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意為: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鬥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本句運用了拟人的修辭方法,“徘徊”一詞描繪天上的明月也依戀地放慢腳步,賦予無生命的月光知覺和感情,使人感到她似乎也與泛舟夜遊的主客一樣被如此美景所陶醉。
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轼創作的一篇賦《赤壁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谪黃州(今湖北黃岡)時。
2、原文節選如下: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
3、譯文如下:
舉起酒杯向同伴勸酒,吟誦《明月》中“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鬥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水光連着天際。放縱一片葦葉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過茫茫的江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