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206年,各路反秦起義軍進入秦都鹹陽(今陝西鹹陽市東北),腐朽殘暴的秦王朝被起義軍推翻了。
起義軍推翻大秦王朝
2、當時起義軍中最著名的領袖是劉邦和項羽。劉邦首先占領了鹹陽,廢除秦的暴政,采取一系列的安定民心的措施,受到關中老百姓的熱烈擁護,項羽入關較遲一點,但是秦軍主力是被他消滅的,他自以為功勞最大,廢除嫉妒劉邦。
項羽自恃功高
3、項羽憑借實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天的江蘇徐州)。他發号令,把劉邦封在漢中和巴蜀一帶做漢王。又将鹹陽周圍的秦國故地封給三個降将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以扼制劉邦的勢力向北發展。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
4、漢中和巴蜀地處西南邊沿,關山重重,交通阻塞,經濟和文化都很落後。劉邦清楚地知道項羽要把自己困死在這裡。心裡無比氣憤,就想率領大軍去跟項羽拼個你死我活。
劉邦欲與項羽死拼
5、謀臣蕭何和張良,見劉邦在盛怒之下忘記了處境的危險,就竭力加以勸阻。蕭何說:“項羽的軍隊有四十萬人,而我們隻有十萬人,現在去拼,就是拿雞蛋和石頭碰!”
蕭何勸說劉邦
6、劉邦說:“現在不拼,把将士們帶到漢中,以後項羽怎麼會讓我北出?還不一樣是死路一條!”張良說:“不,得天下者在于民心,三秦的老百姓是擁護大王的。主要是大王任用賢才,發瘋圖強,将來一定能夠重回關中!
張良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7、劉邦聽罷,沉吟了一下,覺得一時也别無他法,隻好同意了。四月間,他下令全軍将士拔營向漢中進發。
劉邦率軍進發漢中
8、當時,通往漢中的道路隻有一條,而且沿途山高谷深,坡陡林密,不少地方是用木闆建築成的棧道,隻能一人一馬慢慢依次通過。張良勸劉邦人馬過後就把棧道燒毀,表示自己不想再回關中,進而消除項目的疑慮。
張良勸劉邦燒毀棧道,打消疑慮
9、劉邦走後,項羽立馬派人去打探跟蹤。幾天後,探馬回報,劉邦已經燒毀棧道,進入漢中。項羽聽罷,感到自己再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就放心地率領大軍回彭城繼續做他的西楚霸王了。
項羽派人打探劉邦消息
10、劉邦到達漢中後,接受蕭何建議,任命善于用兵的韓信為大将,加緊籌集糧草,訓練兵士,做好出兵關中的準備。
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将
11、離漢中最近的,是被項羽封在廢丘(今天陝西興平縣南)做雍王的章邯,他經常派人監視劉邦的動靜。一天,章邯得到消息:被劉邦任命為大将的韓信,派了幾百人在修棧道,可能要出兵北上,進犯關中。
劉邦安排幾百人修棧道
12、章邯一面派人再去打聽,一面對部下說:“韓信是個無名小卒,有什麼本事?要修複棧道,最少得三五載。到時候隻要把北口一堵,哪怕千軍萬馬也休想出來!”說完,哈哈大笑,根本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章邯小看韓信是無名小卒
13、誰知到了八月間,章邯突然得到探馬急報,說韓信已經率領十幾萬大軍已經來到關中。章邯大吃一驚,忙問:“他們在哪裡?棧道什麼時候修好的?”探馬說:“他們沒有走棧道,他們是從西邊的故道繞行北上,已經到達陳倉了。”
章邯得知韓信繞道北上消息
14、原來韓信“明修棧道”,完全是為了迷惑章邯。他知道漢中西北有一條小路,可以經故道直達陳倉(今陝西寶雞東),就決定由此北上。于是,十多萬漢兵晝伏夜行,穿林度谷,長途跋涉,終于在陳倉出現。
韓信大軍到達陳倉
15、章邯連忙派兵遣将,趕往陳倉堵截。但是韓信已經占領了有利地勢。加上漢兵士氣正旺,才一交鋒,就把章邯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韓信打敗章邯
16、韓信乘勝東進,關中人民紛紛響應,項羽安置在三秦的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先後被迫投降。劉邦進入鹹陽後,在蕭何的協助下,着手把關中建設成牢靠的根據地,為以後戰勝項羽,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劉邦,韓信進入鹹陽
喻理: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 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