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祭竈是小年的習俗嗎

祭竈是小年的習俗嗎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8-23 23:42:09

據《中華民俗》“民俗精編通書”記載: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竈君的節日。

民謠中“二十三、糖瓜黏”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說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竈。

祭竈的風俗,由來甚久。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敬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甯媚于竈”的話。先秦時期,祭竈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竈、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竈、中雷;或是說行、井、戶、竈、中雷)。祭竈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笾豆,迎戶,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竈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将竈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薄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竈君爺爺,又有竈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裡,竈君夫婦又有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随着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竈王龛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隻畫竈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二人,女神被稱為“竈王奶奶”。竈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竈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為“送竈”或“辭竈”。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将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的利害關系。

民間傳說,一旦被竈王爺将罪惡報告玉皇大帝,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裡,又有“司命随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竈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裡,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竈時,要打點一下竈君,求其高擡貴手。

在晉北地區流傳着“臘月二十三,竈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饧飯,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祭竈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荞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将炒玉米用麥芽糖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送竈,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竈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竈壁神龛中的竈王爺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将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竈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将糖塗在竈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别說。”這是用糖塞住竈王爺的嘴,讓他别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辇下歲時記》中,有“以酒糟塗于竈上使司命(竈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竈王爺的嘴後,便将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裡堆上芝麻稭和松樹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竈君像請出神龛,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着火叩頭,邊燒邊禱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竈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竈與過年有着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着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與其它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它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隻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内。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叫做“接竈”。接竈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的多,到時隻要換上新竈燈,在竈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别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隻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内,俗稱掃家,清理箱、櫃、炕席底下的塵土,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晉東南地區民間流傳着兩首歌謠,其一是:“二十三,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團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竈,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臘月二十三以後,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祭竈是小年的習俗嗎(中華民俗祭竈節)1

從以上内容裡可以看出祭竈節的來由及中西部地區保留的傳統習俗,相信全國各地也都應該保留有形式不一的傳統祭竈、小年節,下面就以河南周口一帶及沿黃地區的習俗回顧一下昔日祭竈節的情景。

農村辦年貨

以前,人們交通條件滞後,信息方面欠發達,對一切事物處理都不是很及時有效,包括逢年過節或婚喪嫁娶之類的事情,買辦一切物品隻能夠靠步行趕大集去完成,有些物品往往會提前數日就買辦齊備。所以,趕大集成為當時人們心目中的“重中之重”,那時的集鎮都是從“公社”到“鄉”、“鎮”的撤劃過程,鄉級較多,鎮級很少,“公社”或“鄉鎮”到各個村子也多以土路,每逢雨雪天氣,路面總會泥濘遍地,人們走起路來一搖三晃、跌跌撞撞,那個景象簡直難以想象和描述,人們過早置辦年貨也是防備天氣突變造成行路不便的原因去考慮的,由于每個“公社”或“鄉鎮”都有一定的集會日期,一般多以三天左右逢一次大集,以方便三裡五村、十裡八鄉的人民群衆買賣農副産品或各類交易等。農村隻要進入臘月以後,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趕大集了,尤其是過了臘八節以後,人們開始陸續趕往大集上置辦所需物品,特别是過了祭竈節前後,大集更是熱鬧非凡,交易火爆,各類商販吆喝聲此起彼伏、來自四面八方的群衆人流如潮、蜂擁而至。

那時大多數人們趕大集,首先會先去年畫攤位上,當時的年畫多為開封地區朱仙鎮木版畫,老年人每每講起,總會說:“還是朱仙鎮的桃木版門畫最好!”可見當時印刷業落後的局面。人們到了年畫攤位上首先會問及“老竈爺”事宜,買還不能說買,要說“請”張老竈爺,攤主才會高高興興地遞上一張白紙黑字、上方有竈君竈奶奶的薄紙竈君畫,能在竈君竈奶奶的畫像上,添上幾筆紅黃綠的顔色就算最高級的木版畫了,花上毛兒八分請上一幅竈畫後,還要買些香蠟紙炮之類的必需品,當然有些物品還是不能說買,最好是說“請”,竈畫及香蠟紙炮是當時人們趕大集時必須先置辦的物品,買好了這些物品以後才會考慮置辦過年用的物品,比如蘿蔔、白菜,粉條、海帶,當然少不了會到肉架子上割上三二斤大肉或牛羊肉之類的肉食,俗稱“辦年貨”。

二十三日送竈君

人們置辦了相應的年貨,單等祭竈節日的到來,大人們在頭一天就早早煮好了辣蘿蔔,汏好了細粉(用溫水泡後的粉條),祭竈節吃過早飯便開始将蘿蔔、粉條之類的剁碎摻和到一起,拿出大肉剁碎,那時剁肉可是一種費力氣的活兒,人們總是先把菜刀在缸沿或石頭上磨上一番,再将大塊的肉切小塊,一點一點地剁碎,與蘿蔔、白菜、大蔥之類的攪和在一起,以備包餃子之用。包餃子一般都是一家人一起下手,大人小孩圍着案闆坐成一圈,有的擀面皮、有的包餃子,其樂融融。

