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17年10月,愛彼迎與桂林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國家4A級龍脊梯田景區内的貧困村金江村為試點,将兩棟壯族傳統幹欄式建築改造為現代民宿,項目以民宿作為基點,從轉變生産方式、重建生計模式、保護生态環境、傳承本土民族文化和幫扶弱勢群體五個方面,打造金江村可自行運轉的旅遊生态體系。該項目從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多個維度對當地社區産生複合效應。為世界衆多地處旅遊風景名勝區、但難以從傳統旅遊業中獲益的貧困社區在利用互聯網平台、依托當地資源發展綠色減貧和傳承本土特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鑒。
摘要
基本信息:2017年10月Airbnb愛彼迎(以下簡稱“愛彼迎”)與桂林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國家4A級龍脊梯田景區内的貧困村金江村為試點,将兩棟壯族傳統幹欄式建築改造為現代民宿,項目以民宿作為基點,從轉變生産方式、重建生計模式、保護生态環境、傳承本土民族文化和幫扶弱勢群體五個方面,打造金江村可自行運轉的旅遊生态體系。
實施方式:桂林龍勝鄉村旅遊扶貧項目以愛彼迎全球網絡平台為基礎,将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村寨分散的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與全球旅遊市場信息進行有序對接,通過“精準識别扶貧對象—規劃建設特色民宿—構建保障機制—推廣營銷目的地”四大階段,構建了立足龍勝、聯動桂林、輻射中國、對接全球的“貧困戶民宿 地球村旅遊客戶”的全球化精準扶貧模式。
實施效果:該項目改變了當地村民的生計模式,轉變生産方式,促進少數民族、婦女、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等特殊弱勢群體普遍受益,同時提升居住環境和傳承本土民族文化,從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多個維度對當地社區産生複合效應。為世界衆多地處旅遊風景名勝區、但難以從傳統旅遊業中獲益的貧困社區在利用互聯網平台、依托當地資源發展綠色減貧和傳承本土特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鑒。
背景
旅遊扶貧減貧效果明顯,但也存在貧困人口和貧困社區難以從旅遊業獲益的現象。同時,在旅遊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如何使當地的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和少數民族等弱勢群體更好地融入主流社會,并且傳承、活化和傳播其本土民族文化,都是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金江村江邊寨位于廣西省桂林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具備良好的旅遊發展條件,周邊旅遊資源密集,鄰近世界級優質旅遊資源龍勝梯田,自身生态環境優良、傳統建築風貌保存完好,交通條件便利。但是,金江村江邊寨自身特色旅遊資源挖掘不足、旅遊吸引力較弱,仍以傳統農業為主,貧困發生率達到28.9%,人口流失嚴重。愛彼迎是一家提供全球網站平台供短期租客與當地房主互動交易的國際旅遊共享公司。桂林龍勝鄉村旅遊扶貧項目以愛彼迎全球網絡平台為基礎,将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村寨分散的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與全球旅遊市場信息進行有序對接,同時聯動“吃 住 行 遊 購 娛”旅遊六要素,構建“旅遊業 農業 商業”的全鍊條産品體系,以解決上述問題。
項目實施
愛彼迎通過“精準識别扶貧對象—規劃建設特色民宿—構建保障機制—推廣營銷目的地”四大階段,構建“貧困戶民宿 地球村旅遊客戶”的全球化精準扶貧模式。
愛彼迎桂林精準扶貧項目流程圖
愛彼迎桂林龍勝鄉村旅遊扶貧項目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篩選扶貧社區。主要選擇有旅遊發展潛力,貧困人口多,并且貧困人口沒有從旅遊業發展受益的地區。愛彼迎桂林龍勝鄉村旅遊扶貧項目選取了具備良好旅遊發展條件、難以從旅遊業受益的龍勝縣金江村江邊寨作為被扶貧地區。
2.确定精準扶貧人群。選取有意願、有能力參與項目的貧困人口作為扶貧對象,引導這類人群直接參與民宿經營項目,發揮其引領示範帶動作用。本項目通過政府推薦、社會調查、深入座談等方式,選取10戶村民作為試點對象。
項目所在村落為壯族村,民宿運營管家及服務人員皆為本地婦女。
3.愛彼迎全程主導和參與設計改造特色民宿。依托當地的自然生态和人文風情設計特色民宿,同時考慮外來遊客的需求,配備完善的洗漱、沐浴、廚衛、影音等現代設施。
4.構建全鍊條體驗式産品體系,突破位于旅遊風景區境内、但難以從旅遊業獲益的貧苦社區的資源瓶頸。聯動“吃 住 行 遊 購 娛”旅遊六要素,構建“旅遊業 農業 商業”的全鍊條産品體系。一方面保留西南地區原生态壯族村寨自然生态、建築景觀、民族文化和生活氣息,營造特殊的壯族村寨生産生活體驗。另一方面深度挖掘當地資源,全鍊條開發旅遊産品,全方位打造深度體驗式旅遊産品。例如:以綠色有機為賣點,将百香果、羅漢果等農産品作為旅遊商品進行銷售,提高農産品附加值;增加捉泥鳅、捕魚等休閑活動和采摘瓜果、手工作坊等農事活動。
