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廣州紀念堂演出

廣州紀念堂演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0:43:58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梁施婷

這個冬天,廣州似乎不太冷。

至少樂迷都會這樣認為。11月的第三個周末,在廣州的大大小小音樂演出至少有13場,從後朋、說唱再到雷鬼。演出的選擇太多,令Lia這些廣州樂迷的幸福來得措不及防。

周末,Lia(化名)一個人從白雲趕到荔灣,就為了鐘意的樂隊的新專輯巡演。而她的朋友則在海珠的另一個livehouse狂歡。

廣州紀念堂演出(廣州你才是廣寒宮)1

廣州氣候适合戶外演出 圖源:視覺中國

不同的風格,同樣的快樂。

這樣的快樂,将持續到年底——接下來的一個月,廣州還有3場大型音樂節。有活動主辦方發微博宣布活動詳情時稱,“12月,我們要讓廣寒宮溫暖起來”。

廣州,過去因為音樂演出較少,被樂迷稱為“廣寒宮”。但這個冬天,“廣寒宮”正在回暖。

時代周報記者在12月1日統計兩個票務網站的售票情況發現,截至12月31日,廣州的音樂節、演唱會以及livehouse演出多達121場,僅次于有大量音樂會演出的上海(153場)。作為後起之秀的成都和杭州分别有62和56場。

樂迷直呼,“這座‘廣寒宮’變成了‘廣沸宮’,趕場子都趕不過來了“。

樂迷憋得慌

Lia搶到了廣州草莓音樂節的門票。

“我就是沖着陳粒去的。”Lia直接下手了價格最貴的門票。票到手了,她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

當日,“廣州草莓音樂節”因門票一秒被搶空而直接沖上熱搜,“搶票搶了個寂寞”的樂迷們湧到微博哭嚎,微博話題閱讀量9691萬,讨論次數超過5.7萬。

Lia确實很幸運,沒搶到票的樂迷也不算倒黴——沒搶到票的樂迷越來越多。随後發售的國潮音樂節、跳飛船音樂節以及多個熱門樂隊的livehouse演出,都出現開票即售罄的情況。

樂迷用“密不透風”來形容廣州演出的時間表,這也不為過。不少演出還出現撞期情況,讓樂迷陷入糾結,“能不能有3個我啊”。

“廣寒宮”是不寒了,但樂迷看着日漸飙升的票價,心都寒了。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一張原價280元的livehouse門票已經溢價到480元,原價380元的草莓音樂節單日票也溢價到近700元。

樂隊落日飛車在廣州、深圳的6場演出門票秒空後,随即宣布加場。8場高密度的演出,讓樂迷不禁調侃其為“落日運鈔車”。

廣州紀念堂演出(廣州你才是廣寒宮)2

音樂節受年輕人追捧 圖源:視覺中國

“如果樂隊真的要掙錢,就不會去這種小體量的演出,連着演這麼多天我都累,不要說他們了,開一場演唱會不比這更香嗎?”參與主辦落日飛車演出、太空間主理人佳慧認為,受疫情影響,大型演唱受限,整體演出市場存在空缺,音樂節數量也減少。在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觀衆對演出需求十分強烈。

為此,演出門票秒空,佳慧認為是意料之中。

“現在全國能巡演的城市不多。”她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11月和12月,太空間的演出約有20場,有一部分的演出甚至是提前一年就策劃好的。

在她看來,廣州的這般熱鬧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一方面是天氣原因。全國大多數城市轉冷,不太适合舉辦戶外演出活動。另一方面是疫情影響。“北方城市有病例,所以沒有辦法演出。中部城市如成都、等,疫情防控相對比較嚴,能演出的就隻有廣州、深圳、廈門和廣西。”佳慧說,此前廣州出現本土疫情,很多演出延期至年底,以至于檔期看上去很滿。

自帶音樂基因

樂迷對“廣寒宮”的調侃, 主要在于廣州的音樂節數量少。以2018年為例,上海全年有19個音樂節,其次是成都的12個,而廣州隻有6個音樂節。數量來看,廣州在全國城市中排在第8位。

