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東台地方特産介紹

東台地方特産介紹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0-18 20:26:49

  人們在社會活動中依靠不同的交通設施、運載工具和乘坐方式出行,不同時代都有一些不同的風俗習慣。盡管舊時的轎子、獨輪車、黃包車已淡出人們的視線,但一些過往的交通工具制作及人們乘用形成的習俗卻深深印記在老一輩人的腦海裡。

  東台地處平原地區,舊時代步的高級工具是轎子,多為上層人士、富豪乘坐,民間隻有娶親時使用。堤西是水網地區,多以舟楫之地。堤東民間代步工具為獨輪車,既可載人,亦可載貨。民國八年東台城始有黃包車載客。自行車在民國年間方進入台城,隻有少數士紳商賈擁有。新中國成立後,随着經濟和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的交通出行工具相繼更新換代,主要有自行車、三輪車、輪船、公共汽車、火車、轎車、飛機等。

  “狗頭”獨輪車

  過去,有狗頭獨輪車者除了一些有身份、有财力的富人出行由專人推外,還有一些下海販運海貨的人家也用。

  狗頭獨輪車,全部用上好的木材制成,最好是檀木,起碼是桑木,特别是輪子木料要硬邦邦,經磨耐用。車架子上有一副梁弓頂,高2市尺多,前面伸出,遠看似狗頭,下面安裝一獨圓輪,直徑3市尺左右,兩旁平行長安裝五根梁,有2市尺左右寬,上面既能坐人,又能裝物。由一人抓住把手推行,載重時用帶子或繩子系住車把頭上,背在肩上借勁推行。一般由一人推行,如路遠重載,還可用長繩子或帶子扣在車頭上,由一人在前面拖拉着前進。

  東台地方特産介紹(老東台人的出行記憶)(1)

  小“狗頭”獨輪車雖不大,但在解放戰争中立過大功,民工們就是用這種車子運糧草,運彈藥,支援前線。陳毅元帥曾風趣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衆用小車推出來的。”

  二輪車

  過去,東台人出行有一種交通工具叫“二輪車”。

  “二輪車”是東台人對自行車通俗的叫法,這種人人熟悉、大多數人都會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很多名稱,諸如“鋼絲車子”“自行車”“腳踏車”。一些東台人以自行車為謀生工具,用其接送客人和運送物資。以踏二輪車為職業的人,人們習慣稱之為“二輪車夫”。他們頭戴一頂鴨舌帽,外衣上套着一件馬夾(冬季是棉馬夾),最特别的是,他們通常會穿一雙長筒棉襪,襪筒高及膝蓋,将褲腳管嚴嚴實實地包裹其中,好像打了一副綁腿。之所以這樣穿着,除了給人以精練的感覺外,主要是防止褲腳被自行車鍊條上的油污,或褲腳被纏進自行車鍊條中。這樣的穿着打扮,很有職業特色,讓人易于辨認,好承攬生意。

  自行車是他們的營生工具,除了時刻保持自行車處于最佳車況外,他們還對車子進行了加固改造,使之适應和滿足運送客人和物資的需要。自行車的輻條挑選規格最粗的,内外胎都選用載重型的,結實耐用,可承受150公斤重量。自行車後面的載物架無一例外地都從一根撐條增加為兩根撐條,使之适應載人載物。為了讓乘客坐着舒服,又對後面的載物架進行了改造,載物架先用舊麻袋疊幾層,上面覆以舊棉衣,坐在上面軟軟的,像坐在沙發上一樣,挺舒服。同時載物架兩側的車架承重的車杠上,還加裝了像馬蹄鐵一樣的腳踏,供後座的乘客擱腳。

  有的還把載物架向後延伸了一段,用竹片固定在載物架上,長度将近一尺。在伸出的竹片上,纏着一根長長的麻繩,以備捆綁貨物。如果乘客帶有包裹,他們會先叫乘客坐好,然後将乘客的包裹綁在後面的竹片之上,這樣乘客既覺得舒服,也對自己所攜帶包裹安全放心。

  二輪車送客或載物,沒有固定的班線,乘客或貨主有要求,談妥價錢即可。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交通閉塞,東台隻有屈指可數的幾班車,而且通往本縣鄉鎮或鄰近縣的鄉鎮幾乎沒有汽車班線,隻能依靠二輪車出行。離城近一點的就去安梁富一線,也有去東蹲一線的,再遠點的地方就是去鄰近縣的鄉鎮了,如去大豐的西團、小海,去海安的仇湖、白甸等地。這些地方在東台的周邊,距離不是很遠,乘坐長途班車隻能到達鄰縣縣城的車站,從那兒到目的地還是很費事的,而且時間很長,反而選擇乘坐二輪車既省事,又便捷,還省錢。

