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之助特約作者 戀小暖
走下神壇的張曼玉
一個戛納影後,不到高檔商場購物,而是選擇到地攤選擇衣服,你怎麼看?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要麼是作秀,要麼是炒作,不然怎麼可能?
然而,這卻是真真實實發生的情況。前段時間,沉寂許久的張曼玉突然上了熱搜,原因是她又到平價市場采購了。
54歲的她,在幾十元的鞋墊和内衣店之間進進出出,鞋子19元一雙,内衣39元一套,而且一買就是一打。
去菜市場買菜她也不會講價。
有一次去買西瓜的時候,付錢時被老闆認出來了,要少收5塊錢。
吓得她英語都出來了:“No No No No,太便宜了不行。”
然後又爆出她從之前的豪宅區搬到了貧民區,再加上她清瘦的身影,一些媒體開始捕風捉影,将她描述成一個晚景凄涼的落寞婦人。
總有一些人恨不得在她身上貼上四個字:窮、醜、孤、老。
她不是大明星,隻是張曼玉
住貧民區,買地攤貨,複出拍綜藝,張曼玉真的很窮嗎?
當然不!
張曼玉在香港的房産就高達1.5億元,還有不知道多少的存款和隐形财産,她不僅不窮,還很豪。
對于所謂的名牌,張曼玉說:隻要穿得好就有品位,隻買名牌好可悲。
張曼玉在一檔綜藝節目裡,給 7 個男孩當師父。路上是她自己開吉普車去跟他們會合。
結果發現去得太早了,一個人都沒有。她就幹脆躺在地上聽起了歌。
她還講過自己不喜歡買衣服,要費心打理,太麻煩了,因此很多大牌衣服都是品牌商贊助的。
即便是自己買了名牌衣服,也要把商标剪掉,這樣才是人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人。
連平時開的車,都是1988年買的,這輛車陪了她三十年了,她不舍得換掉。
有人說她30年都在談戀愛,愛了11個人,卻沒有真正的修成正果,是一種人生的失敗。
如今55歲的她,穿地攤貨上綜藝,比起昔日的天後光景,實在有些落魄。
也有人說她能夠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她沒有屈服于生活,屈從于一個沒有情感的關系,是一種至情至性的狀态。
她早已明白,人生不是活給别人看的,遵從自己的内心,自己活得開心就夠了,外界的流言蜚語,那都是别人的事。
每次一出來都會有人問她:難道就這樣隐退了嗎?會甘心嗎?
張曼玉說:“我沒有退休,我隻是在随它去。演了無數次别人,終于可以做一回張曼玉了。隻是有一次覺得悶了,想演點輕松的。就問賈樟柯:“可不可以寫喜劇,很想演。”
美人也難過情關
有人說,張曼玉情史一尺厚,卻還是自由身——好像是諷刺又好像是羨慕,畢竟張曼玉的數度戀情,皆慘淡收場。
她剛出道就結識了設計師男友Eric,兩年後因為他和前女友糾纏不清,張曼玉選擇了分手,之後陸陸續續談了幾段戀愛,也沒能長久。
在拍《雙城故事》時,張曼玉和美術指導漢克相戀了,并迅速公開戀情。
但相愛沒多久,漢克為了虛榮心将她的情書高價賣給一家雜志社,雜志社将這些信全部刊登了出來。
信裡張曼玉稱男友為“死豬”,自己是“死魚”,還有許多錯别字。
輿論一片嘩然,紛紛嘲笑張曼玉沒文化,不會識人,總被人騙。
之後,張曼玉憑借《新龍門客棧》獲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
但在事業巅峰時,她又一次為了愛情停下了腳步。
對方是地産商人宋學祺,為了他,她推掉許多大片,就連《東邪西毒》,也隻出現了三次。
問其原因,張曼玉說不想與男友分離太久。
1995年香港房地産遇冷,宋學祺的公司差點倒閉,張曼玉又拿出全部積蓄幫助男友,隻可惜公司還是倒閉了。
但她的傾盡所有,并未換來男友的感恩,而是轉頭跟一位富家千金Liza楊戀愛。
後來張曼玉為了散心接拍了《迷離劫》,她又愛上了導演阿薩亞斯,并不顧衆人反對跟他結婚。
據說,她結婚時,隻有姐姐陪伴,連父母也不曾參加。
婚後一個月,她接到王家衛的邀請,讓她拍《花樣年華》。
電影中與梁朝偉的互動,暧昧橫生。
花樣年華中,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他們都各自困在各自的情感世界裡,好像是囚徒一樣,沒有辦法從自我的牢籠跳脫出去。
仿佛是某種命運性的東西,不能夠讓他們終生獲得快樂。
他們拼命的堅持,卻沒有辦法離開。
就像那句台詞一樣,我有一張船票,你要不要來。
最終,雙方好像非常無限的接近,就差捅破那層窗戶紙。
但最終這份感情沒有開花結果,隻能遺憾終生。
許戈輝曾經在節目中問過梁朝偉,“人生中有沒有哪段時間,是你最想讓它停留的?”
