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會看到古人是點蠟燭來照明的,而這個時候的蠟燭很多時候是用白蠟制成,那麼,燈與燭的區别是什麼?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古代蠟燭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古代科學技術并不發達,主要用蠟燭來照明,而那個時候的蠟燭大多使用的是白蠟制成。有一種蟲名為“白蠟蟲”,主要寄生在“白蠟樹”的樹幹和粗枝上,是我國的特産,白蠟蟲寄生在樹上後,連成片,吃下樹汁後就會分泌出白蠟,等收獲之際成片割下,在進行加熱,白蠟就分離出來制成蠟燭了。這種由白蠟蟲分泌出來的白蠟是天然産品,無危害無刺激,且也十分好用,而當時蠟燭上的燭芯是用棉線搓成的,直立在蠟燭中間,使用時将棉線點燃即可,但是因為無法燒盡碳化,所以需要隔一段時間就用剪刀将殘留的燭芯末端剪掉。
根據記載,在漢朝的時候南越曾向漢高帝進攻的貢品中就有蠟燭,而當時隻有達官貴人才能使用蠟燭,這也說明蠟燭是極為珍貴照明工具,到了南北朝時期,蠟燭使用更為普遍一些,但是依舊不是平民百姓能用的,唐朝時雖然蠟燭較為普遍,但是仍然比較珍貴,直到明清之後,蠟燭才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
燈與燭的區别是什麼
現代靈堂也用蠟燭的,但燭是中國的産物,蠟并不是中國的産物,蠟是從外國傳入中國的。蠟據說是五千多年前由埃及人發明的。
蠟燭是現代的說法,專指石臘做成的燭。在古代,蠟是蠟,燭是燭。中國古代的臘是用動物油脂加工而成的,并不是石臘提煉的。相傳漢朝時南越向高皇帝進貢的東西中就有蠟。後來在寒食節前夕,皇帝又把臘作為獎賞賜給了侯爵以上的官員。這說明當時的蠟燭是極其稀少的。也就沒有普及。
古代的燈分為油燈和燭燈兩大類。油燈就是一個燈碗或燈盤,裡面放上油或油脂,這就是油燈。而燭燈是在圓盤的中央有一個長釘形的燈柱,燈柱浸在油裡,點燃柱頭上的燈芯,這就是燭燈。
所以,在古代,蠟與燭其實都是燈,都是起照明作用的。對于百姓來說,都是點油燈。現代以後,石蠟傳入中國,又有了洋蠟之說,所以在葬禮上又用洋蠟代替油燈,目的還是照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