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編者按
時下,深圳正在全市範圍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紮緊口袋,嚴防輸入、管控疫情傳播擴散風險的一系列“組合拳”也已重磅推出——深圳慢下來了,深圳靜下來了。
在“慢生活”之下,每一個深圳人正在經曆着與以前不同的工作、生活場景,全員、全域、全場景的并肩“團戰”全面打響。
此時此刻,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每一個你我也都是“我們”。
即日起,深圳晚報推出《我們——戰疫中的深圳人畫像》原創策劃,平實記錄、細緻描摹戰疫中的深圳人,緻敬這座城市裡的每一顆真心。
3月13日,為了盡快找出所有潛在傳播源,深圳宣布将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14日淩晨零時起,全市範圍内的企事業單位盡量居家辦公。
靜,主宰着此刻的深圳,沉着而從容。但在此之前,仍有一種稍縱即逝的動,刻畫出别樣的深圳。
通告是13日19時對外發布的,内容除了全市推行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外,“非城市保障型企業停止運營或居家辦公”,毫無疑問,是一個超出很多人預期的消息。
但接下來的一幕卻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通過朋友圈時刻關注着這座城市的深圳人。
很多人在朋友圈是這樣寫的:全世界應該隻有深圳,人們居家前第一個反應是跑回辦公室拿電腦拿資料,這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城市。
據說個别産業園區甚至為此出現微循環堵車的情況。類似的朋友圈無不引來了很多朋友們的應和與共鳴。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自己恰好也去公司拷資料拿電腦。這些應和的網友中不乏華為、大疆、OPPO等頭部公司的員工。
确實是深圳人幹得出來的事兒!當晚,朋友圈裡被深圳人的自我調侃刷屏。
“深圳大概是全國唯一因為居家辦公,大家回公司拿電腦結果堵車的城市吧。”
“深圳人可以居家,但不能沒了搞錢的工具!”
“一生要強的深圳打工人,連夜趕回公司打包台式機,‘Respect’!”
流量的底層,從來都是人的共情。如同狂風吹盡塵沙,露出的便是大地本質一樣:深圳人……不,深圳這座城市關于敬業的獨特氣質,終究以這樣一種頗具戲劇性的方式展示出來了。
深圳人的敬業在分分秒秒的奔跑中
根據深圳衛健委發布的數據,截至3月13日,深圳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境内病例已經達512例。這場疫情感染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長、封控管控地區之多,無不标示出當下深圳抗疫的嚴峻态勢。
傾城之戰!在種種抗疫場景中深圳對于職業與工作的熱愛依然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這段時間以來,關于深圳人高效時間管理的生活片段恍如一波波巨浪一次次地席卷社交網絡。
科興科學園通知撤離的那個下午,工程師在回家的公交車上還抱着手提電腦埋頭改程序……
外賣小哥因為怕無意中進入封控誤了營生,在自己的摩托車後面捆了一床被單……
長長的全員核酸采樣隊伍中,那名抱着電腦回客戶郵件的女孩同樣引發萬千網友的萬般感慨……
媒體采訪中,他們口中具體的說法雖略有不同,但終究蘊含着“這是自己的活兒,沒理由不幹好它”這種樸素的道理。
如今,深圳全城啟動慢生活模式,深圳人開啟居家辦公的生活。
我們暫時還無法全面了解深圳人在居家辦公之日會演繹怎樣的“傳奇”,但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在每一個行走在媒體叙事之外的角落裡,都會有萬萬千千的深圳人在奮鬥的旗幟下奔跑着、拼搏着、努力着,雖不聲張卻大氣磅礴。
是的,我們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記錄着這一切。
深圳,一座人均年齡隻有32歲的城市。此間的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關于它的定義:夢想之城、創新之城、改革之城、活力之城等等。但關于它與自己的所有想象與設計,深圳人更認同這樣一個樸素道理:未來來自于幹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兒,成就夢想的訣竅就在于把每一個日子過好。
深圳人的敬業是浸透生活裡的從容與自信
“搬磚”“打工人”“搞錢”……深圳人挂在嘴邊調侃的字句裡其實藏着别樣的精氣神。在敬業這一塊兒,總是能在深圳人心中引起最大的共情。
華強北市場曾經号稱是亞洲最大的電子信息産品集散地,受疫情影響,3月初,華強北部分區域劃入了管控區,身處其間的人與生意承受着巨大的沖擊。
老周來深圳打拼20多年了,在華強北某大廈開了一間檔口。受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深晚記者找到他時,老周正蹲在大樓底下的一棵大樹下。
他說,自己把“工位”挪到這裡,怕有的顧客上不了樓,耽誤了生意。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後,關于最大程度把工作幹好這件事,他早已沉澱在骨子裡了。
此時,深圳已經按下了慢行鍵,他又是怎樣的一種光景呢?
電話打過去,老周說他已同時開通3部手提電話,開通7個微信号,“全天24小時值守,不會漏過任何顧客的。”老周爽朗的笑聲回蕩着,他認為做好生意過好生活也是抗疫的題中之義,他說:“疫情不可能打敗一個人,打敗自己的從來都是自己的苟且與懈怠。”
這是一座緣由激情而生的城市,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來自生命深處的開拓進取就以一種特有的精神定格了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深圳人的敬業是懂得如何與城市互相成就
廣中醫深圳醫院兒科醫生何薇最近忙得腳不沾地。自家小區被劃為管控區後,為了随時應對應急抗疫任務,她和其他幾位同事選擇直接住在科室。“幹我這一行,此時就得拼一點,對自己狠一點兒。”同樣沒有華麗的語詞,卻寫盡了華美的情懷。
這座城市在常态與非常态雙線并行。不少網友分享了身邊人的經曆,連續在崗一個月的社區防疫工作人員逆行守護,已經在抗疫崗位上奮戰了100多天見不到孩子的街道女幹部,工作日上班、周末當志願者的“95後”女孩日行萬步“掃樓”……此時此刻的深圳人,似乎每一個人都在注釋着自己關于責任的内涵與外延。
滄海橫流,每一個人的韌與堅,終究會彙聚成這座城市面對艱難時的磅礴力量。
如今,居家辦公的深圳人在各自的空間,依然為這座城市的向前而努力着。内生的力量、不滅的激情以及百折不撓的韌性,背後其實是與城市共進退的偉力與相依相守的契約。
忘記誰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了:對未來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獻給現在。
緻敬穩健實幹、熱愛不懈奔跑的每一位深圳人!
敬業
這是深圳人的另一種相信。他們相信對工作的敬畏,才是安放現實的前提、也是通向未來的路途。
這是一座夢想之城,他們相信夢想起筆處始終定格在自己躬身而起的奔跑。
這夯就了城市的根基、鋪陳了城市底色。
疫情來襲,慢行鍵按下,但認真努力的深圳人卻依然沒有暫停自己的奮鬥腳步。他們知道,迎戰最為兇險的奧密克戎病毒,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為了生活、為了心中那團熊熊燃燒的夢想,依然需要自己用平凡的雙手去努力實現不平凡的夢想。
(作者:深圳晚報記者 羅典)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