愛彼迎桂林項目當地社區旅遊産品體系
5.開展旅遊接待服務技能培訓(2018年9月-2019年4月)。愛彼迎聯合桂林旅遊學院及資深民宿房東對本村村民管家開展示範培訓和精準培訓,向扶貧對象進行總計50餘場共享住宿接待服務培訓(包括餐飲、客房、中餐烹饪等)。
愛彼迎聯合地方高校開展鄉村民宿服務培訓。
6.建立貧困戶脫貧的收益機制。金江村江邊寨全體村民簽訂了《江邊寨民宿經營協議書》,50%的利潤用于愛彼迎桂林項目的運營管理和規模擴大,50%的利潤平均分配給全體村民。通過愛彼迎桂林項目的帶動示範,江邊寨一部分村民直接參與民宿經營,一部分村民參與住宿、餐飲等旅遊接待服務,一部分村民通過向遊客出售百香果、羅漢果等特色農産品間接參與旅遊業,其餘村民通過參加農村旅遊合作社或土地流轉獲得租金。
金江村江邊寨村民大會簽訂協議,建立鄉村旅遊合作社,村民變股民,分享旅遊發展紅利。
貧困人口受益鄉村旅遊業的三種方式
7.加入共享住宿平台。對旅遊目的地進行推廣和營銷,有利于打破傳統旅遊服務時空和地域的限制,适應現代體驗式旅遊需求,盤活農村閑置的房屋資源和人力資源,愛彼迎通過其全球網絡平台,打破時空界限,加強世界各地遊客與金江村江邊寨的溝通,擴大江邊組旅遊知名度。愛彼迎聘請專業團隊,制作針對國内及國外市場兩部共享扶貧項目紀錄片,以及互動性強的傳統水墨畫H5宣傳頁面在國内外主流及社交媒體宣傳傳播。
共享住宿平台的運行機制
成效
愛彼迎桂林龍勝鄉村旅遊扶貧項目全面對接中國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兩大國家級戰略需求,從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多個維度對當地社區産生複合效應。
經濟效應:轉變了貧困地區的生産方式,從傳統種養殖業脫離,參與旅遊等第三産業。
直接收入。首批六間試點民宿自2018年11月正式運營以來,共接待遊客超過1000人次。截止2019年底,據不完全統計,住宿、餐飲及旅遊商品(農産品)銷售收入共計21萬餘元,全村收入增幅較上一年提升20%。
綜合帶動。項目以民宿為先導,帶動金江村江邊寨的生産方式發生轉變,實現生産内容的豐富化、生産關系的集體化、生産資料整合化、閑暇時間價值化和旅遊産業鍊條化,從而實現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旅遊業。
社會效應:重塑了當地居民的生計模式。之前江邊寨是個單純的農業社區,當地居民過着“傳統務農 外地打工”的傳統鄉村生活。發展民宿之後,當地村民的生計模式轉變為“特色農業生産 鄉村旅遊經營”的美麗鄉村旅遊生活。更重要的是,特殊群體普遍受益,青年返鄉就業有效解決了留守兒童教育、留守夫妻交流、留守老人養老等深層次社會問題。
文化效應:活化本土文化。通過開展民宿和鄉村旅遊等方式,當地村民逐漸意識到鄉村原真風貌對外來遊客的吸引力,客觀加強了對鄉村原真文化和風貌的保護和傳承。根據調研數據顯示,79%的社區居民認為項目的開發對本地傳統文化的保護起到積極的作用。
環境效應:提升居住環境。該項目增強當地居民環保意識,完善當地社區基礎設施,包括綠化、道路、通訊、供電、供水、垃圾處理、公共活動空間、公共廁所、電視接收等。此外,鼓勵當地居民将落後的人畜共居的幹欄式建築改造為民宿和共居民宿,促進了當地居民住宅空間的科學合理布局,将江邊寨從古樸破落的村寨建設成為美麗旅遊鄉村。
經驗與啟示
愛彼迎桂林龍勝鄉村旅遊扶貧項目在金江村江邊寨的經濟振興、社會和諧、文化傳承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有效推動了當地全面高質量脫貧。其成功經驗和啟示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将互聯網融入貧困幹預,釋放信息紅利,可以放大減貧效果。愛彼迎通過網絡平台将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村寨分散的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與全球旅遊市場信息進行有序對接,搭建了古樸的村寨旅遊和民居體驗的平台,把江邊寨介紹給全世界,開發了桂林龍勝鄉村旅遊扶貧的新方式,有效推動了當地的減貧進程。
第二,貧困地區要依托當地資源,推進綠色減貧。在具備旅遊發展條件的鄉村地區,可以科學地采用綠色共享的市場化開發手段,依托特色農業發展、體驗式旅遊開發、共享民宿建設等方式,深度挖掘當地資源,全鍊條開發旅遊産品,全方位打造深度體驗式旅遊産品。
第三,在脫貧過程中注重對落後地區特色文化的傳承。許多落後貧困地區是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具有濃郁的本土文化資源。鄉村原真風貌對外來遊客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應注重對鄉村原真文化和風貌的保護和傳承。通過發展民宿經濟、設計體驗式旅遊産品,有效地将本土民族文化實現資源化、資産化和資本化,實現傳統文化的活化和傳承。
真實故事
江邊寨婦女廖某在生下二孩之後,辭去市裡客房服務員工作,返村照料孩子和家中老人。憑借過往的客房服務經驗,受村裡推舉,擔任該項目的民宿管家。在項目的幫扶下得以在照顧村裡家人的同時,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并且全面學習民宿經營專業技能,直接經營性收入增長近千元,實現穩定脫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