統、神經系統造成損害,特别是小孩子健康和智商形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宋仁宗和他的後宮妃嫔們住在這樣的宮殿中,自然對身體有害,所以前期的仁宗後宮,盡管妃嫔無數,但卻毫無動靜,即使後期連續多個孩子出生,但都不成年,不過3-4歲左右夭折了。
站在今天的醫學角度來看,生活在這種天天釋放有毒氣體的屋子裡,男男女女的身體都先天受損,本就不易受孕,好不容易生下孩子,特别在是2-3歲,孩子抵抗力沒有發育完全的時候,夭折的幾率就非常高了。
《清平樂》新的生命總是帶來新的希望
另一個側面,趙祯及其父親趙恒,都生活在宮中,而他們生活在宮外的兄弟卻個個子孫滿滿,這說明趙家并不存在所謂生育困難的遺傳基因,單單是生活在宮中的皇家一脈存在生子困難的情況。
就足以說明和他們的生活環境有着極大的關系。
随着時間慢慢的流逝,這些隐藏在宮殿建築中的有害物質也快揮發殆盡,宮中的人終于不用再受到迫害,新出生的嬰兒也可以健康成長,但公元1032年,北宋皇宮又發生了一場大火。
将崇德殿、長春殿、滋福殿、會慶殿、崇徽殿、天和殿、承明殿堂、延慶殿這八處宮殿燒毀。
自然避免不了又是一場大興土木,興修宮殿,宮殿建好後,宋仁宗再次搬入新家,第二次走進污染源。除了新修宮殿外,皇宮中的例行保養,也會使用到塗料、油漆等。
宋仁宗盼兒,望眼欲穿
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皇帝、後妃、幼兒身體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重金屬物質的侵害,輕者影響生育能力,腦神經,重則奪去生命。
宋仁宗一生求子,孩子卻一個接一個的夭折,這并不是所謂上天的懲罰。即使皇子、公主們享受着當時最好的醫療條件,但最終也無法擺脫早夭的命運。
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其根源正是這兩場大火所引發的搬新家,使這個家庭成員長期處于慢性中毒環境中,即使宋仁宗,再努力,也難有一個健全的孩子。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