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房間,拎起好行李,出發,向着家的方向。歸來時的行囊,少了緊張和沉重,多了歡心和激動。
1月25日出發,3月18日清零,這一份黃岡“試卷”,山東醫療隊足足做了53天的時間。如今,交上答卷,如釋重負,留下汗水和淚水,将這段特殊的記憶打包帶走。
山東醫護人員大年初一星夜馳援黃岡,30個小時開辟出有着100張床位的兩個隔離病區。山東先後五批醫療隊、6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黃岡,累計救治病例(含疑似)726人,交出一份學霸級“黃岡答卷”。
這樣的山東速度和山東力量,令人動容。3月19日,山東援黃岡醫療隊全體隊員,被授予“黃岡市榮譽市民”稱号。魯鄂同心,這是最好的诠釋。
“你們來了,心裡就有底了”
3月18日的黃岡市陽光明媚,天空中不時有大雁飛過。上午,最後一批兩名新冠肺炎患者走出病房。他們的出院意味着,大别山區域醫療中心正式實現患者全部清零。
而就在50多天前,這裡還是一座尚未完工,還有5個月竣工才能投入使用的醫院。是星夜馳援的山東醫療隊,幫助當地,用30小時的時間,讓其變身成為黃岡版“小湯山”。
1月25日大年初一,在阖家團圓的春節假期裡,山東緊急組建首批醫療隊,當天下午從濟南出發,馳援湖北。到達黃岡時,已經是第二天的淩晨兩點。
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副隊長、省胸科醫院護士長楊汝燕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大别山區域醫療中心的情景。
“當時這裡像一個建築工地,地上堆着建築垃圾,緊急運來的醫療用品堆放在倉庫,有的地方缺天花闆,有的地方還漏水。”1月27日23點,首批醫療隊危重救治組組長、山東省立醫院的任宏生,顧不得休息,緊急召集本組60名成員開會,列出長長的清單:呼吸機、監護儀、吸痰器、氣管插管設備、心電圖、除顫儀,還有搶救病人所需藥品……這些都需要在病區正式啟用前,準備妥當。
由于物流中斷,有些物資實在湊不到,醫療隊員隻好“儀器設備不夠,那就智慧來湊。”有着29年ICU工作經驗的護士長丁敏,帶着隊員們一起改造設備,“沒有輸液的吊籃,就拿輸液器來編一個;沒有置物架,就将三個周轉箱摞在一起,做好标識,分門别類放置各種液體、防護設備……”
僅用30多個小時,山東醫療隊就緊急開辟出兩個隔離病區,設立100張床位。
五批醫療隊抵達戰場,與病魔争搶時間
生死關頭,戰鬥很快就打響了。
1月28日晚11點,醫療隊迎來首批新冠肺炎患者,當天晚上就收治了48位患者,不少醫療隊員20多個小時連軸轉,第二天晚上病區接近飽和。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李穎霞,至今還記得首位危重症病人到達病區的場景,那是1月29日1時25分,她為第一位患者穿刺之後不久,1時40分,又帶組員收治了第二位患者,2時15分,第三、第四位患者到達。整整一夜,她都在病魔手裡搶着時間,又在時間流逝中鬥着病魔。
一位剛轉來的患者,一直抱着氧氣袋吸着氧,即便是氧氣管切換到床頭氧氣管道的間隙,也憋得臉色發白、難受的厲害。來自山東省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主管護師林輝,趕緊調大氧氣流量。
由于沒有陪護人員,患者有氣無力、緊張焦慮,全身癱軟,林輝不停地疏導安慰。怕方言不同患者聽不懂,她放慢語速重複了,當患者聽到“我們是山東醫療隊,是來這邊支援,你很快會康複”時,松了一口氣,“謝謝你們,辛苦了。”
在首批醫療隊忙碌着收治患者的同時,1月28日晚,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也已抵達“戰場”。2月2日,他們轉戰大别山區域醫療中心,和第一批醫療隊會師。當天,大别山已設置1500張床位,收治了共300多名确診患者。
與此同時,山東的增援,也源源不斷随之湧來。
2月11日,山東第九批醫療隊,前來支援武漢和黃岡。兩天後,第十批醫療隊前來彙合,随後分成了五個小分隊,分别支援黃岡市的黃梅縣、蕲春縣、浠水縣、團風縣、武穴市。
