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拔尖創新培養計劃

拔尖創新培養計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3 14:18:44

【沿着黨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筆談】

作者:王志強(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戰略決策,對“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提出要求。拔尖創新人才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起着引領性和基礎性作用,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支撐。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堅持宏觀視野和系統思維,以科教融合為主題主線,堅持“大學 中小學”“教育鍊 創新鍊”一體化謀篇布局,以一體化培養造就面向世界和未來的高質量拔尖創新型人才。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需要科教全鍊條全方位融合

科教融合的本質在于打破邊界,實現科學資源與教育資源、研究資源與教學資源的跨界縱橫協同,是推進科技、教育、人才深度銜接的題中之義和必由之路。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關涉教育全鍊條的系統性工程。從科學家成長規律來看,創新在心理層面往往起源于好奇心,然後再逐漸發展成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在能力層面則是從點滴的知識積累,轉化到産出創新成果,這些都需要尊重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并循漸進地升華。好奇心與創造力的培育關鍵在于基礎教育時期的科學引導,因為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是心理和人格的成長及完善時期,具有極強的身心可塑性和知識接受能力,是颠覆性思維和能力孕育的黃金期,能夠為高等教育階段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打下關鍵基礎。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不是封閉割裂的,而是一項關涉教育、科技、産業等的複雜性工程。在基礎教育領域,中小學的主要任務是從事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中小學教師較少涉獵科學發現、知識生産、技術發明等創新活動,在創新的意識、能力等方面都較為缺乏,這導緻在拔尖創新人才的啟蒙以及培養中需要較多地借助于外部資源。在高等教育領域,雖然高校已經成為科學創新及産出的重要部門,但不可否認的是與作為專職創新主體的科研院所和有内在利益驅動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相比,高等教育領域的科研創新資源依然相對不足,迫切需要打破固有邊界,引入外部科研力量以充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資源和渠道。

從現實來看,當前我國關于科教融合的學術話語和關注焦點仍然較多地集中在高等教育科研與教學的關系之上,對于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科技創新興趣及意識的培育、外部科技資源與教學的互動、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科教資源的互動等方面的探讨較為欠缺。在實踐層面,我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教育鍊與創新鍊還缺乏深度融合、教育領域科研與教學“兩張皮”現象還較為明顯、大學與中小學之間還缺乏有效銜接、有利于科教深度融合的評價和制度還不完善。面對學術探讨的欠缺和實踐層面的不足,當前迫切需要以科教融合為主題主線革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師素質、改革課程和教材内容、優化教育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推進教育系統内部創新資源的有效銜接以及教育系統與外部創新系統的互動共促,以系統化的設計推進拔尖創新人才的一體化培養。

拔尖創新培養計劃(一體化培養拔尖創新人才)1

在青島藍谷的海洋科技展館内,工作人員在給山東青島長江學校小學部的學生講解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工作原理。梁孝鵬攝/光明圖片

拔尖創新培養計劃(一體化培養拔尖創新人才)2

在四川省泸州市龍馬潭區第37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第三屆校園科技節活動現場,同學們通過編程闆嘗試與小機器人溝通。汪靜攝/光明圖片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要上下銜接、橫向有序連接

科教融合推進拔尖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既涉及不同教育層次的有效銜接和規劃,也涉及教育内外部關系和組成要素的重構與創新,重點是形成上下銜接、橫向有序連接的發展格局。

一是培育科教融合型教師。教師是政策規劃的具體執行者和教育教學的具體實施者,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要素,推進大中小幼一體化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關鍵是培育科教融合型教師。首先,培育基礎教育科教融合型教師,高質量配齊配足科學教師隊伍并建立定期培訓提升機制,通過組織培訓、參觀觀摩、學術進修等方式普遍提升所有科目教師的科學素養,鼓勵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研型行業企業人員到中小學幼兒園擔任兼職科學教師。注重提升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能力,引導教師掌握科學教學方式,注重呵護和培育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學生情感、興趣、意志等方面的體驗,精心選擇和設計教學方法,積極推廣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探究學習法等發現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獨立地學習科學知識、進行發明創造。其次,在高等學校培育科教融合型教師,研制科教融合型教師标準,打破教育内外科教融合壁壘,鼓勵高校教師到國内外高端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高新企業等廣泛開展交流合作,通過案例展示、同行交流、評價改革等方式廣泛提升高校教師科研反哺教學的能力,引導高水平大學普遍建立以科教融合為主要内容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再次,構建教育系統内教師科教融合發展共同體,建立高水平大學與中小學教師交流互訪制度,組織中小學有計劃選派骨幹教師到大學訪學進修,引導大學為訪學進修的中小學教師提供必要幫助,鼓勵大學知名教授進入中小學講學授課或指導學生發展,支持大學與中小學組建教學科研團隊,聯合開展課題研究和科技攻關。另外,還需要建立教育系統與外部科研組織人員的流動通道和機制,通過多種聘用形式,建立短期與長期、兼職和專職等相結合的科教融合師資隊伍。