在從業者看來,廣州缺少舉辦大型音樂節的場地——場地必須寬闊、能容納上萬人,還需考慮安全問題,各方面配套服務得跟得上,交通還得方便。這樣的場地在廣州少之又少。

草莓音樂節在2015年首次落地廣州,此前就曾因為場地的問題經曆了一波三折。據《信息時報》報道,主辦方曾經在市中心物色場地,海心沙雖然交通便利,但不是專業的音樂演出場地,平台中空位置也承受不了太多人。另外,市中心的體育場寬闊,但除了租金的考慮之外,還要考慮擾民的問題。

音樂節對城市的作用,自然是人氣。

以今年7月遼甯阜新舉辦的草莓音樂節為例,活動場地就在當地廢棄的礦坑裡,活動為這座資源枯竭城市吸引了3.2萬人次,帶來門票收入達1100萬元。

小城市有引流動力,但對于廣州而言,本身經濟發達,也就缺少這樣的動力。

喜窩酒吧老闆小刀曾經提出,全國最早的大型戶外音樂節是在廣州興起的。10年前的時代搖滾音樂節已經有兩萬人入場,彼時迷笛音樂節還尚未走出校園。但遺憾的是,當年在廣州開創的搖滾音樂節沒有得以延續。

廣州紀念堂演出(廣州你才是廣寒宮)3

廣州樂迷對不同音樂形式的接受度比較高 圖源:視覺中國

若從整體的演出市場來說,很多從業者都不贊同廣州是“廣寒宮”的說法。在行業裡面,廣州一直是全國演出市場最大的“票倉“之一。

MAO Livehouse巡演中心副總經理劉磊認為,一線城市人口多,年輕人的高素質精神文化需求也會比其他城市要多。而且廣州的樂迷對不同音樂形式的接受度比其他城市要好。“廣州有很多外地人在求學工作。廣東地區是演出非常重要的地區,基本上樂隊的巡演計劃都會考慮進來,對樂隊的票房收入也有保障。”

事實上,廣州本身就帶着音樂基因。早在20世紀80年代,廣州已經是全國流行音樂的重要陣地。太平洋影音公司首開“盒帶明星”先河,毛甯、楊钰瑩、陳明等當代流行樂壇第一代明星,都是從廣東走出的歌手。

作為改革前沿的廣州,憑借着鄰近港澳台的優勢,也在内地率先開創演唱會文化。香港歌手羅文成為第一個在内地開唱的藝人,1985年舉行了7場個人演唱會,盛況空前。

到了20世紀90年代,地下音樂在北京嶄露頭角,北京人口中的“趴兒”成了國内最早的livehouse形态。千裡之外的廣州,也逐漸出現livehouse的雛形。隻不過,當時的livehouse更像是音樂人的私下聚會。

直到191Space出現,其擺脫以往音樂酒吧的形式,沒有精緻的裝修,也沒有昂貴的酒水,純粹的環境吸引了年輕的民謠和搖滾樂隊入場。縱使當時有樂迷吐槽191Space經常停電,調音也一般,但毫不妨礙其成為廣州搖滾音樂的演出勝地。

廣州紀念堂演出(廣州你才是廣寒宮)4

搖滾音樂在廣州也備受歡迎 圖源:視覺中國

近年綜藝節目推波助瀾,把livehouse從地下帶到地上,廣州也由此催生了中央車站、TU凸空間等多個livehouse。隻不過,在數量上與北京、上海,甚于與成都相比,廣州依然有所欠缺。

老城,“核都”