梁朝偉思緒萬千,糾結片刻之後說出,“可能38歲那個時候吧。”
38歲那年,梁朝偉拍了《花樣年華》,盡管很難開口,盡管劉嘉玲會看到,但他不想說謊。
的确,愛這件事,嘴上騙得了别人,眼睛也不會說謊,那時候的一颦一笑已經表達了一切。
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裡逃不過的劫難,不是他出現的太早或太晚,而是他的出現,就注定影響你,就像梁朝偉是張曼玉的劫難。
隻是劫難過後,生活還是繼續。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花樣年華》可以說是張曼玉一生的縮影,她非常追求一種極緻的浪漫,對感情有一種不妥協的追求。
但是,無論怎樣追求,好像總是和幸福擦肩而過,這可能是命運的玩笑,又或者是注定的悲劇吧。
女神光環下的自卑
幾乎每次戀愛都是男方離開她,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曾經曆過這麼多段感情,每一次都是享受到極緻。”
她坦言自己年紀輕輕就向往婚姻,用了大半生去追尋愛情,隻落得失望的結局。
小時候她的父母争吵不斷,再長大一點父母就離婚了,再加上從小母親就說她長得像猴子一樣,所以她覺得自己一點也不美。
因為張曼玉不能接受父母的分開,從此和父親很少來往,長大後,她也很少提到她的父親。
這也是張曼玉的一個傷痛,她沒有辦法去面對父親,她覺得這是對于她媽媽的一種背叛。
她不知道該如何去相信一個男人,不知道如何讓一個男人真正地靠近她的生活。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坑,這個坑就是自身安全感、歸屬感的缺乏。
每個人為了填補内心的空缺所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通過戀愛,有的通過自我成長,有的人邊戀愛邊成長。
縱觀張曼玉的戀愛經曆,每一次她都如飛蛾撲火般用力,仿佛和對方是誰沒有太大關系。
這讓我想到了心理學中的一個理論:“戀愛成瘾”。
戀愛成瘾者會表現出對戀愛這件事本身的癡迷,他們沉迷于追求并開始一段新關系,以及保持這段關系的過程,而不是戀愛的對象。
他們通常會認真對待這段感情,卻也依舊會不斷投入到新戀情。
為什麼會戀愛上瘾?
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自我價值感,他們沒有辦法從内心賦予自己價值,他們需要從别人身上獲得價值和滿足,需要用别人的東西來填補自己内心巨大的坑洞。
如果一個人始終沉迷于對别人的依戀,就會慢慢的迷失自己,永遠得不到自我成長。
但幸運的是,經過三十年的兜兜轉轉,現在的張曼玉已經擁有了“粗糙但強大”的力量。
“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如今,張曼玉重拾自己的搖滾夢,燙着爆炸頭,穿着朋克裝,用自己的老煙嗓唱着跑調到月球的歌。
又跑去住貧民區,穿地攤貨,在綜藝上談過往,去昆明山區支教,給熱愛藝術的大學生當導師......
在别人以為她“醜,窮,老”的時候,她的人生正在悄然變得充盈、豐厚。
想唱歌就唱歌,想戀愛就戀愛。
破碎就破碎,要什麼完美!
梁朝偉曾這樣評價張曼玉:“一個懂得控制自己命運的人,一個快樂的女人。”
她就是這樣一個潇灑又炫酷的女人,一個隻在乎快樂的女人。
因為唱歌,好多人罵張曼玉,批評聲不僅來自陌生的觀衆,還來自身邊的好友,那段時間,她不敢出門,經常一個人躲在家中哭。
即便是強大如張曼玉,在面對這些質疑時,也曾在深夜落淚。
但是哭過之後,她又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因為别人的幾句話,自己就要放棄。
她還是去堅持自己的音樂夢,自己寫歌,自己做剪輯。
很多事情,都會在你一點點的堅持中悄然變化,自己也好,人生也好,都是如此。
張曼玉小的時候很倔強,由于家教很嚴,如果她犯了一個錯,她媽媽就會拿藤條打,犯一次錯就打五下。
但是從來沒有讓她屈服,她會采取各種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去跟媽媽對抗。
所以她的人生是浪漫又倔強的,絕不放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張曼玉一直都在努力,勇敢追求她自己。
其實,女人的幸福來自兩點,一個是堅持一個是成長。
如果隻堅持不成長,也許看起來很光鮮,但是對于自己,卻有不為人知的苦澀。
如果有一個人,總是想要成長而不堅持,那就很容易活在夢裡面。
就像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很輕易地改變自己的追求,那麼他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隻有女人不自棄,才能真正的通過學習,發展自己。就像章澤天去英國留學,林心如開始備考博士。
男人愛你的程度,取決于你愛自己的程度。
唯有自我成長,才是一切向好的起源。
現在的張曼玉褪去了巨星的光芒,她是張曼玉,也隻是張曼玉。
就像她說過的那句話一樣,現在的她喜歡銀發和皺紋。
她能夠坦然的面對自己的老去,人生已美滿。
生活從來不會辜負任何人,無論面臨什麼,你都要有面對一切的勇氣。
亦舒在《胭脂》中說:我的歸宿就是健康與才幹,一個人終究可以信賴的,不過是他自己,能夠為他揚眉吐氣的也是他自己,我要什麼歸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歸宿。
就像我特别喜歡的一句話,我曾經想要靠近月亮,即使失敗了,月亮依舊遙遠,我卻變成了見過光的人。
唯有學會讓自己發光, 才不會容易受傷。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删
本文由心之助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