二是開發科教融合型課程和教材。建設合理有序的科教融合課程和教材體系,形成上下相互銜接的課程标準和内容。首先,組織教育系統内外專家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定期組織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科研型行業企業等安排人員參與課程和教材開發,以現代科技發展前沿和未來方向為重點,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對現行課程和教材内容、結構進行補充、修訂和完善,建設一批具有示範性、推廣性和标準化的課程和教材,突出内容的基礎性與發展性、學術性與生活性、科學性與人文性的融合,為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生成奠定堅實基礎。其次,支持高等院校和中小學聯合開展課程開發、教材編制、教研活動、共建共享教育資源。以特色課程建設為載體,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标,通過高等學校和中小學合作共建,拓寬學生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有機銜接的人才培養機制,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再次,提升科教融合型課程和教材的多樣性。通過科教融合開發第二課堂創新資源,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關注學生的個人發展和情感體驗,開展社會實踐、觀摩參訪、研學旅行等靈活多樣的科學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的探究興趣和能力。

三是建立科教融合型資源平台。首先,創新體制機制,破解合作壁壘,充分挖掘和發揮國内外大學、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高新企業和優質中小學等組團優勢,建設一批科教高度融合的合作組織、發展中心等高端平台。其次,建立科教融合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點,在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等創新資源集聚區打造科教融合示範性資源平台。例如,粵港澳大灣區辦學理念先進、體制機制靈活、國際化程度較高、科教資源豐富,擁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高新企業和示範性中小學,粵港澳三地合作建設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等多所高水平大學,建立了粵港澳高校聯盟、中小學校長聯盟,定期舉辦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灣區科學論壇,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教育示範區建設,這些為區域内大中小幼科教融合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未來可以深化大灣區教育創新資源共享,通過多主體協同建設一批科教融合教師培訓中心、學生體驗中心,共建高質量科技創新課程、教材和基地,實現大灣區不同創新資源的跨界聯合,同時加大國際交流合作,加快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地,為國家推進大中小學科教融合一體化發展提供可複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再次,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加快科教融合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傳播,提升大中小學科教融合資源的彙聚程度,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擴大科教融合資源的受惠面。

以體系保障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形成整體合力

立足科教融合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關乎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戰略舉措,需要整合多方資源進行系統改革,重點是加強理念建設、組織保障、監督評價和宣傳引導,形成推進科教深度融合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整體合力。

樹牢一體化發展理念。首先,深入貫徹關于教育和科技的重要論述精神,積極闡釋科教融合推進拔尖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政府層面加強宣傳引導、廣泛培訓動員,在管理層面積極凝聚共識并形成指導方針,為構建層次分明、合理有序的科教融合新格局築牢思想基礎。其次,加強頂層設計,引導學校、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研究型行業企業等主體樹立開放融合共赢的發展理念,着力改變科學與教育兩種資源、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兩大體系相互割裂封閉的落後現象,切實重視學校與社會各界科技資源的互相促進作用,實現科技和教學資源的共建共治共享。再次,引導社會、家長、學生樹立長遠眼光,改變“唯分數”的傳統理念,引導各界切實重視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教育,為推進科教融合和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内在驅動。

加強組織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黨委領導,教育、科技、财政、規劃等政府部門領導共同參與的領導小組,負責決策指導和統籌規劃,提出科教融合一體化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宏觀構想,建立定期溝通和會商機制,圍繞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研讨解決;成立相關的辦公室和工作小組,負責推進科教融合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具體事宜。編制科教融合推進拔尖創新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明确“時間表”和“路線圖”,提供目标、方向和路徑指引。優化體制機制,建設學校、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研究型行業企業等主體共同參與的發展聯盟,面向全社會征集專家、課程、教材資源等,推進教師、課程、平台等科教融合資源建設。

加強監督評價。把推進科教融合工作納入對地方政府、學校、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研究型行業企業等的考核評價中,把科教融合發展水平作為地方教育質量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通過資金、實施設備等資源引導,推進科教融合型學校、行業企業建設。改革現有教育評價體系,把科學教育有效融入升學考試中,提升學校、家長和學生對科教融合工作的重視程度。引導高水平大學加快與外部創新科技資源的銜接,推進科研與教學協同育人,同時加強與中小學教育教學銜接,實現優質科研資源輻射作用,促進科教融合工作的全鍊條布局和銜接。

加強宣傳引導。加強對科教融合推進拔尖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的宣傳工作,在全社會營造推進科教融合的良好環境,彙聚豐富資源和強大力量。加強對典型案例的征集、宣傳和推廣,提升典型案例的示範引領效果,擴大影響面惠及面。充分發揮各級各類教育研究機構的智力支持作用,開展政策研究、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同時加強相關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不斷優化科教融合育人模式,培養适應和引領新時代科技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14日15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