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劉璐 張震飛
近年來,随着經濟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離開家鄉湧向城市,他們無暇顧及子女的成長和教育,把未成年的孩子寄養在親友處,造成了“孩子在家上學,父母外出打工”的現實狀況,因此出現了一個新的特殊兒童群體——留守兒童。在臨清鄉鎮,幾乎每個學校都有留守兒童,在這些孩子花一樣的年紀裡,教師的陪伴與引導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秀老師給孩子們講故事做手工
張秀老師和孩子們玩遊戲
陽光的笑容,自信的講解,一見到張秀老師,便被她身上開朗的氣息所打動。她是這世界上千千萬萬個教師裡普通的一員,但是在幫助留守兒童的路上,她則是不普通的,她像一束冬日裡最溫暖的陽光,總能照耀進留守兒童柔軟的心底。
“小朋友們,咱們今天要講的故事的名字叫《三隻小豬蓋房子》...”她親切而又溫暖講述着故事,四年前,張秀老師選擇了教師這份神聖而偉大的職業,四年來,她在這篇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默默地耕耘着、奉獻着。
在農村,有很多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在外打拼,把年幼的他們交給爺爺奶奶照看。朱贻彤就是其中的一個,她從小跟着姥姥姥爺生活,為了讓孩子的生活質量變得更好,朱贻彤的媽媽選擇了離開家鄉,離開年幼的孩子、年邁的父母,去外地打工。自從媽媽走了以後,由于長期見不到父母,朱贻彤變得孤僻、自卑、不合群,從來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而且經常一個人坐在角落裡偷偷的哭。張秀老師發現了她的狀況,通過各方面了解了她的基本情況,就開始慢慢的接近她,鼓勵她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張秀老師給留守兒童過生日
在朱贻彤生日時,張秀提前給她定了一個生日蛋糕并拉上幾個比較活潑的小朋友來一起給她過生日,希望她能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小朋友的關愛,變得開朗起來。“當我看到滿臉奶油的她露出甜美的笑容時,我的心忽然像是被針紮了一樣的疼。她的笑容背後有多少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孤獨這是别人誰也體會不到的。所以我暗下決心,我要盡我所能,讓她像别的小朋友一樣快樂的成長。”張秀告訴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園丁的幸福是看着每一棵小樹苗茁壯成長。她隻願每一棵小樹都能夠接受陽光的照耀、月亮的關懷,從而長成參天大樹。張老師用無微不至的關懷以及無微不至的教育智慧赢得了孩子們的喜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