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甘肅渭源引水村

甘肅渭源引水村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1 14:16:44

甘肅渭源引水村(甘肅渭源引水解貧困之源)1

6月中旬,家住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的村民李有錄搬至新房已有5年之久。圖為李有錄在安置房庭院除雜草。 張婧 攝

中新網蘭州6月23日電 (張婧)“淩晨起床擔水吃,一到冬天水位下降,我就得更早出門‘搶水’,以免就近那眼泉沒水了,又得步行1個多小時到更遠的地方取水,可謂‘水比油貴’。”李有錄一邊回憶多年前的吃水窘境,一邊擰開自家庭院的水龍頭,潔淨自來水“嘩嘩”流出。

5年前,李有錄一家還世代生活在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的山溝裡,住在一院土坯房,采用肩扛驢馱、镢刨鍁鏟的傳統農耕模式,2畝薄田種些小麥保自家溫飽;吃水時,一根扁擔挑兩頭,踉踉跄跄半鐘頭;出門時,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

甘肅渭源引水村(甘肅渭源引水解貧困之源)2

圖為元古堆村建成的3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之一。 張婧攝

元古堆村位于甘肅省中部,屬高寒陰濕氣候,所屬地渭源縣是六盤山片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國務院扶貧辦定點幫扶聯系縣,雖然該縣是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發源地,但元古堆村偏偏與渭河“擦肩而過”,位居洮河流域的偏遠地帶,洮河是黃河水系的重要支流。

直至2014年底,甘肅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洮工程實現一期通水,惠及定西、白銀、蘭州等市7個縣區的154萬多城鄉民衆。甘肅中部幹旱地區百姓半個多世紀的期盼成為現實,引洮工程年引水量達2.37億立方米。坊間傳言,“引水工程解決了貧困之源。”

同時,李有錄聽聞村裡首批130戶集中安置區及養殖小區開始建設,“5間敞亮磚瓦房,外帶庭院,自來水随開随用,出門就是硬化路……”這些誘人的居住條件讓他開始盤算,“自掏8萬元,剩餘的大部分錢由政府補助。”

甘肅渭源引水村(甘肅渭源引水解貧困之源)3

圖為元古堆村村民用自來水管道給自家菜園澆水。 張婧 攝

可當時靠務農獲取微薄收入的李有錄積蓄甚少,找親朋好友東拼西湊,總共才拿出來3萬元。“剩下的錢上哪去找?”值得欣慰的是,當地銀行給困難戶的5萬元無息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2015年,安置點房屋建成,李有錄一家如願搬進80平米新家,“有了欠賬和貸款,就想着如何增收盡快還錢。”他到附近鄉鎮的工地做零工,賺取日薪100多元的工資,還擴大耕地面積,由原先隻供自家溫飽的冬小麥種植,開始改種百合、中藥材等經濟作物,每年僅種地就有3萬多元收入,很快還清銀行貸款的他又想方設法“創收謀利”。

而今,李有錄以每畝地400元的流轉費整合村民土地,總共管護10多畝地的他成了種植大戶,“經常參加村上組織的田間課堂培訓,從鋪膜、打藥,到管護均進行系統性學習,由粗放型種植轉變為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農品的經濟效益提高了。”他舉例說,當歸的畝産量從500斤提高到800斤,不僅個頭大了,銷售單價也翻番了。

同在元古堆村的村民韓生榮現年65歲,“年輕時候,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立在牆根的扁擔,出門朝着泉水位置徑直而去,晃晃悠悠再挑水歸來,轉眼幾十年過去了,身子骨不利索了,眼看快挑不動的時候,自來水便到了家門口。”他說,自己孩子不在身邊,原本還擔心他和老伴的吃水問題,現在不用發愁了,自來水方便又幹淨。

據渭源縣官方提供消息稱,該縣目前已完成自來水入戶9萬多人,安全飲水達标率100%,同時,當地行政村通暢率、自然村動力電覆蓋率、行政村有線寬帶覆蓋率均達到100%。

近年來,渭源縣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因地因戶制宜,堅持搬遷安置的同時,發揮傳統産業優勢,同步配套産業設施,支持搬遷貧困戶發展馬鈴薯種薯、中藥材、養殖業等,解決搬遷戶的穩定增收問題。(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