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快速記憶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快速記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7 17:25:14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快速記憶(第二版細讀道德經第六章)1

【原文】

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②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意譯】

①(道有如)長生不死的谷神,稱之為玄妙的母體。玄妙母體的生産之門,稱之為天地的根源。

②這谷神似無若有,連綿不斷地存在着。它的生産(是持續平和的自然發生的過程,)并不用很勤奮、很努力。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快速記憶(第二版細讀道德經第六章)2

【細讀前言】

1、本章的中心思想是,道生萬物的本源性。其中,老子把“道”比拟為“谷神”,把“道的創生功能”比拟為“谷神的玄牝之門”。

2、解讀時,不要把“谷神”神秘化,要深入了解老子用“谷神”作比拟的用意。另外,“用之不勤”說的是“道不用勤奮作為,就創生了萬物。”這是“道”本身給“無為而無不為”樹立的範式。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快速記憶(第二版細讀道德經第六章)3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我的翻譯是:(道有如)長生不死的谷神,稱之為玄妙的母體。

1、先看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講“道生萬物的本源性。”什麼是“道”?簡單地說,“道”就是“自然”。什麼是“自然”?就是“自動自發起作用”。“自然”有兩大含義,一是“自”,即自己,沒有人的參與;二是“然”,即以某種“機制”起作用。老子給“自然”起了個名字,叫做“道”。再擴展其含義,可以把“道”定義為:“道”是使系統整體向好的、具有客觀規律性的、自動自發起作用的機制。簡言之,“道”是一種自然的機制。

我們知道宇宙間有“萬物”,那“萬物”是怎麼來的呢?根據“道生之德畜之”的說法,老子認為:“道創生了萬物。”也就是說,“萬物”歸根到底是“自然的機制自然出來的”。老子就說到“自然”為止,不再往前說了,可以視“自然(道)”為宇宙的本然,“道(自然)”是萬物的本源。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快速記憶(第二版細讀道德經第六章)4

2、老子說“道創生了萬物”,或者說“自然的機制自然出了萬物”,怎麼向大家說明這個觀點呢?老子用了“拟神法”,把“道”比拟為“谷神”、把“道創生萬物的自然機制”比拟為“谷神的玄牝生産功能”進行論述,很直觀很形象,很容易理解。

①什麼是谷神?先看“谷”,是指二山之間或群山環繞、中間低的地勢。老子把它比拟為大容器,有處下、容納、承載的特點和功用,由此賦予了善下、虛懷、包容等德性。比如“谷得一以盈”、“上德若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等等。可見,作為自然主體的“谷”,它所象征的德性受到老子的大力推崇,并在本章被“拟神化”,叫做“谷神”,一時作為“道”的代稱。

②什麼是玄牝?先看“玄”,是“深奧不容易理解”的意思。再看“牝”,是雌性動物,是會生産的。合起來,“谷神”具有生産的功能,不是一般的雌性,而是深奧不容易理解的母體,從這個角度稱之為“玄牝”。老子以之直觀比拟“道創生萬物的自然機制”。

簡單來看,“谷神”之所以會被拿來比拟“道”,是因為本章要說“創生萬物”的主題,而“谷神”有無限的内涵,有“生”的基礎;又是“玄牝”,有“産”的功能。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快速記憶(第二版細讀道德經第六章)5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我的翻譯是:玄妙母體的生産之門,稱之為天地的根源。

1、這裡說的是,谷神以其“玄牝之門”創生天地萬物。“玄牝之門”,是指雌性的外生殖器官,是母體生産後代的門戶。“天地根”,是天地之根源的意思。

2、與之對應的論述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快速記憶(第二版細讀道德經第六章)6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我的翻譯是:這谷神似無若有,連綿不斷地存在着。它的生産(是持續平和的自然發生的過程,)并不用很勤奮、很努力。

1、“綿綿若存”說的是,“道”生萬物是看不見的,但是萬物因之而生又是确定的。所以,給人一種持續的若無若有的感覺。“勤”,本義是勞累、勞苦。“用之不勤”說的是,母體生産時,是不用很勤奮的狀态,意味着谷神創生天地萬物,是一種持續平和的自然發生的過程。在我們人看來,這是“無為而無不為”的範式。

2、與之對應的論述有:“道之為物,惟恍惟惚。”“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等等。

3、有人把“用之不勤”翻譯為“用之不盡”,我不認同這種理解。确實,“綿綿若存,用之不盡。”說起來很順,用在全章說明“道”的作用無窮無盡,也是可以的。但是!“勤”字根本就沒有“盡”的義項!要知道,字不同,義就不同,更重要的是作者論述的角度也就不同。這裡,以其本義而用,是很貼切的,老子傳達的是“自然之道”創生萬物,就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合于道者“用之不勤”,根本而言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快速記憶(第二版細讀道德經第六章)7

【細讀後語】

1、“用之不勤”說的是,道者凡事唯道是從,無為而不為,從來沒有“勤奮努力”的概念,由此給我們很好的人生啟示。很多成功人士在談他們的成功心得時,往往都會說到自己在相關的事情中,全身心投入,把事情做到極緻,從來沒有感覺到來自外在壓力式的勤奮,也不用自我激勵型的努力,而是一種全然的與道合一的過程,更是一種制心一處的美好享受。

2、受此啟發,當我們感覺自己很勤奮很努力,時常需要自我警醒、鞭策,甚至感覺身心疲憊,充滿負能量,這時就要反思了:自己哪裡不合“道”了?以“道”檢視自己的欲望、認知和作為,然後調整改正,讓自己重歸于“道”。

比如有人一直很努力工作,現在覺得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發現與紊亂的作息有關,于是就想“早睡早起”。開始時,需要鬧鐘警醒,需要自律約束,同時逐漸清除導緻紊亂作息的欲念和認知,慢慢地回到了真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律,身體好了,工作也輕松自如不用“努力”,績效反而更好了。可見,“失道者”要想“不努力”,要先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

老子說,“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為。”其中的真義是,歸道的過程要努力,同道之後,不用“努力”。這也正是老子說的另一句話的意思,“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