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網訊:杜威認為,學校不僅是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更重要的是,它“必須呈現現在的生活”,對兒童來說,“是真實而生氣勃勃的生活”。
圍繞着自然生命,在蘑菇園中的一畝三分地中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拓展生命的長度、寬度和高度。這樣的過程隻為讓每個孩子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班級的種植園地種什麼是孩子們讨論投票決定的。而最初遇見種子的樣子,孩子們都是無比好奇的。小小的一粒真的會變成大大的蘿蔔嗎?
時間總會送來驚喜。當那一股生命的力量沖破泥土的禁锢,破土而出之時,激動的心情已無法言表。
一畝三分地中每天都有着不一樣的變化,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記錄下這些變化,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也是發自孩子們内心的喜愛。
“拔蘿蔔,拔蘿蔔,嘿呦嘿呦拔不動......”
伴随着童年最熟悉的歌謠,将大大的蘿蔔從土裡撥出,孩子們收到了自然給予最好的禮物,也見證了一個自然生命的完整周期。
一個蘿蔔一個坑
一堆蘿蔔湊一堆兒
面對着拔出的蘿蔔,想做什麼?要做什麼?發現什麼?學到什麼?
諸如此類的選擇題對于孩子來說不再是唯一的選項。讓所有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探索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沒有限制的自由學習,打破的不僅僅是學習領域的“牆”,也是對個性發展最好的支持。
大大小小分類數一下
量一量,誰是長的最長的蘿蔔王。
花樣運蘿蔔,規則我們定
記住手中蘿蔔的顔色,蘿蔔蹲開始了
“冬吃蘿蔔賽人參”,各種吃法秀出來
教育是一場漫長的修行,細潤無聲。由教師的“教”轉為孩子們的“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育不止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而儲備力量
而是滿足孩子成長過程中豐富内心的需要。
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編輯:伊佳
責編:付藝薇
來源:成都天府新區華陽幼兒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