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十月初一是好日子嗎

十月初一是好日子嗎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9 21:13:57

十月初一是好日子嗎?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因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又稱為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和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十月初一是好日子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十月初一是好日子嗎(關于農曆十月初一)1

十月初一是好日子嗎

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因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又稱為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和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傳說】

說法一:朱元璋“授衣”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谷收獲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并把剛收獲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将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挂和關懷。

說法二:孟姜女哭長城

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被抓去服徭役,修築萬裡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裡迢迢為丈夫送衣禦寒。當她來到長城腳下,得知丈夫已經死去,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嚎,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找到了丈夫的屍體,她用帶來的新棉衣重新裝殓丈夫的屍體并安葬,時值古曆十月初一,由引産生了送寒衣節。

說法三:慧娘“還陽”

傳說蔡倫剛發明出紙時,買賣很好。蔡倫的嫂子慧娘就讓丈夫蔡莫跟蔡倫學習造紙。蔡莫是個急性子,工夫還沒學到家,就張羅着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質量低劣,乏人問津,夫妻倆隻好對着一屋子的廢紙發愁。不久慧娘想了一個辦法。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裝因急病而死。蔡莫在她的棺材前邊燒紙邊哭訴:“我跟弟弟學造紙,不用心,造的紙質量太差了,竟把你氣病了。我要把這紙燒成灰,來解心頭之恨。”

燒了一陣之後,隻聽見慧娘在棺材裡喊:“把門開開,我回來了。”這可把人們吓呆了,人們把棺材打開,慧娘裝腔作勢地唱道: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紙在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放我回家來?在場的人們一聽,便以為燒紙有很大的好處,都向蔡莫買紙,燒給自己死去的親人。慧娘“還陽”那一天正是農曆十月初一。

【習俗】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征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十月一日,婦女忌出行。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荞面、莜面。

【美好意義】

十月初一,送寒衣,雖然陰陽兩隔,但是我們更願意相信,那些我們思念卻不能再見的親人,他們依然在某個空間存在,他們依然能夠可以以某種形式和我們相聚。所以,在這特定的日子裡,我們送上“食品”、“錢财”與“衣物”,既希望他們能在另外一個空間裡豐衣足食,又希望能保佑我們在這個世界裡平安無恙,一如在生之時,對我們的呵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