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放鞭炮的由來和習俗?“能使妖魔膽盡催,身如秉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這是《紅樓夢》第二十二回元春從宮中送給家裡的燈謎之一謎底即為炮仗,亦名爆竹,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春節放鞭炮的由來和習俗?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能使妖魔膽盡催,身如秉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這是《紅樓夢》第二十二回元春從宮中送給家裡的燈謎之一。謎底即為炮仗,亦名爆竹。
春節燃放爆竹的習俗起源于晉代。
據《通俗編俳優》載:“古時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到了宋時,由于黑火藥的廣泛應用,于是便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鞭炮。
爆竹原意在于驚憚和驅逐惡鬼,祈求平安吉祥。古書《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
李畋《該聞錄》記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他的鄰居老頭,被魈鬼猛擾,魈鬼抛磚擲瓦,開門打窗。
老頭不堪其擾,向神祈禱、許願:倘若魈鬼被驅,願向神贈送佛經。可魈鬼搗亂得更厲害,李畋向老頭說:“今晚你在庭院中像除夕夜一樣爆竹十竿試試如何’。
老頭那天晚上爆竹一直到天亮,從此以後,安靜如初。”
正因為爆竹能驅鬼避邪,所以每逢歲暮歲首,除夕交子之時,神州大地,東西南北,火光通明,爆竹聲聲不絕于耳。
許多地區都有在歲元、月元、日元的“三元”之時搶發震天炮的習俗,以求祓除不祥,健康平安,喜慶吉利,人壽年豐。
河北一帶初一早晨吃餃子之前燃放鞭炮,一是宴請各路神靈驅鬼避邪,二是辭舊迎新、招财進寶。
上海一帶是大年初一剛開門時放鞭炮,稱為“開門爆仗”。中午家家戶戶在門前放鞭炮稱為“滿堂紅”。
嶺南則把初一清晨開門燃放爆竹稱為“開财門”。
天津一帶過年燃放鞭炮時嘴裡念着:“大戶無憂,小戶無憂,清平世界,百姓無愁”。
放爆竹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俗,它是驅鬼、避邪、喜慶、吉祥的象征,所以發展到今天,不隻是過節燃放爆竹,就是開業、竣工、迎送、婚娶無所不用。現在有些城市為了環境和安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現在的人們别出新裁,錄制了《鞭炮》錄音帶,彙集了各種鞭炮的音響效果,滿足人們祈福求祥的需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