如今,這座城市有了新的音樂标簽——“核都”。

這指的是核類音樂以及更廣範圍的重型音樂,厚重粗糙的嘶吼糅合急速、節奏強烈的旋律,猶如千軍萬馬直沖入腦袋。

這與南方人一貫的柔情似水産生極大的反差。

廣州紀念堂演出(廣州你才是廣寒宮)5

廣州的天氣适合戶外演出 圖源:視覺中國

越來越來年輕人将核類音樂帶進廣州的校園樂隊。作為核類音樂樂隊成員,東東覺得人在“核都”,從學生時期開始。廣州樂手或多或少都有受到核類音樂的影響。有人甚至形容,廣州十支樂隊有九支在玩“核”,還有一支在去買效果器的路上。

東東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信息沒有高速流通的時候,廣州有地理優勢,使音樂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國外音樂資訊。但受限于廣東地區獨立音樂的受衆基礎小,再加上早期的粵語區文化壁壘情況,大部分廣州樂隊比較少往職業樂隊的方向去發展。

近年,廣州室内演出的市場變大,再加上流媒體影響,越來越多人有到livehouse看演出的習慣,樂隊也有了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越來越多優秀樂隊開始走出去。到現在,廣州還出現粵語說唱以及各種方言的音樂類型。除了有傳統老牌的五條人,悶餅Moonband、HOO!等年輕樂隊逐漸受到關注。

2018年,樂隊幽默餅從成都搬到廣州。幽默餅主唱小笑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廣州音樂類型和成都一樣多元。“我們的音樂在成都開始。到廣州後,我們更多時候待在家裡創作,逐漸也摸索出新的風格。”

新的音樂風格,廣州同樣照單全收。

廣州紀念堂演出(廣州你才是廣寒宮)6

11月12日晚,廣州,來自廣西的馬幫樂隊的新派方言民謠展現了獨特的原生态音樂魅力 圖源:視覺中國

不大空間是廣州小型livehouse。一個月會有兩三場隻有十來二十個觀衆的演出,但依然為這些樂隊提供場地。如11月22日的晚上,幽默餅為同廠牌樂隊飛行遊戲的巡演作開場嘉賓。整晚的演出,場内的觀衆僅有十多個人。

場地提供方小美介紹,來演出的樂隊都是處于起步階段,或者在市場上還沒有取得一定的知名度。“對于這些新樂隊和新主辦方,他們付不起那些大空間的租金和保底費用,一定要有這種小空間給他們。”

不大空間自身也是受益者。其場地就在荔枝灣湖畔的泮塘,隐匿在一片居民樓與文創空間之中,樂迷在青磚瓦頂的西關大屋中觀賞樂隊的演出。

“這一片是文化活化項目,商家入駐是要做跟文化相關的項目的,不能是純商業的東西。”小美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荔灣并不是廣州livehouse聚集的中心,但租金相對便宜,交通方便,加上鼓勵演出活動,最終促成落地。

當頭部的流量擔當可以進入到中央車站、MAO Livehouse這些大場地表演時,小型空間則是培育初生樂隊的土壤。如果說,有什麼讓廣州的音樂文化不一樣的,那就是在廣州,總有一群人在做難但必須做的事情。

見證着這些年來,樂隊文化從小衆走向大衆,livehouse從少到多,無論是作為老樂迷還是從業者,小美都樂見這樣的變化。“我高中剛接觸這些音樂時,樂隊真的很小衆,身邊沒有幾個人知道。但現在不一樣了,樂隊的知名度,歌曲的熱度真的高了很多。”

11月24日,曾在廣州賣打口碟的樂評人邱大立在微博上回憶那段舊時光。

“2001年,我還住在廣州白雲區的江夏村,現在回憶一下,那時候也是地下音樂最活躍的階段……那一年年底,沼澤樂隊也從開平搬到廣州,正式開始了廣州創業,他們的第一張專輯也同時發行。廣州獨立音樂的凝聚力越來越大……20年之後,我已經離開廣州很多年,但南方的氣息還是常常鑽入我的夢中。”

在廣州,音樂從未曾離開,每一次鼓槌落在鼓皮,震動傳入耳膜,身體和靈魂都在跟着和弦節奏搖擺。在這座老城,音樂正在變成火種,讓“廣寒宮”變成“廣沸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