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說文解字第495課

說文解字第495課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9 18:15:39

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75課,仍然是講“艸”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具體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1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

1、芫。這個字有兩個讀音。(1)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隻标注了一個讀音yuán。給的解釋是:“魚毒也。”《廣韻.元韻》裡說:“芫,草名,有毒,可為藥也。”《急就篇》卷四裡說:“烏喙附子椒芫華。”顔師古注:“芫華,一名魚毒,漁者煮之以投水中,魚則死而浮出,故以為名。”就是芫花,瑞香科。落葉灌木。花先葉開放,淡紫色,成簇腋生,花被筒狀,花蕾入藥。可以用它來捕魚,所以它也叫藥魚草,另外,它還有很多名字,如老鼠花、鬧魚花、頭痛花、悶頭花、頭痛皮、石棉皮、泡米花、黃大戟、蜀桑等,芫花的花蕾入藥後,可以治水腫和祛痰,它的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2

(芫花)

(2)芫字的第二個讀音讀作yán。這個讀音現在生活中更常用,因為它指的是芫荽,就是香菜,傘形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葉互生,羽狀複葉,莖和葉有特殊香氣,春夏間開花,花小,白色。果實圓形,用作香料,也可入藥。嫩莖和葉可作蔬菜。徐珂的《清稗類鈔.植物類上》裡說:“蒝荽,本作葫荽,蔬類植物,……俗作芫荽。”芫荽是現在的常用菜,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3

(芫荽)

不同的詞彙裡讀不同的音,生活之中,我們不能讀錯。芫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4

(芫的小篆寫法)

2、蘦。讀作lì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大苦也。”《爾雅.釋草》裡說:“蘦,大苦。”陸德明作釋文說:“蘦,《詩》作苓“郭璞又作注說:“今甘草也。蔓延生,葉似箭,青黃、莖赤,有節,節有枝相當。或雲:蘦似地黃。”也就是說,蘦,就是甘草,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它的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5

(甘草植株)

甘草的藥用部位是根和根莖,入藥之後可以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有意思的是,古人給它取的名字是大苦,實際上,它的味道卻是有特别的甜味,甘草的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6

(甘草)

蘦有時還通(上艹下靈)這個字,指的是“旱荷”,它的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7

(旱荷)

另外,有時蘦還通“零”,指零落。它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8

(蘦的小篆寫法)

3、蕛。讀作tí。《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蕛苵也。”《爾雅.釋草》裡說:“蕛,苵。”郭璞作注說:“蕛似稗,布地生,穢草。”陸德明又作釋說:“蕛,本又作稊。”顯然,所謂的蕛就是一種微不足道的雜草,比如《莊子.知北遊》說:“道在蕛稗……”這是一種形似稗的雜草。實如小米。這是實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雜草。沒有準确的圖片,上一張長芒稗的圖片,蕛跟它類似,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9

(長芒稗)

蕛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10

(蕛的小篆寫法)

4、苵。讀作dié,容意誤讀為shī。《說文解字》裡給的解釋是:“蕛苵也。”許慎用蕛解釋苵,顯然這兩種事物應當是同為一物或者極其類似。《爾雅》裡的解釋是“蕛,苵”,因此苵很可能指的還是蕛這種不起眼的雜草,查了很多材料,沒有詳細的資料證明它是什麼樣子,我們隻能暫時存疑,大緻解釋就參見上個字“蕛”。苵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11

(苵的小篆寫法)

5、艼。這個字有兩個讀音。(1)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隻标注了一個讀音tīng。給的解釋是:“艼熒,朐也。”桂馥在《說文義證》裡說:“案:《山海經.中山經》:‘熊百之山,有草焉,曰葶苧,似蘇,可以毒魚’艼熒,葶苧聲相近”看這條解釋,似乎跟上面的芫花類似,可以毒魚啊,但再無資料,這到底是一種什麼草,還是隻能存疑。

(2)艼字的第二個讀音是dǐng。組詞茗艼,字義同“酩酊”,指大醉的樣子。《字彙.艸部》有:“艼,與酊同。晉《山簡傳》:茗艼無所知。”陸遊的《春遊至樊江戲示坐客》詩裡說:“酴醾爛漫我欲狂,茗艼還家君勿遽。”;《世說新語·任誕》也有:“ 山季倫為荊州,時出酣暢,人為之歌曰:‘山公時一醉,徑造高陽池,日莫倒載歸,茗艼無所知。’”天晚了醉倒了歸來,醉的完全不省人事的樣子。魯迅在 1912年《哭範愛農》詩裡有這樣的句子:“把酒論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猶茗艼,微醉自沉淪。”寫的是範愛農喜飲酒的嗜好,魯迅師從章太炎學《說文解字》,茗艼通酩酊,他當然熟知。

艼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12

(艼的小篆寫法)

6、蔣。這是常用字,有兩個讀音,常用的卻不是它在《說文》上的注音。(1)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隻标了一個音jiāng,《說文解字》給的注解是:“苽蔣也。”顯然,這是一種植物,《廣雅.釋草》:“菰,蔣;其米謂之彫胡。”也就是說,蔣就是菰,也就是茭白。菰屬多年生淺水草本,具匍匐根狀莖,菰的别名還有好多,比如菰筍、菰米、茭兒菜、茭筍、菰實、菰菜、茭首、高筍等,植株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13

(茨白株)

我們平常做菜吃的茭白是它的根莖,樣子如圖:比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14

(茭白)

蔣在讀這個音時還通“獎”,就是獎勵的“獎”意思。《縣三老楊信碑》裡有“蔣曆兵甲”。

蔣的第二個讀音是jiǎng。這個讀音最常用,是因為它是一個姓氏,中國近代史上這個姓氏很有名。另外,它還是周代一個國家的名字,在現在的的河南省固始縣的東面,春秋時被楚國所滅。我們平常用到蔣字,一般都讀作三聲,其實它的本義是一聲的蔣,是一種植物,所以《說文》将它歸在“艸”部。

蔣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495課(平常我們吃的香菜)15

(蔣的小篆寫法)

我們現在學《說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于漢字的歸部應當明确認知:某個漢字歸于何部,基本上就跟該部的屬義歸類相關。

(【說文解字】之75,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