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人抓狂的遊戲類型英文簡寫分成了兩篇來寫,上篇集中寫了RPG(角色扮演遊戲)和ACT(動作遊戲)兩個大類,相對來說這兩類遊戲的特色比較明顯,在整個行業的所占比重較高,我們也花了比較多的篇幅進行介紹和細化。之前沒有看到的讀者可以先看一下「遊戲領域文章閱讀指南」那些讓人抓狂的遊戲類型英文簡寫(上)
吃根串串往下看
下篇,讓我們繼續探索這些讓人抓狂的遊戲類型英文簡寫。
SLG,讓夢想照進現實 SLG,英文全稱 Simulation Game,模拟遊戲。其試圖去複制各種"現實"生活的各種形式,訓練玩家為不同的目的:如提高熟練度、分析情況或預測。仿真程度不同的模拟遊戲有不同的功能,較高的仿真度可以用于專業知識的訓練、較低的可以作為娛樂手段。仿真 "是模拟遊戲的核心。"真"代表真實世界,仿真程度越高的模拟遊戲越對現實生活有幫助意義;反之,較低的仿真程度會讓遊戲增加娛樂性。仿真程度的高低并不代表模拟遊戲的優秀與否,而是遊戲面對的市場。
計算機模拟仿真建模
01 普通模拟遊戲
一開始,模拟遊戲定義比較簡單,隻是為了模拟,讓玩家玩家體驗通常不能觸及的對象(例如飛機、軍艦)的遊戲。細分可以分為飛行模拟(Flight Simulation)、列車模拟 (Train Simulation)、 賽車模拟 (Racing Simulation)等等。很多朋友應該都知道極品飛車系列,肯定也有很多人到遊戲廳玩兒過賽車、摩托之類的。最近去了一次遊戲廳,甚至看到了賽馬遊戲,玩家騎在1:1等高的馬模型上,做出真正賽馬時的動作,以控制遊戲中的角色在賽道上狂奔。
極品飛車海報
02 模拟經營遊戲和模拟養成遊戲
後來,開始出現模拟經營遊戲和模拟養成遊戲,前者側重于經營一個對象,這個對象可以是公司、酒店這樣的實體,也可以是生活、事業這種抽象的事物,像《模拟城市系列》就是經營一個城市實體,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構想建設和發展城市;而《模拟人生》則是經營一個人的生活,我們可以将自己代入到遊戲中,去嘗試現實生活中不曾有過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年,特别火爆的偷菜遊戲——《開心農場》,也屬于模拟經營遊戲。
模拟城市遊戲展示
模拟人生遊戲海報
開心農場UI界面
和模拟經營遊戲不同,模拟養成遊戲的核心元素在于“養成”,玩家需要在遊戲中培育對特定的對象(人或動物)。像前段時間爆火的《旅行青蛙》就屬于模拟養成遊戲,雖然它的遊戲元素更加豐富,但核心仍然是“養成”。而《模拟人生》和《孢子》這類遊戲雖然具有生物養成的元素,但由于遊戲的主要目的并非在人,所以均會被算作模拟經營遊戲。從這個例子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界定經營類和養成類模拟遊戲的特點。
萌到不行的旅行青蛙
03 RPSG OR SRPG?
RPSG,英文全稱Role-playing Simulation,角色扮演模拟遊戲。角色扮演模拟是帶有角色扮演特性的模拟遊戲。可以保證玩家在一個安全的氛圍體驗任何工作(因為遊戲世界是安全的),這樣玩家就可以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去扮演一個玩家不能(或沒有條件)去扮演的人。角色扮演模拟遊戲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直觀教學,一些建築、精密操作、醫學皆可以利用模拟角色扮演遊戲完成。你可以扮演工程師、司機和醫生,而不用擔心失誤的焊接或撞車等。
在上篇中,我們提過SRPG(Strategy Role-Playing Game,策略角色扮演遊戲),如果我們不夠仔細,很容易将兩者混淆,同樣的字母順序不一樣,其含義其實是天差地别的。
比較諷刺的是,SRPG作為RPG的重要細分,在遊戲界依然璀璨如初,而RPSG到目前卻很難保持一個典型的遊戲分類身份,其核心的以人為模拟對象的玩兒法,一不小心就會被歸入RPG,而純粹的RPSG在可玩性上确實難以吸引大量玩家。
或許,RPSG今後隻能作為職業教學遊戲存在了吧。
04 SLG的未來——策略模拟遊戲
2016年的時候,一款策略塔防對戰遊戲《皇室戰争》像一股黑旋風,在極短的時間内就占領了各大手遊平台的遊戲榜單。人們常常談論皇室戰争,但實際上他的全稱是《部落沖突:皇室戰争》。沒錯,皇室戰争的世界觀背景正是基于《部落沖突》,同樣是supercell出品,同樣風靡全球。
風靡全球的皇室戰争
而《部落沖突》( Clash of Clans,簡稱COC),正是一款策略模拟遊戲。和策略遊戲不同的是,其結合了大量其他類型的遊戲元素,尤其是策略遊戲的戰略部署元素,但仍然将經營和養成作為最核心的遊戲元素,所以在介紹COC時,我們通常将其歸到SLG遊戲中。
曾經讓人徹夜不眠的COC
