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清明這個節氣的習俗

清明這個節氣的習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22 03:21:3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同時也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2007年12月14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更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端午、和中秋各放假一天。從此清明節就成了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可以公休的節氣,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祭祀先祖、緬懷革命先烈、發展旅遊事業等方面有着積極的意義。

清明這個節氣的習俗(清明是民間節日)1

清明節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了,最初隻是一個節氣的名稱。清明節把寒食節取代之後,就成了包括掃墓祭祖、冷食、蕩秋天、郊遊等活動于一體的一個節日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我們自己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我們的血脈是無數先祖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我們後輩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他們。

農耕文明基本成型之後,每年春天就開始進入到一年農業生産比較繁忙的時節了,也就預示着以後比較忙了,沒有時間去看先人了,同時春季之後雨水也會越來越多,那麼先祖們住的地方情況如何呢,我們是一定要去看看的,并把他們的“屋頂”(墳頭)及四周進行必要的修繕,有些地方人把清明節上墳叫“修先人”就是這個道理。實際上是給先人修理墳茔,包括給墳頭上培土、墳頂上壓紙、挂一些紙質的祭品等,燒錢燒紙隻是因為放在墳上的東西怕被風吹跑了,後來才改成把部分紙質的東西在看先人的時候燒掉的。現在應該提倡文明祭祀,祭祀時盡量不要焚燒各種祭品,一方面是為了環保,另一方面也是安全的需要。

清明這個節氣的習俗(清明是民間節日)2

花開季節外出

民間有一種講究就是祖先的墳頭土堆越大預示着後代越興旺,所以很多農村人每年清明節時都會給墳頭上添很多新土,這種說法是不正确的。一方面是補缺口,防止封土再度被雨水沖走,另一方面是修理“房子”,清明之後雨水越來越多,農活也越來越忙了,把房子修好之後幹農活也就放心了。

清明前後郊遊踏青,寒冷的冬天人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室内的,同時為了暖和,有些時候還要采取一些措施取暖,呼吸的新鮮空氣比較少。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外面溫度處于不熱不冷的狀态,植物開始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果樹開花了,冬小麥起身了,這種自然風光特别迷人。人們可以來到郊外,在大自然美麗的風光下無拘無束地活動,舒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享受着自然風光。過去人們由于交通工具很有限,活動範圍大大受限,隻能去比較近的郊外遊玩。在郊外遊玩的時候,地上的莊稼、野草等已經開始生長了,綠油油的到處都是,人們在自由活動的時候不時地把腳踏在上面,這就是最原始,最純樸的踏青。

清明這個節氣的習俗(清明是民間節日)3

冷食節,也叫寒食節,在清明節的時候吃一些不需要加熱的食物。從這一天開始天氣就會一天天轉暖,從而使人們的飯食和活動都可以随意進行了。

清明時節種瓜種豆,這是春季農業生産最為重要的一開始,此時很多農作物就要開始下種了,隻有做好春播才能在收獲的季節有一個好收成。

清明節既是節氣,也是節日,這個節日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因此廣大勞動人民對這個節日普遍都是非常重視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