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超級演說家,其中儲殷教授的一段即興演講,有一段話很是觸動了我。
我們如此地努力才過上平凡的生活。如果孩子不努力,以後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呢?
今天讓孩子吃苦,就是為了明天孩子少吃苦。
今天我不讓孩子吃苦,明天孩子受苦我怕幫不上他……
記得有一次在公園溜娃,和一個老奶奶聊天,得知她老家在農村,可是她的三個兒子,都受過高等教育。
現在大兒子是一家三甲醫院的副主任醫師,二兒子在一所大學任教,三兒子在讀博。
這個老奶奶自己其實沒認識幾個字,但是她知道孩子隻有讀書才能走出去,隻有讀書,今後才有可能過上好的生活。
她老公是瓦工,而她為了三個孩子上學的費用,也是一邊照顧孩子們,一邊打零工補貼家用。
最難得的是,無論自己多苦多累,也不忘督促孩子學習。她一直告訴孩子們,隻有好好讀書,才能走出去,才有可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她的孩子們也都刻苦學習,非常用功,終于都有了出息。
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吃的苦。
你所讀過的書,你所走過的路,都算數。
你所吃過的苦,在未來的日子裡,都會回饋于你豐厚的獎賞。
想起我老家的兩個鄰居。其中一個鄰居是做早點生意的。
他們家對孩子們可謂是放養教育,夫妻兩個整天忙于生意,孩子們反正放學到家該吃吃,該喝喝,至于學習方面,不怎麼看管。
他們說,孩子們快樂就好,至于學習方面,順其自然吧。
後來,他們家大兒子子承父業,依然在老家做早點生意。
二女兒和三女兒在服裝廠做工。
其實自食其力沒什麼不好,可是還是都比較辛苦的。
另一個鄰居男主人是做木匠手藝的,妻子在家專職帶兩個兒女。
妻子對兩個孩子要求很嚴格,那時候還不像現在有這麼多的輔導班,她總是在家邊做家務,邊監督孩子們寫作業。
後來兩個孩子都上了大學。
兒子學的是新聞專業,現在定居上海。
女兒是一家三甲醫院的婦産科大夫。
現在兩個孩子都成了家,有穩定的工作做保證,都有着較優質的生活質量。
我們要讓孩子懂得,他們在讀書時代多用點心,多吃些苦,是為了日後少吃苦頭。
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裡寫過這樣一段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将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是的,今天的努力,就是為了明天少受苦,在将來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現在人們都在提倡孩子的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但是我們更應該讓孩子們接受吃苦教育。
現在吃得苦中苦,以後的路才會走得更平穩和舒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