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12節氣之大暑和小暑

12節氣之大暑和小暑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9-08 18:50:28

12節氣之大暑和小暑(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小暑)1

12節氣之大暑和小暑(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小暑)2

(來源:新華網)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也有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俗話說:“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的28天之後,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

12節氣之大暑和小暑(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小暑)3

我國古代将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鸷。”

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

蟋【音悉】蟀【音率】居壁。一名蛬【音拱】,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織也。《禮記注》曰:生土中。此時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則遠飛而在野矣。蓋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之深則在野而鬬。

鷹始擊【《禮記》作鷹乃學習】。擊,搏擊也。應氏曰:殺氣未肅,鸷猛之鳥始習于擊,迎殺氣也。

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12節氣之大暑和小暑(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小暑)4

“食新”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吃餃子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荞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别的食物。吃面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

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将面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着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面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另外,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吃伏羊”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吃藕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吃黃鳝

俗語:小暑黃鳝賽人參。黃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鳝魚最為滋補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鳝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最宜吃的是黃鳝,黃鳝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鳝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對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喝粥

“夏火盛陽,銷铄肺陰,先進米飲以潤肺,稼樯作甘,土能生金也。”此語出自清代著名養生專家曹庭棟的《老老恒言》。夏天一到,炎熱的天氣易耗傷肺陰,對策之一就是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适合此節氣食用。給牛改善飲食

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據史書記載,此節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贶”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稱天贶節。

《小暑六月節》:“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霭,階庭長綠苔。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龍宮曬龍袍

“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黴防蛀。百索子撂上屋

民間說“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傳傳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被銀河分割在兩岸,一年中隻有”七月初七”這一天可以相會。但在他們中間卻橫阻着一條銀河,又沒有渡船,怎麼辦呢?所以六月六這一天,天下的兒童多要将端午節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讓喜鵲銜去,在銀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樣美麗的橋,以便牛郎和織女相會。“小白龍”回家

相傳這一天是“小白龍”回家的日子。因為“小白龍”犯了天條,被龍王父親囚禁在很遠的一個小島上,失去了行動自由。唯有六月六這一天,龍王恩準其回家探母。“小白龍”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晝夜兼程,帶來了驚雷閃電,狂風暴雨。伏日祭祀

伏日,古人說: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遠在先秦已見著錄。古書上說,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傳說是太陽神,祝融則是炎帝玄孫火神。傳說炎帝叫太陽發出足夠的光和熱,使五谷孕育生長,從此人類不愁衣食。人們感謝他的功德,便在最熱的時候紀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傳說。

12節氣之大暑和小暑(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小暑)5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所以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酷暑時節,人們應該通過适當的“食療”來改善對熱天的不适感。少動多靜

炎炎夏季,驕陽普照,地熱蒸騰,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養生也宜側重于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人們在工作生活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陽氣。這個時候,最好堅持“少動多靜”的原則,最好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徑、撫松竹,還可以在環境清幽的室内,讀書習字、品茶吟詩、觀景納涼。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 吃鳝食藕

民間有“小暑黃鳝賽人參”的說法,小暑前後一個月的鳝魚最美味。黃鳝味鮮肉美,刺少肉厚,富含蛋白質;還含有磷、鉀、銅等礦物質,在維持體液的鉀鈉平衡、酸堿平衡中起重要作用。黃鳝中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因此,血膽固醇偏高者不宜大量食用。此外,小暑不宜吃得太油膩辛辣,所以黃鳝的做法以炖煮為佳。此外,南方一些地區還有小暑吃蜜汁藕的習慣,藕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鉀、磷等多種礦物質,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可将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安神助眠之功效,可治血虛。 注意防暑

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嬰兒、病人最需要注意防暑。多喝茶水、綠豆湯,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換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曬措施,塗抹防曬霜,打遮陽傘,佩戴太陽鏡,活動不要過量,避開中午時段活動,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疲勞駕駛,注意收聽氣象部門發布的“高溫警報”、“中暑指數”、“紫外線指數”預報,等等。注意,盛夏時節最好不要光着上身,應當适當穿些衣物,一來可隔熱,二來可以阻擋紫外線的照射。紫外線既容易産生熱量,又容易導緻曬傷。

《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望雨風,偶得雷暴半圓虹。

旱南澇北新天壤,總有荷塘色味同。

《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唐·張說

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願赍長命縷,來續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陽嘗麥彘,順節進龜魚。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禦書。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阙如。

《贈别王侍禦赴上都》唐·韓翃

翩翩馬上郎,執簡佩銀章。

西向洛陽歸鄠杜,回頭結念蓮花府。

朝辭芳草萬歲街,暮宿春山一泉塢。

青青樹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間飛。

遠過三峰臨八水,幽尋佳賞偏如此。

殘花片片細柳風,落日疏鐘小槐雨。

相思掩泣複何如,公子門前人漸疏。

幸有心期當小暑,葛衣紗帽望回車。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登沃州山》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攜手盡時髦。小暑開鵬翼,新蓂長鹭濤。

月如芳草遠,身比夕陽高。羊祜傷風景,誰雲異我曹。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龆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小暑六月節》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霭,階庭長綠苔。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納涼》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夏日》朱熹

季夏園木暗,窗戶貯清陰。長風一掩苒,衆綠何蕭摻。

玩此消永晝,泠然滌幽襟。俯仰無所為,聊複得此心。

《夏夜追涼》楊萬裡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詠廿四氣詩·小暑六月節》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龍潛渌水坑,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雲屢帶虹。蕤賓移去後,二氣各西東。

——摘自《全唐詩補編》

《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

《墨竹三首·隔溪煙雨》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薦枕,黃釭亦升堂。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晚涼無一事,步屟到西廂。

——摘自《全金詩》

《牽牛花十二韻》清·朱彜尊

料得林扉昏掩處,高荷大芋枕邊聽。雨氣西山黯未開,更聞小暑一聲雷。

不煩走馬沖泥苦,便可乘船入市回。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風透涼閣。

綠柳池邊閑遊戲,銀浪滾滾識金梭。避暑佳人搖臼扇,奴在房中受折磨。

思君不至那知暑,拿着六月當臘月。 ——摘自清·華廣生《白雪遺音》

前調(小暑)

返照射村斜。三兩人家。行行忽被暮雲遮。惆怅郭宗昨宿處,林滿歸鴉。

散绮細看霞。城鼓初撾。征塵飛上敝裘些。又早見蟾光升樹,映著蘆花。

——摘自《明詞彙編》

前調(野老家)

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炎蒸窗牖氣初剛。無計遣茲長晝也,茗碗爐香。

深院一垂楊。又鬧鳴螀。簿書堆案使人忙。何不歸與湖水上,做個漁郎。

——摘自《明詞彙編》

編輯策劃:虞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