2月15日,山東省第十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從濟南出發,抵達黃岡。随後,與第一二批醫療隊在大别山區域醫療中心會師,共同搶救生命。
至此,山東共有五批六百多名醫護人員投身黃岡戰疫一線。
為省十分鐘,紫外線灼傷眼睛
在這裡,每一位患者,都讓山東醫療隊員拼盡了全力。
山東首批醫療隊員、齊魯醫院的護士長李穎霞,記得一位伴有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每次排便全是帶着鮮血,淌滿了整個病床。但是,當時病房準備地倉促,沒有吸水的尿墊,隻能一次次更換、清洗床單。
在這裡,護士們變成了“全能超人”。給患者吸痰、排糞、倒尿,打掃衛生、消毒消殺、搬氧氣瓶,甚至馬桶壞了,他們也會自己動手,想辦法解決。丁敏說,大家穿着厚重的防護服,走起路來都像一隻“笨熊”,但從來沒有人喊辛苦。
丁敏還記得,有一個病人發燒到40攝氏度,由于特殊原因,不能用退燒藥或酒精擦拭全身。一位護士主動提出,幫患者用溫水擦拭。4個小時之間,這名護士為患者的全身擦拭了7次,病人體溫很快降到37攝氏度。
回到賓館摘下口罩,不少人臉上起了水泡,有人臉上被壓出了一道道紅印。雖然貼了敷料保護,但是穿戴上防護衣、護目鏡,鼻梁和耳部還是壓得生疼。醫療隊員們相互支持、鼓勁,一直堅持下來。
2月5日,一名重症患者病情急轉直下。隔離區内的醫護人員緊急搶救,正在清潔區工作的山東第二批醫療隊員周蕾,也趕過去指導。
按正常程序,進入隔離區前要全面防護,經紫外線消毒之後手消毒,關掉紫外線燈,然後手消毒,打開照明燈,再次手消毒,穿上防護服。但那天,為了快一點、再快一點,周蕾在開着紫外線燈的情況下穿了防護服。
這一步大約節省了10分鐘時間,但周蕾的眼睛卻因為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被灼傷了。指導協調上呼吸機,給予更高等級的搶救支持……搶救結束,她才感覺雙眼火辣辣地疼,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掉。
謝謝你,山東人
挺過最初的忙亂,一切逐漸走上正軌,第一個好消息很快傳來。
2月4日下午3點15分,由山東醫療隊治愈的、大别山區域醫療中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順利康複出院。一周以後,大别山第一位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在經過7天的中成藥治療後,症狀緩解,複測咽拭子核酸2次陰性,專家組會診後準予出院。
一天又一天,大别山區域醫療中心的治愈出院人數不斷刷新,戰疫一線,不少溫情故事也讓冰冷的病房變得溫暖起來。
有的護士收到了單位寄來的尿不濕後,便全部拿給患者使用。老人入院時走得急,沒帶厚衣物,醫療隊為老人送來棉衣。家鄉寄來的大草莓,醫療隊員們也舍不得吃,也拿去給患者增加營養,他們還努力學習湖北方言,拉近與患者的距離。
在這裡,山東醫療隊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謝謝。
大别山的患者小蘭,用筆在紙上寫下了“謝謝你!山東人”六個字;患者李先生,手拿感謝信,隔着玻璃向醫護人員緻謝……
終于,勝利在逐漸靠近。3月13日,黃岡市黃梅縣人民醫院雷焱山應急院區最後2名确診患者治愈出院,這标志着山東醫療隊對口援助的黃岡市所屬武穴市、浠水縣、蕲春縣、團風縣、黃梅縣五縣(市)新冠肺炎确診患者全部清零。
黃岡戰疫53天,山東醫療隊累計收治新冠肺炎病例(含疑似)726人,治愈537人。其中,大别山區域醫療中心累計救治411人,五個縣累計救治315人。
3月18日,最後一次坐上往返醫院和駐地的大巴車,段單單别過頭望向窗外,最後看了一眼熟悉的戰場。
路邊的花兒已經開好了,黃岡的街道不再靜寂無人,行人和車輛匆忙奔在路上。雖然大家還都帶着口罩。段單單相信,離摘下口罩暢快呼吸的那一天,應該不會太遠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小蒙 秦聰聰 實習生 龔含章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