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曆過被便便支配的恐懼嗎?
便意來襲,沖進廁所釋放,沒想到剛提上褲子,菊花又發來信号:快回馬桶上!
“拉完還想拉”、“便意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這種體驗偶爾有一兩次不要緊,但如果總有種「貨沒卸完」的感受,就得思考下,身體是不是出了啥問題?石獅現代醫院肛腸外科主任就跟大家詳細說說!
正常的排便需要身體器官默契配合:結腸負責形成糞便,然後将糞便推向直腸。
神經感受到直腸的充盈,立刻彙報給相關部門,請求把便便排放出去。
相關部門接收信号後,肛門内括約肌會迅速反應,大腦審時度勢做出指令:開閘放行。
括約肌立刻舒張,便便這才順利出去。
可直腸是個“傻白甜”,有時除了大便之外的因素刺激到它,也會讓直腸做出拉屎的請求。
蹲坑太久
想不到吧,上廁所時間太長,也會帶來“拉不完”的感覺!而且時間越長、大便越用力,這種感覺越明顯。
因為人在排便時,直腸、肛門都處于相對垂直的位置,而久蹲使得腹腔内壓力增大,時間一長就容易造成直腸黏膜松弛,而器官神經接受到的信息就像大便沒有排幹淨!
正常的直腸粘膜vs松弛的直腸粘膜
等到松弛的直腸粘膜回歸原位,這種感覺便會随之消失。而且長期久蹲便,還容易造成肛門直腸靜脈曲張,形成痔瘡。
腸道有炎症
直腸黏膜的炎症也會刺激直腸,同樣能引起拉了還想拉的感覺。
比如常見的肛窦炎、直腸炎,它們的持續刺激會讓,直腸裡的感受器誤以為有大便。于是信号不斷傳向大腦,讓人一直想拉拉拉拉拉……
一旦直腸發炎比較嚴重,就容易長出一些小疙瘩,比如直腸息肉等直腸腫物,這些息肉貼着直腸壁,很容易被直腸認錯,一股腦想把它們排出去。
如果直腸裡的小疙瘩是惡性腫瘤,還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拉血等症狀。可不是“拉不幹淨”那麼簡單了!
痔瘡“僞裝”成便便
長在直腸末端的内痔,可能會時不時地磨蹭下腸壁,讓人産生一種“還要拉”的錯覺。
另外,肛門墜脹感是内痔的典型症狀之一,也是導緻便意頻繁的一個重要原因。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些人為了擺脫這種,“拉完還想拉”的感覺,常常會加大力度排便,反而會使肛門墜脹感加重,還會導緻肛周血液循環不暢,加重痔瘡病情。
如何解決排不淨、拉完還想拉問題?
1、縮你的"菊花"
經常做一下“收縮菊花”這個動作,這樣能增強盆底肌肉力量,緩解直腸粘膜松弛、還可以預防痔瘡等肛周疾病。
方法很簡單:
持續向上收緊肛門2~6秒,然後松弛2~6秒; 重複10~15次為一組,每天做3~8組。
2、排便時注意這些
不要憋屎,有便意上廁所就是最好的時間。排便時做好“時間管理大師”,時間控制到3到5分鐘以内。
注意排便姿勢,蹲着比坐着的姿勢拉屎更順暢,如果家裡是馬桶的話可以拿個小闆凳墊在腳下。
3、忌煙酒、忌辛辣、忌久坐
煙酒辛辣會導緻排便不适,想要順暢排便就必須節制辛辣食物。痔瘡患者更不要喝酒、吃辣、久坐。
4、有問題就治
排不淨、肛門墜脹的原因多種多樣,發現異常還是要到醫院檢查,明确原因才好對症下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