祭竈是小年的習俗嗎(中華民俗祭竈節)2

(二零二一年竈君畫圖樣)

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傍晚時分,大人們開始用芝麻、糖稀在鍋内做一種叫做“祭竈糖”的食品,祭竈糖吃起來黏甜可口,筋道十足。 做完了祭竈糖,便開始下餃子以示過小年,小孩們此時往往饞得口水直流,恨不能立刻就能吃上熱騰騰、香噴噴的大肉餃子。大人們做好了一切飯食之時,往往會先敬奉貼在竈台或竈房牆壁上竈君爺爺,人們畢恭畢敬,念念有詞,多是說些讓竈君爺爺“上天”以後,多說好話,莫添賴言,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之意,最後會将上一年貼的竈畫揭掉焚燒,用面糊貼上新的竈畫,有的人家會在竈畫上面及兩旁貼上用小紙條寫的對聯一幅,橫聯一般是:一家之主,兩旁則多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也有的因特殊原因等到了除夕夜才貼竈畫的,總之從祭竈節開始到除夕夜之前的一段時間内都可以張貼竈畫的,到此“送竈君”就算完成了。

除夕迎竈君

在送走竈君的這段時日,人們都會抓緊時間置辦年貨,打掃室内衛生、洗衣服、蒸饅頭、過油炸制各類食品,最後去貼門神門畫,以前的門畫多是以人物畫像為主,比如:秦瓊、敬德,關公、趙雲等等,又有歌謠為證: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九、洗白手等,總之,從祭竈節開始,往後的每一天都有事情在忙,一直到了除夕夜,人們才算松了一口氣,就等着過年了。

祭竈是小年的習俗嗎(中華民俗祭竈節)3

過去人們對舊的傳統習俗很注重,送完了“竈君”,當然還要迎接回來了,迎竈君的日期也有對聯為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意思很明顯,竈君是二十三日離去的,要等到大年初一五更時分才能回來,所以人們将迎竈君的儀式多視為除夕夜以後至大年初一五更之間,畢竟大年初一五更時分,人們就要早早起床,一切準備停當,敬奉天地全神後,還要給長輩人送去餃子、饅頭之類以示孝敬父母老人,所以迎竈君就顯得有些次要了,往往都是簡單的一句話或一個簡單儀式取而代之了。

農曆二零二零年祭竈節記事

祭竈是小年的習俗嗎(中華民俗祭竈節)4

今年祭竈節恰逢新冠疫情防控時期,周口地區天氣方面呈一直攀升态勢,20°上下的氣溫興許能阻斷新冠疫情傳播,但也不可大意。節氣方面,祭竈節頭一天為立春節氣,周口一帶冬日暖陽、風和日麗,祭竈節當天為北方小年節,祭竈節後一天為南方小年節,南方也好、北方也罷,說的都是一回事,隻不過日期不同而已。就目前天氣情況來看,冬小麥即将進入麥苗返青期,結合連日來降雨降雪較少的實際情況,還要積極做好澆水抗旱的準備工作,以确保來年奪取大豐收。

祭竈是小年的習俗嗎(中華民俗祭竈節)5

如今,人們生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再不是過去的泥濘路面,趕集靠步行的年代了,家家戶戶基本上普及了冰箱冰櫃,空調暖氣之類,交通出行工具種類繁多,大到汽車、轎車,小到電動三輪、兩輪電瓶車,十裡八裡再不是問題了。随着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祭竈節也漸漸地顯得疏遠了,趕集逛店也不會再以竈君畫及香蠟紙炮為主了,人們該買什麼買什麼,不該買的也就不再買了,竈君畫成了老年人才去“請”的一種印刷品,年輕一代很少有人主動去“買”了,年貨也都是随用随買,集市鄉村均有大中型商超和商行,走親訪友的也都是随用随買,再不是過去黑夜五更的想着缺啥少啥的年代。加之近年來各地方政府部門出台了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及孔明燈條例,所以過去的許多舊傳統習俗也在逐步的消除之中。

友情提醒:

疫情防控期間,切勿紮堆消費,盡量避開人群密集的地方,做好疫情傳播防護措施。由于氣溫偏高,切勿大量購進易腐爛變質的物品。

遵守地方政府法律法規,盡量不要大量購買煙花爆竹,節日期間盡量不要燃放煙花爆竹、孔明燈,确保多病多難的一年平安度過。

(圖文:太康縣清集鎮 吳西山)

(若有不當,敬請近期聯系修改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