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安徽省今年中考狀元在哪個學校

安徽省今年中考狀元在哪個學校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5 13:15:33

  2017年高考結束,新的一輪高考開始,10月14日,2018年安徽高考報名即将開啟。高考狀元作為每年高考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有很多人追捧高考狀元的筆記,高考狀元筆記真的有用嗎?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高考狀元,看看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到底是怎樣的,我們從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發。

  狀元多學霸功課均紮實

  小編今天所舉的例子都是曆年安徽高考狀元,小編查看了曆年狀元的文化課成績,可以看見他們的文化課都特别紮實,且文學功底也都很不錯。語文多在120分以上,數學和英語140分以上,更有甚者滿分。有人肯定說,這不是廢話麼,如果不是門門課優異,怎麼可能成為高考狀元。是的,但是小編想要表達的是,狀元并不是所有功課都很優秀,他們在學習當中也有短闆,比如2010年安徽文科高考狀元陳蓓,數學曾經是她的"瘸腿"科目,同一年的理科狀元張浩源語文曾是他的薄弱項,2017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狀元潘宇昂英語是短闆,完全沒想到可以考這麼多分。所以說我們在學習中重要的是如何克服短闆,并且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2010-2017年安徽高考狀元家庭背景一覽

  家庭環境影響習慣的養成

  今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狀元接受采訪時說的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于中産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确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所以有人說真正好的教育,真的不是隻讀書,是父母的格局。

  小編把近幾年安徽省高考狀元的家庭背景看了一遍,其中至少有6位高考狀元的父母是教師,其他多為工薪階層,少數為農民或者外出打工者。教師家庭相對來說有一個天然的優勢,知識分子家庭父母相對開明,且自身有較好的學習能力,給孩子能夠有比較好的正面引導和熏陶,少走一些彎路。工薪階層家庭經濟基礎較好,能夠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需要,沒有後顧之憂。而農村家庭父母迫于生活壓力,對孩子學習關注較少,這就需要孩子有較高的自學和自律能力,所以農村走出去的高考狀元更加不容易。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些家庭的孩子都具有較好的自律性,對學習有自己的目标,能夠正确對待學習當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狀元多來自當地頂尖名校

  從上表各高考狀元的畢業學校可以看出,目前各縣級高中出狀元是越來越難了,大部分狀元都來自城市,且畢業的學校都在當地很有影響力和名氣,多是考生和家長向往的名校。其實,很多成績特别拔尖,競賽特别突出的學生可能并沒有參加高考就已經提前錄取了,所以高考狀元們可以作為那些學習刻苦,功底紮實學生的代表。不過,除了這些,我們不能忽視學校的重要性。比如2015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狀元馮沁雪,來自馬鞍山二中創新人才實驗一班,同學們成績都十分優異的,而馮沁雪更是“尖子”中的“尖子”。又比如2013年安徽省理科狀元劉壯,畢業于合肥一中理科實驗班,也是衆多學霸的集結地。相比之下,很多地方高中師資和設備相對來說比較落後,沒有城市高中的資源豐富,比如一些名校具有校長實名推薦等資格,一些名校具有經驗豐富的競賽指導老師,可以邀請高校的教授來校講座,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一些名校擁有衆多基礎紮實學習優秀的學生,可以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等等,都是農村或者縣級高中所無法比拟的。

  一些名校比如合肥一中,每年會向本省其他地市招收一些成績特别優異的學生,也是造成其他縣市越來越不可能出現高考狀元的重要原因。2013年高考狀元劉壯來自安徽巢湖,2016年高考狀元王成科來自安徽肥西三河, 2017年高考狀元潘宇昂來自安徽馬鞍山含山縣,并不是合肥本地人。

  仔細看高考狀元們的履曆,你會發現,他們當中很多人早已經獲得高校的降分錄取,有一些獲得過奧賽的獎牌,有人前一年高考就已經被科大少年班錄取,而這些跟學校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息息相關。正如2013年安徽高考理科狀元劉壯所說,之前已經拿到清華領軍計劃的推薦名額,可以比其他學生考清華多點優勢,心理壓力小,所以比較占便宜。

  

  2010-2017年安徽高考狀元畢業學校分析

  媒體新聞多為雞湯

  小編查看了曆年媒體采訪狀元的稿件,看完就一個感受,狀元們都太牛了,學習好像都輕輕松松,都是一邊學習一邊玩,自覺性都特别高,爸媽都是放任不管,各種興趣樣樣精通。其實,狀元雖然具有偶然性,但更多的是普遍性,他們也是普通人,在學習中都特别刻苦,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學習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比如2014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狀元董吉洋,她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詳細記錄了她高中三年所遇到的一些挫折。雖然獲得過各種競賽大獎,其實對于高考的準備時間比别人少很多,也就意味着平時的學習壓力有多大,競賽之路也并非一直順風順水。

  “缺席一輪複習的感覺差極了,我終究還是低估了那過去半年的影響。當老師抛出問題,大家迫不及待接話時,我驚訝的發現我的腦袋短路了,不,也許,是斷路斷路了。之後到來的一模證明了我的感覺。55名,直接跌破年級最差排名!”(轉自 董吉洋高中生活回憶錄)

  2016年安徽理科狀元邢夢琳說,平時她的語文成績在110分左右徘徊,高考卻意外的考了123分。

  2017年安徽高考理科狀元潘宇昂,高考英語成績是148分,而在高考二模的時候,他的英語成績在班級倒數第四。

  所以很多狀元都會強調,對于成為高考狀元這件事都是很意外的,平時也不是最拔尖的學生,高考成績的取得也是一個長期積累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

  今天寫這篇文章,并不是追捧任何一個狀元,隻是對高考狀元這一不可回避的社會現象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希望給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個有益的引導。高考狀元存在偶然性,非高考狀元們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一句話很流行, "這個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很多人比你牛,而是比你牛的人比你還努力。"狀元們就是典型代表,他們隻是比我們更努力的普通人。

  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洞察他們背後的東西。高考狀元們并不是媒體所宣傳的那樣,似乎輕輕松松就獲得高考的成功,其實他們付出了很多努力,也體驗過挫折帶來的迷茫。作為家長,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家庭氛圍;作為考生,需要踏實刻苦的鑽研精神,提高自覺自律性,既會學更要會玩。是不是狀元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習他們良好的習慣,助力自己的高考之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