  台城當年最多的就是二輪車運送氧氣鋼瓶和運送醬油。過去,工廠中氣焊和氣割都需要使用氧氣,那時東台還沒有氧氣廠,所用氧氣基本都是用氧氣鋼瓶從南通運回來。到南通運氧氣,二輪車夫們天不亮就要去廠裡拿鋼瓶,鋼瓶像兩枚碩大的炮彈,很重。他們也有辦法,将鋼瓶豎着捆綁在自行車的兩邊,鋼瓶底部架在後邊添加的腳蹬上,然後用麻繩将兩隻鋼瓶緊緊固定住。東台距南通大約120公裡,運送鋼瓶的人們天色剛放亮就出發,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連續騎行,如果一切順利,他們也要在晚上九十點鐘才能回到家中;如果遇上大風等惡劣天氣,逆風騎行,時間可能會更長。可見,二輪車夫掙錢是多麼不容易的事。

  二輪車夫的工作多是單獨行動,20世紀五六十年代,各行各業都開始有組織,二輪車也不例外。那時叫“二輪車站”。這個站有别于汽車站和輪船站,那是國營或集體的組織,而“二輪車站”純粹是自發的集體組織,自行車是自己的,資金也是自己的,交通部門不管他們。台城北關路上有一處二輪車站,早晨,二輪車夫們一早就來到這裡,将二輪車車頭朝向大街,一字排開停在門前的人行道上,等待生意上門。由于有二輪車站的存在,不時會有客戶提前來預約,來了生意後,一般由站負責人分派,領受任務後車夫們就各奔東西去了。這個二輪車站後來随着城市交通工具變遷而淡出。

  烏篷船

  東台堤西地區地勢低窪,溝河縱橫,人們習慣地稱這一帶為“西鄉”。西鄉農民的交通工具主要靠船隻,台城的下壩河邊就成了西鄉農民駕船進城的主要停靠碼頭之一。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下壩河邊船隻往來絡繹不絕,船隻抛錨停泊,舟楫相接。西鄉來的農民,駕着自家的小船,在下壩河邊停靠好後,就會離舟登岸,走街串巷,或購買百貨,或求醫問藥,或探親訪友,或觀影賞戲。小船清晨到達,傍晚時分才陸續離去,在這裡停留過夜的船隻很少。然而,這裡經常會看到一艘體形較大的船—“烏篷船”,停泊在下壩河邊過夜。烏篷船船艏艙闆上,有一個碗口大小的洞,洞裡筆直地插着一根竹篙,直入水底淤泥,船的尾部用鐵錨固定于岸上。

  烏篷船與其它船相比,有許多特别之處。船體高大,與普通農船相比,好像樓房比平房高。它的艏和艉微微上翹。最大區别和特别引人注目之處,是船艙上面覆蓋着黑黑的篷片,這是其它船隻所沒有的,因此名曰“烏篷船”。烏篷船的篷片是由薄薄的竹篾片編織而成的弧形篷片,四周再用稍厚的竹片夾住,以桐油油數遍幹透後,再在表面用黑漆漆成黑色。篷片蓋在船艙上面,像屋面的小瓦一樣,一片壓着一片,很密實,既不透風,也不漏雨。

  停在下壩河邊的烏篷船,是做運貨和運客的營生的,東台人習慣地稱之為“幫船”或“快船”。裡下河水網地帶,交通閉塞,沒有正常的交通運輸線路,這就給烏篷船留下了營運的空間。烏篷船裝載各種貨物,運送一些旅客,往來于交通運輸不便的地區。營運班期一般相對固定,往來某一線路或每天一趟,或兩三天一趟,主要看貨源和客源而定。

  烏篷船行駛主要靠搖橹。船橹“廠”字形,橫的部分是橹把部位,供水手操橹,橹把前端有一鐵環,用繩與船體相連,調節繩的長度,可以控制橹沒入水中的部位;“廠”字的“丿”,是橹的後部,為片狀,表面呈弧形,形似鴨子的喙。當搖起橹時,它像魚的尾鳍,在水中左右掃動,烏篷船就會像醉漢一樣,搖頭晃腦般地沿着河中航道向前駛去。

