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賈斯汀·汀布萊克試圖把綠洲樂隊的《Be Here Now》當做最佳歌曲,因為它恰恰好比《Hey Jude》長了一點點;接着The Knife發布了長達19分鐘的怪物單曲《Old Dreams Waiting To Be Realized》,它像一條毫無止境的賽道一樣沒完沒了。
再接着就是伊基·波普和Underworld樂隊合作了八分鐘長的傑作——我們是不是正在目睹一個“史詩”誕生的時代?似乎所有樂隊都開始熱衷于用漫長的歌曲來折磨電台主播了(除了槍花的《November Rain》,我可不介意多聽多少遍)。
今天我們來點評十大漫長的史詩歌曲。
1
《Blue Room》
The Orb
時長:39分57秒
當Techno-prog先鋒The Orb發現蓋洛普公司的單曲排行榜規則裡有這麼一條規定:打榜歌曲的最長時長不能超過40分鐘時,一種惡作劇的心态湧上了他們的心頭,然後這首隻差3秒鐘就超時的歌曲誕生了。
如果你喜歡House,你或許還能聽得下去;但是如果你get不到他們的點,那這首漫長的東西隻會成為你的噩夢。
2
《Fools Gold》
The Stone Roses
時長:9分53秒
當石玫瑰打算進入舞曲的世界時,他們還不是特别門兒清,所以原本他們可以隻要求DJ安德魯·韋澤羅爾把這首歌延長到3分鐘,可最終結果卻是一首接近10分鐘的單曲。
然而這也是那張碟裡最有趣的一首歌,而且是有史以來最好玩的哇音吉他——直到後來出現了TLC的《Waterfalls》為止。
3
《This Is What She’s Like》
Dexys Midnight Runners
時長:12分24秒
這完全證明的樂隊靈魂人物Kevin Rowland在1985年時正春風得意,當連續兩張專輯《Come On Eileen》和《Too-Rye-Ay》都在英國和美國同時取得成功過以後,樂隊希望這首鴻篇巨制能讓他們繼續乘風破浪。
但是水星唱片卻非常地煞風景,他們決定把這首歌“壓縮”出一個三分鐘的電台版本。這種平庸主義最終毀掉了這首歌,如果當年樂迷們在電台中聽到的是完整版,或許後來的事情完全會走向另外一個方向。
4
《Siberian Breaks》
MGMT
時長:12分10秒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成功的樂隊往往都喜歡在職業生涯的頂峰作死一下,就像在自我毀滅按鈕上面縱情跳舞,而MGMT的作死則是他們的專輯《Congratulations》。
這張專輯中間的12分鐘史詩歌曲《Siberian Breaks》其實非常驚人,但是幾乎沒有人有足夠的耐心聽到這裡。
5
《Cop Shoot Cop…》
Spiritualized
時長:17分14秒
在一次巨變中,Jason Pierce重現了披頭士歌曲《Come Togethe》中的律動,當然跟《Come Togethe》也完全不同,因為它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太空人在專注于他的布魯斯面條——除了歌曲中間部分那6分鐘的恐慌以外。
理論上來說,這首歌可以一直不停地循環下去,雖然這可能對聽衆的健康不太好。
6
《Love To Love You Baby》
Donna Summer
時長:16分53秒
有些性愛高手曾經試圖跟上這首超長迪斯科的高潮節奏,現在他們墳頭的草也該有三尺高了吧……
7
《Purple Rain》
Prince And The Revolution
時長:8分42秒
回到那個情景下,當Prince看到了一個9分鐘的空間時,他并沒有隻是用一些簡單的律動來填滿它。相反的時候,Prince爆發了他對獨奏的狂熱愛好,再加上一些叮叮當當的鋼琴聲——當Prince在solo的時候,你怎麼忍心打擾他呢?
8
《Station To Station》
David Bowie
時長:10分14秒
在1975年的專輯《Young Americans》中,變色龍大衛·鮑伊唱的是個塑料夢幻般的靈魂,而《Station To Station》裡他又重新回歸了那個怪人的形象,這首歌的開頭效果還極大影響了Duran Duran的《Planet Earth》,而随着這首史詩之作的展開,它變得越來越棒。
9
《Too Long》
Daft Punk
時長:10分0秒
典型的傻瓜朋克式惡作劇,歌如其名——太長了。
傻瓜朋克錄制了一首10分鐘的歌曲,給它取名叫《太長了》,然後坐在那裡傻笑,直到兩個人的頭盔裡都凝滿了水汽。或許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這之後,他們的下一張專輯《Human After All》簡直爛到沒譜——因為他們無法透過水汽找到合成器上那個叫“有趣”的旋鈕。
《太長了》也給了合作歌手Romanthony足夠的空間,在這首歌,以及《One More Time》裡,我們都能聽到他那讓人窒息的靈魂之聲。
10
《Pyramids》
Frank Ocean
時長:9分57秒
當錄音帶還剩下10分鐘空隙時,法海有絕招,他可不會像鮑勃·迪倫在《Desolation Row》裡做的那樣,僅僅隻是在寫上六段主歌——那會讓你寫出來一首節奏布魯斯版本的《荷馬史詩》,雖然這聽起來好像也并不是很糟糕。
最終,法海做為一個古埃及的愛好者,一個節奏布魯斯界的裡斐奧多魯斯(Tryphiodorus,希臘詩人,因為在24卷史詩中每一卷都刻意少用一個字母的文字遊戲而聞名),他選擇了給人們講述埃及豔後克利奧帕特拉的故事,從牛奶浴到脫衣舞俱樂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