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清明是一個節氣呢?
因為節氣,是對時令而言的。時值清明,太陽剛好位于黃徑15度,一般在每年的4月4号或4月5号交節。
二十四節氣客觀地反映了我國一年四季的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故“七十二候”說:“清明初候,同始華;二候,田鼠化為牡丹花;三候,虹始見”。虹,音洪,陰陽交會之氣,若雲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見。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的大忙季節。勞動人民根據節氣安排農耕,故清明是一個重要的節氣。
為什麼說清明又是一個節日呢?按照《國語》的解釋:“四時有八風,曆獨指清明風為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平巽,巽日潔齊,清明取明潔之義。俗為民間掃墓的節日”。這可能就是對清明也是節日最具權威性的解釋吧!
事實的确如此,清明時逢陽春,桃紅柳綠,春光明媚,草木萌動,生機勃勃,代替了草木枯黃和滿目蕭條的冬季景象。所以,古往今來,贊吟清明的詩篇特别多!
但是,我們應該明白:節日和節氣是不同的。節氣是時序的标志,而節日卻包含着某種風俗和紀念的意義。二十四節氣中,俗演為節日的隻有清明。那麼,清明又是怎樣演變為節日的呢?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
據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兩日,因為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的活動又往往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嚴格區分了。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把清明和寒食并稱。
二、清明習俗
在古時候,每到清明佳節,人們有禁火寒食、上墳掃墓、踏青春遊、鬥雞、打球、蕩秋千、放風筝等習慣。民間還有“清明不戴柳,紅顔成皓首”的諺語。可見清明“戴柳”也是習俗之一。
據說南方一些地區,清明前還要把水井旁邊打掃的幹幹淨淨,并在井邊上插上柳條,稱為“井井有條”。或許“井井有條”的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吧!
清明的習俗很多,除了禁火寒食、郊外春遊、折柳插門等風俗外,這兒主要說說“掃墓”的有關習俗。
墓前祭祀祖先,謂之祭墓,或稱掃墓。祭墓始于秦朝以前,寒食日掃墓是秦以後的事,到了唐朝才開始盛行。
《清通禮》上說:“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圹茔,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豐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由此可見,現在的掃墓,也稱“添土”,是有其出處的,且掃墓的程序和内容,基本上與《清通禮》所描述的一樣。
據《帝京景物略》記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挂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烈坐盡醉”。這段描寫古代清明掃墓的情景,是多麼生動形象。
古代掃墓,是“盡思時之敬”;現在掃墓,亦是“寄托哀思”。我們不能把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作為封建迷信的東西任意摒棄!清明之時,我們去祖墳前清理一下雜草,在逝者的墳茔前灑上一壺清酒,到烈士墓前獻上一束鮮花,以表達思念之情,盡生者的“思時之敬”,難道這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嗎?
三、習俗禁忌
清明習俗,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忌之事在民間有不同的說法。由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幅員遼闊,各個地區風俗習慣也不一樣。
例如“添土”,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墳墓的前後一般是不宜挖土取土的,這個說法源于風水學。
在山東即墨一帶,有青年婦女“躲清明”的習俗,清明這天忌做針線活,要外出踏青、蕩秋千。
有些地方剛過門的新媳婦,清明節這天要回娘家過。且有“三月三,姑娘要回娘家過,不然要死婆婆”的諺語。
而在山東臨沂地區則恰恰相反,忌諱婦女在清明節這天回娘家,不然“會死公公”。
在山西的晉北地區,女子忌“上墳”,所以“上墳”是男子的事;如果女子去“上墳”,回家後要用燒剩的紙錢剪成門形,貼在門上化解。
諸如此類的習俗禁忌,毫無科學道理,自然屬于封建迷信,應當摒棄!
面對幾千年來形成的風俗習慣,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在繼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的同時,提倡移風易俗,文明祭掃,過一個文明簡約,有意義的清明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