  每當烏篷船裝載好貨物後,旅客就在船艙兩側寬闊的座位上落座。水手們解開纜繩,收好鐵錨,拔出插入水底的竹篙,抵住岸邊的石塊,用自己鎖骨下的肩窩,使勁壓住竹篙的頂端,竹篙立即變成了弓形,他們前傾着上身,沿着船舷兩側的跳闆,向船艉方向艱難而緩慢地邁去,烏篷船啟程了。一會兒,船已離開了淺淺的河灘,進入航道。水手們放下竹篙,調整好橹的繩子長度,兩人對面站好,一左一右地用力搖起了橹。

  烏篷船沿着串場河慢慢向北搖去,旅客坐在船艙中透過船舷邊的小窗,看着岸邊的景色。船過北關橋,依稀若見橋上人來車往;船過農機廠,機聲隆隆使人精神為之一振;船過油化廠,一陣陣油香随風飄來,沁人心脾;船過磷肥廠,兩岸風光不再,這裡已是郊外農村,景色單調起來。旅客們從小窗中收回目光,偶爾交談幾句。單調、無聊、搖晃,給人一種濃濃的睡意。

  在大家不經意間,從旅客中站出一個人,他從肩上卸下白布包裹,從裡面抽出竹筒,竹筒内有兩片竹片。原來,這是表演道情的民間藝人。隻見他連唱帶說,有念有表,插科打诨,繪聲繪色。船艙内的旅客一會兒都被他吸引住了,聽得津津有味,忘記了寂寞,拂去了睡意。如此表演的獨角戲大約持續四五十分鐘後,說書人拿着一個小的筐籮,挨個走到旅客面前,旅客們紛紛解囊,向筐籮中丢下幾分或一二角錢不等。不知不覺到達了目的地。

  随着交通運輸的發展,内河有了機器挂槳船,烏篷船才駛離了人們的視線。

  船的種類

  過去,水鄉裡的人出行比較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船。那時的船均為木質,根據用途、載重量,大緻有這樣幾種:

  農用船 一般載重量三噸左右。主要用于向田裡運送肥料,收獲季節裝運稻麥,農閑季節用木船罱泥積肥。

  幫船(小型客船) 載重量5噸左右。堤西水網地區,人們早上七點左右從家中出發,單程一船需兩個小時左右到達台城糧行或碼頭,下午三點左右返回,順風揚帆掌舵,逆風用篙子撐,同時背纖,有時搖橹。

  渡船 過去水網地區橋梁很少,渡船很普遍。渡船的特點是,船底扁平牢固,行走平穩,大小不等。小的可載四至五人,大的可載十人左右。渡船有兩種:一種是人力撐船,載客過河;另一種是無人渡船,即河兩邊用較長的粗繩固定在木樁上,過河時自己拉繩行船到河對面。

  生産船 這一類船比較大,生活設施齊全,船的載重量在10噸以上,大的載重量幾十噸。生産船設備比較多,有船篷、鋪倉闆、篷帆、橹等,既裝貨又住家。

  造船

  舊時造木船,均為自己備料,找師傅打造。造船主要材料是杉木,根據船的大小進行選材。另外,還要準備釘、鐵锔、鐵錨、鐵繩、鐵樁、桐油、石灰、油灰,麻篷布、竹子、篙子等材料。

  造船步驟:先是鋸木頭。船闆的厚度根據船的大小而定。那時候鋸木頭是人工拉大鋸,将圓木固定,兩人一上一下拉鋸,造一條小木船,常常需要兩個人拉幾天的大鋸。接着是開工做船底。船底做好後做扶梁,再做挂榜,後兩頭紮翅膀。船調身(底朝上),用麻索盤橋,使船體兩頭高起,再将船調身(底朝下),做圓身,插頭子。船再調身(底朝上),船兩頭上梁闆,再把船體刨光,繼而再将船調身(底朝下),做船頭尖上兩邊箍闆,做好船艄尖,上面梁,再将船體每條縫口挂锔。船最後調身(底朝上),外部用麻絲補縫、清理、塗桐油。

  船造好便進行木船激水。激水前,組織勞力将木船擡到河邊激水。木船激水後完善配套設施。農用船配備橹、篙子、樁繩、樁子、跳闆等。交通運輸船配備橹、篙子、鐵錨、鐵繩、桅杆、帆篷跳闆,還要做鋪倉闆、船篷等。

  新造的木船,一般用三年後要上岸保養,上岸後清洗曬幹再打磨塗上桐油。

  來源:《東台民俗精粹》,轉自微東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