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我行走在海灘
尋找那種聲音
在一道波浪和另一道波浪的喘息之間
但是這兒沒有聲音
隻有水的古老的饒舌
卻不風趣
一隻白色鳥兒的翅膀
晾曬在一塊石頭上
我走向森林
那兒保持着
一隻巨大的沙漏的微響
将葉片篩選腐土
腐土篩選為葉片
昆蟲們有力的嘴巴
吃光大地上所有的沉默
我走向田野
大片的綠色和黃色
被小生物們的腿所粘牢
在與風的每一次碰擊中歌唱
在大地無休止的獨白裡
若有某刻出現停頓
那是這樣一種聲音
它必定明晰嘹亮
除了私語什麼也沒有
輕輕的拍擊驟然增加
我回到家裡
我的經驗呈現
進退兩難的形狀
要不世界是個啞巴
要不我自己是個聾子
但是也許
我們雙雙
注定陷入苦惱
因此我們必須
手挽手
無目的地繼續
走向暗啞的喉嚨
從那裡升起
一種含混不清的音響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台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是齊别根紐•赫伯特的詩作《聲音》,由崔衛平翻譯。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
首先來認識一下齊别根紐•赫伯特吧。他1924年出生于波蘭東部的洛威爾,曾在華沙學習法律和哲學。1956年,赫伯特發表了第一本詩集《光線的一種和聲》,之後又出版了《赫爾墨斯,狗和星星》《對于客體的一種研究》《我思先生》等幾部重要的詩集。赫伯特被認為是波蘭最受尊崇的詩人,羅伯特.哈斯認為他是二十世紀後半葉歐洲最重要的詩人之一,甚至比他同時代的米沃什以及辛波絲卡更為重要。
詩歌的動人之處很多時候都來自于一些細枝末節、細微深處的震撼。好的詩人總是神經敏感地感受着這個世界,并能通過美好的語言将他們描繪出來。他們有能力賦予無形的東西以畫面感。比如這一首《聲音》,在詩人筆下,那些最不引人注目的聲響突然間鮮活生動起來。
“在一道波浪和另一道波浪喘息之間”這樣去寫讓人感到的不僅僅是一種情景的再現,他用一種節奏感将讀者的多種感官都調動了起來。他走向森林,森林就保持巨大沙漏的微響,他走向田野,田野裡小生物的腿就把綠色和黃色粘牢。他能夠以淩厲的目光抓取到自然裡的這些細節,又以從容不迫的筆法道出其中精髓,以聲音寫出萬物的力和美。
這首詩題為《聲音》,但是有的聲音不是靠耳朵去聽的, 有的圖畫不是靠眼睛去看的, 有的香味不是靠鼻子去聞的,耳朵、眼睛、鼻子的功能是有限的, 甚至會欺騙我們。要想去聽到耳朵聽不見的聲音, 去看到眼睛看不見的圖畫, 去聞到鼻子聞不到的香味,要獲得假象後的真實, 我們就必須去“感應”, 也就是去與自然“應和”。
赫伯特這種對于物的敏銳在詩歌的表現中淋漓盡緻,可見他将自己的詩藝和所感應到的物象結合得很和諧。這種和諧,同樣也需要我們去感應。
詩歌就是生活,“草堂讀詩”,有溫度有質感。齊别根紐•赫伯特的詩作《聲音》,今天就賞析到這裡,感謝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