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新能源車bba聲明

新能源車bba聲明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15 21:17:48

  又一次延期的北京車展,并沒有耽誤車企間的“battle”。

  上周,BBA開啟密集發布,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奔馳EQS SUV、寶馬i7掀起了一場看似浩大的電動攻勢。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形容“BMW i7是最強的7系,是寶馬成功發展和堅定電動化轉型的最新例證”;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嶽将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稱為“奧迪中國進取2030戰略的核心”;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則表示,“奔馳EQS純電SUV的出現重新定義了大型豪華純電SUV細分市場。”

  而這些賣力的修飾語之下,BBA的純電之路,并不美好。

  

  賣不動? “BBA的第一把牌已經出完,馬拉松的第100米,蔚來跑在比較靠前的位置”、“未來應該能把BBA格局變成NBA。”

  為何“涉世未深”新勢力上來就敢怼BBA,到底是國産車飄了,還是BBA握不動刀了?

  新能源車bba聲明(紮堆發布新電車)(1)

  盡管BBA在燃油車界所向披靡,但其新能源銷量卻不算得意,市場份額可以說明問題。

  4月13日,根據中汽中心發布的終端零售數據,今年3月,在30萬元以上的高端純電動市場,蔚來銷量達9829輛,寶馬、奔馳、奧迪位列其後,銷量分别為3123輛、1199輛和116輛。蔚來一家的終端零售數據超過BBA三家總和。

  曾經的燃油車霸主,為何折戟新能源,是BBA不行了,還是這屆消費者不行了?

  知乎上一個高贊評論給出了最佳答案:“買了特斯拉後BBA吃灰了,現在開特斯拉看BBA車主,就像手持iPhone 12看他們用諾基亞8850。雖然8850當年很奢華,但不是一個檔次一個時代的玩意兒。”

  BBA的優勢,本來是建立在“發動機和變速箱”上的。而電動車一下子繞過了這兩樣東西,壁壘也就轟然倒塌。而在“續航和智能化”的新遊戲規則下,BBA卻沒了話語權。

  新能源車bba聲明(紮堆發布新電車)(2)

  最直接的短闆指向“油改電”,此前BBA主打的三款電動SUV,全部基于現有燃油車改進而來,續航裡程、空間都不占優,價格還更貴。奔馳EQC、寶馬iX3和奧迪e-tron幾乎價格都要在35-50萬元。

  除此之外,在智能化程度上同樣大幅度落後,除了新改款的寶馬iX3之外,奧迪e-tron配備的ACC自适應巡航、車道保持等功能,在特斯拉、小鵬的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系統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除非我瘋了,不然為什麼要買一個将近50萬元的老年代步車,而且開起來的駕駛感受還和油車沒區别。”的确,奧迪e-tron神似奧迪Q8,奔馳EQC外觀則與奔馳GLC相似,而寶馬iX3跟寶馬X3更是複制粘貼的外觀。

  值得一提的是,當特斯拉、新勢力們将所有功能和物理按鍵集成到智能大屏上時,寶馬iX3依舊保留着複古的儀表盤和擋把,是觀念傳統還是實力落後,自然不言而喻了。

  新能源車bba聲明(紮堆發布新電車)(3)

  面對新能源賽道上的力不從心,BBA不斷“粉飾”着自己的宣傳賣點,“我們是真正的豪華品牌”、“造車更專業”、“不會為了激進續航或自動駕駛犧牲安全”。

  但尴尬的是,無論是奔馳EQC、奧迪e-tron還是寶馬iX3,都在上市後不久就出現了召回事件,并沒有築起資深玩家該有的絕對品質優勢。

  反擊 如果BBA對新能源後知後覺,多少有點冤枉。

  2007年,特斯拉剛剛成立的第三年,寶馬啟動了“Project i”項目,開始以量産為目的打造新能源汽車;2010年,野心勃勃的奔馳和比亞迪成立了騰勢,劍指純電動車,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場向特斯拉發起挑戰;随後不甘寂寞的奧迪又發布了e-tron。

  新能源車bba聲明(紮堆發布新電車)(4)

  但相比于新勢力來說,BBA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了,既不能放棄現有的燃油車業務,又不得不面臨着席卷而來的智能化浪潮。而新能源市場亦是在BBA的遲疑不決中,被特斯拉和新勢力們逐步瓜分。

  如今,落後的BBA已經下定了電動化的決心,開始速度與規模的競賽。

  “BBA要想搶回市場,重新在電車市場赢得消費者關注,當務之急是趕緊推出自己純電平台上的産品。有能打的産品出來了,消費者才會買單。”

  新能源車bba聲明(紮堆發布新電車)(5)

  近日,奔馳幹了一件震動電動車界的大事。

  4月13日,一輛奔馳Vision EQXX從德國辛德芬根開到法國卡西斯小鎮,途經高速、山路隧道等多種路況,用時11小時32分鐘,連續行駛了1008公裡。全程平均時速87.4公裡,最高時速140公裡。這個速度對電動車來說是非常耗電的,但車輛到達終點時還有15%電量,平均電耗為8.7千瓦時/百公裡。

  在真實路況下高速跑出超1000公裡續航,讓奔馳在新能源賽道上有了自己的“底氣”。

  根據奔馳規劃,企業戰略将從“電動為先”向“全面電動”轉型,目标在2022年為所有細分市場提供純電車型,2025年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型銷量占比達到50%、每一款車型都将推出純電動版本。立足中國市場,2022年,奔馳将推出21款新産品,包括8款純電及插電混動車型。

  新能源車bba聲明(紮堆發布新電車)(6)

  奧迪也将最後一款全新燃油車的時間節點定在了2025年,也就是說,在這以後再無奧迪燃油新車。

  從奧迪公開的投資計劃可以看到,未來五年奧迪将投資總共約為350億歐元(423.5億美元),其中一半資金将用于汽車項目和創新汽車技術的投資。具體來說,約有100億歐元(121億美元)将用于電動汽車,50億歐元(60.5億美元)将用于混合動力。

  毫無疑問,奧迪未來5年的投資研發重點明确為新能源領域,而放棄開發全新的内燃機,則表明奧迪下定了進軍新能源汽車的決心。

  新能源車bba聲明(紮堆發布新電車)(7)

  而從“在中國、為中國”到“家在中國”,寶馬的中國戰略也在持續升級。

  寶馬官方消息,2022年,寶馬集團将在中國呈現5款純電動車型。2023年底,這一數字将提升至約13款。2025年,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将占寶馬集團中國市場銷量的25%。

  種種規劃之下,如此“倒豆子”般的新車投放速度,對比新勢力“擠牙膏式”造車,其威力不可小觑。不過,2025年的時間節點,也讓BBA多了幾分考驗。

  如今,面對已掉隊了許久的新能源市場,這一輪密集的新車發布能否激起一絲浪花,于BBA而言,算是一場摸底考。

  了解更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