随着遊戲行業的不斷發展,你可能會發現,作為模拟遊戲的典型代表,遊戲元素較為單一的純模拟、經營類和養成類遊戲漸漸退出了曆史舞台,難以創新的玩兒法制約着這些模拟遊戲的進一步拓展,就算出現一兩個爆款,也在一時喧嚣後歸于沉寂。隻有以經營和養成為主,策略為輔,配合各類型遊戲元素設計制作的遊戲别開生面,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SLG遊戲。
燒腦益智SG SG,英文全稱Strategy Game,策略遊戲的意思。這類遊戲提供給玩家一個利用大腦思考問題,處理較複雜事情的環境,允許玩家自由控制、管理和使用遊戲中的人、或事物,通過這種自由的手段以及玩家們開動腦筋想出的對抗敵人的辦法來達到遊戲所要求的目标。和之前幾種遊戲類型不同,策略遊戲剛開始是一個狹窄的遊戲分類,曾經被歸入模拟遊戲,上述策略模拟遊戲其實在一段時間内和策略遊戲等同,隻不過随着更多策略遊戲形式的出現,其包含的内容和含義越來越豐富,開始脫離典型的模拟遊戲範疇。尤其是當RTS、RTT崛起之後,策略遊戲作為一個獨有的遊戲大類,開始大放異彩。
這裡我不得不說說RTS,RTS英文全稱Real-Time Strategy Game,即時戰略遊戲。 遊戲是即時進行的,而不是策略遊戲多見的回合制。玩家在遊戲中經常會扮演将軍,進行調兵遣将這種宏觀操作。即時戰略遊戲的形态經過了漫長的演變,按照如今的标準,是很難确定其前身的。這個遊戲類型在英國與北美走過了各自的發展道路,最終融合成一個共同的形态。
經典的紅警2戰鬥場景
我們沒有必要花時間争論到底該如何描述一款RTS遊戲,在我看來,了解幾款典型的RTS遊戲,比從基礎理論去界定它要簡單的多。90年出生的我在玩兒了一段時間FC後,并沒有沿着主機路線去體驗一款款付費大作,而是開始赢來了PC時代。《紅色警戒2》這款遊戲在中國被山寨的厲害,也因此讓身為小學生的我,花費5塊錢就能體驗一把。當時并沒有競技的自覺,更不了解遊戲的策略性,隻是沉浸在大兵突突突的快感中。2000年之後,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取得了極大進步,《WAR3》開始展露峥嵘,這種即時激烈的對抗,大大激發了我的争勝心,以至于高中時期一直處在一種和老師、爸媽貓捉老鼠的緊張狀态,在網吧苦練手速的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是不是會挨一頓闆子還是一次唾沫橫飛。即使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我依然收獲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摯友,能夠一起将吃早飯的錢貢獻給網吧。可見,當時的WAR3有多好玩兒。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星際争霸2》,不過星二不是我的菜,我也沒辦法去多作評價。
令人懷念的WAR3遊戲界面
畫面更加精美的星際争霸2
當我以為WAR3僅僅隻是一款遊戲的時候,遊戲界的各路大神已經開始用WAR3的地圖編輯器制作遊戲。我不清楚DOTA是一個人的一次意外還是一個團隊的有意為之,在真三、3C之後,一個真正的神作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出現了。DOTA一開始被歸類為ARTS(Action RTS),沿用了以往的遊戲類型細分的套路,畢竟DOTA發迹于RTS遊戲,這樣定義無可厚非。但DOTA實在太現象級了,市面上出現了大量山寨遊戲,包括後來替代DOTA地位的英雄聯盟(LOL),并且出現了以此為主的競技聯賽和各種周邊,這簡直超乎想象。當一種玩兒法成為一個定式,我們就不得重新審視這種玩兒法。然後便有了MOBA的概念,英文全稱 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遊戲。
DOTA1全明星版本地圖載入界面
除了RPG、ACT、SLG、SG四大類遊戲類型,就遊戲内容而言還有一些分類,比如在九十年代很火的AVG(Adventure Game,冒險遊戲),但在遊戲技術和遊戲元素不斷豐富的今天,已經很難界定一款純粹的冒險遊戲,更多地是将冒險遊戲的探索、解謎等經典元素融入到其他遊戲類型中,現在想想還是有些唏噓;再然後還有一些諸如音樂、體育、休閑等遊戲類型,但這些遊戲或者是遊戲品質不佳,或者數量太少,都不足以作為一個大類和四大類相抗衡,我們這裡也就沒有再讨論的必要。
雖然文章題目《那些讓人抓狂的遊戲類型英文簡寫》,但實際上介紹了很多有關各種類型遊戲的發展和演化,也順帶回顧了我個人從小到大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的遊戲,還加入了部分個人的理解和思考,不知不覺多寫了很多,也肯定會有偏頗和不準确的地方,希望各位讀者大大能多多見諒則個。
「遊戲領域文章閱讀指南」這個系列才剛剛開始,今後我們還有更多有意思的遊戲知識和故事,最後,我不要臉的請大家能夠多多關注,多多轉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