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 蘇轼
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譯文
夜裡在東坡飲酒,醉而複醒,醒了又飲。歸來時好像已經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聲如雷,反複叫門也不應。隻好拄杖伫立江邊聆聽江水奔流的聲音。長恨身在宦途,我已身不由己。什麼時候才能夠忘卻追逐功名?夜深風靜,水波不興。真想乘上小船從此消逝,在煙波江湖中了卻餘生。
序
這首詞作于神宗元豐五年,即東坡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臯住所的情景,表達了詞人退避社會的生活态度和希望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
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不如全身免禍。是夜風靜紋平,心與景會,神與物遊。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随波流逝,任意東西,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
評析
此詞風格清曠而飄逸,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臯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
上阕首句夜飲東坡醒複醉,一開始就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複醒,醒而複醉,當他回臨臯寓所時,自然很晚了歸來仿佛三更,“仿佛”二字,傳神地畫出了詞人醉眼朦胧的情态這開頭兩句,先一個“醒複醉”,再一個“仿佛”,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緻地表現出來了。接着,下面三句,寫詞人已到寓所在家門口停留下來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走筆至此,一個風神潇灑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懷曠達遺世獨立的幽人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其間浸潤的,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态度,一種超曠的精神世界,一種獨特的個性和真情。
上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從而烘托出曆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聯翩,從而為下阕當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鋪墊。
下阕一開始,詞人便慨然長歎道:“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歎,既直抒胸臆又充滿哲理意味,是全詞樞紐。以上兩句精粹議論,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莊子·知北遊》)及“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莊子·庚桑楚》)之意,是詞人當下對人生的思索和感歎,以一種透徹了悟的哲理思辨,發出了對整個存在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托的深沉喟歎。這兩句,既飽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達出一種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人生困惑與感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就當全身免禍顧盼眼前江上景緻,是夜闌風靜縠紋平,心與景會,神與物遊,為如此靜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産生脫離現實社會的浪漫主義的遐想,唱道:“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随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論語·公冶長》)之意,體現了作者當時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靈魂解脫的心境。
“夜闌風靜彀紋平”,表面上看來隻是一般寫景的句子,其實不是純粹寫景,而是詞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産物。它引發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詞人追求的甯靜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兩句,自是順理成章。蘇東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後,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複雜的人生觀中,由于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羁的性格。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這餘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潇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向往自由的心聲。
全詞的特點是叙事議論寫景抒情相結合,語言舒展自如,簡練生動,表現了詞人獨特的語言風格。在情感上,飄逸曠達與悲涼傷感交織一處,是詞人谪居黃州時期複雜心境的很好展示。在蘇轼現存的三百多首詞作中,“歸”字竟出現一百多次,這是深可玩味的。李澤厚先生說:“蘇轼一生并未退隐,也從未真正歸田,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之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隐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為,蘇轼詩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這種退隐心緒,已不隻是對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種對社會的退避。”(《美的曆程》)由于其結尾所表達的棄官歸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傳子瞻夜作此詞,挂冠服江邊,拿舟長嘯去矣。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谒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醒也”(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二)。這則傳說,生動地反映了蘇轼求超脫而未能的人生遭際。其實,無論是人間天上,抑或是廊廟江湖,對于蘇轼來說均是外部世界,本無區别;他最後的歸宿隻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實際隻是詞人希望獲得精神解脫的一種象喻。
作者簡介
蘇轼,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稱大蘇,号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