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一種影響全球四分之一人的一種疾病,多發于小兒和女性。貧血類型主要包括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出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其中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為臨床上最為常見的貧血類型。
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對貧血的認識還很少,甚至很多人忽略了貧血的危害,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貧血這個常見病。
一、貧血的診斷貧血的診斷标準主要是血紅蛋白水平,正常成年男性血紅蛋白120-160g/L,女性110-150g/L,如果血紅蛋白低于110g/L,就可以考慮患有貧血。
輕度貧血:血紅蛋白在90g/L以上
中度貧血:血紅蛋白60-89g/L
重度貧血:30-59g/L
極重度貧血:低于30g/L
貧血類型還需要根據細胞形态、發病機制等進一步确定。如地中海貧血,是單基因遺傳性慢性溶血性疾病,臨床上可以通過全血細胞計數和Hb定量分析診斷,還需要結合分子診斷技術檢測基因突變。
(▲根據貧血的細胞形态分▲)
二、貧血可以自查嗎?其實貧血有很多典型症狀,可能表現在身體各方面。
(一)面色、唇色發白
面色蒼白、嘴唇發白是貧血的典型症狀。并且這種蒼白還會出現在眼睑内、牙龈等粘膜上。
(二)指甲發白、凹陷
指甲變薄、發白變得脆弱,還有指甲中間凹陷下去,指甲像個小勺子,也是貧血的典型症狀之一。
(三)精神方面
頭痛、眩暈、乏力、困倦、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神情淡漠、精神錯亂、肢端麻木等可能是營養性貧血的表現。
(四)心血管方面
心悸、心率加快、氣短、胸悶等。而長期嚴重貧血可出現貧血性心髒病,還可有心律失常、心髒擴大,甚至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三、貧血吃什麼能補血?
确定貧血類型後,需要對症治療。嚴重貧血可以輸注紅細胞生成素來刺激造血,如果因貧血導緻其他并發症,如感染、髒器受損,則需要對應的抗感染治療和保護髒器治療。其他疾病引起的貧血,如腫瘤、腎性疾病等,如貧血治療外,則需要針對疾病重點治療。
而我們所說的吃什麼來補血,其實主要是針對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病因有鐵需求量增加和攝入不足,常見于嬰幼兒、青少年和妊娠期女性;鐵吸收障礙,多發于胃腸疾病患者;鐵丢失過多,如大量失血。
對于鐵攝入不足的患者,可以記住補血食物的鐵三角:
對于植物性食物,如紅棗、紅豆、桂圓等,其實補血效果不如動物性食物好,吸收效率低。
另外食物中的鐵質不易吸收,需要配合維生素E一起服用。而有些食物,如咖啡、茶等會影響鐵的吸收,貧血患者平常需要少喝甚至不喝。
四、缺鐵性貧血的預防(一)營養均衡
注重膳食營養,不能偏食,不要長期素食。可以多吃富含鐵的食物。
(二)使用鐵鍋
用鐵鍋烹調食物,對預防貧血大有益處。生活中既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又要講究烹饪技術,盡量避免過度蒸煮食物。
(三)定期體檢
每年堅持最少一次血常規化驗檢查,,并且如果有疑似貧血症狀,可以去醫院做個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四)減少輻射、化學藥品接觸
許多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損傷骨髓。化學因素如苯有機砷、抗腫瘤藥物、磺胺類藥物等;物理性因素如X線、中子等均可損害骨髓,是造血的大敵。
特殊體質及容易過敏的人應盡量減少與化學物品或輻射的接觸,并且不可濫用對造血功能有害的藥物。
補血,不要吃得太素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