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曉劍(作家)
在我的粗淺印象中,與老師的相處是一件循序漸進的事。剛開始對其有點懼怕,因為老師總比我們懂得知識多一點,這就是所謂的資本。可有時也未必是,那一次曆史老師說起張獻忠江口沉銀的話題,初開始以為說的不錯。可我讀過與此相關的文章,就知道答案并非是如老師說的那般确鑿,張獻忠失敗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這需回到曆史現場才能清楚其中的一二,而不是簡單下個結論就完事的。這是與老師交往的一種方式。從前,班主任教代數幾何,無論如何都難以達到理想的分數,這或許是欠缺理科思維的緣故。老師一直給予鼓勵。這樣的情感在今天似乎少見,我想那是沒有對的老師。
要知道,讀初中時是在名不見經傳的初中,好在憑借老師的幫助和個人的努力,升入高中。這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因為一個人的未來成績如何,除了主觀努力之外,與周圍的學習環境也有密切的關系。
當看到這一幅漫畫,不由得讓我浮想聯翩。要知道,師生之間看上去更像是古時候的學徒,在日積月累中訓練,熟練運用各種技能完成未來的工作。不過,這樣的“匠人”生活繁複,看上去也是簡單無趣,卻是在磨練我們如何成就自我。試想,若沒有老師恰到好處的給予指點,在學習的路上指不定走上怎樣的彎路。
回顧這些年在學校讀書的經驗,除了課本上的内容與老師的教導有關,而自我閱讀的訓練必不可少,那就是在大海裡選取适宜自己的一滴水滋養下去吧。
最近有一部電影,名字就叫《老師好》,從那裡依然感受到尊師重教的美好世界。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此教育理想傳承的是教育文化。在我的讀書生涯中,遇見形形色色的老師,比如曾經的物理老師,因為偶然機會知道他是小說家,原來他們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說,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給我以影響力,讓我從知識中汲取營養。
我理解,這師生況味,所追求的是相得益彰。有人說有的老師一本教案可以用多年。以前可能是這樣,但在今天不愛學習的老師可能就是教育中的落伍者,有被淘汰的危險。如今說起的文化複興,在某種程度上是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
【作者簡介】
朱曉劍,成都資深書評人,随筆作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