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的江上》描寫了秋江傍晚,餘晖浸染的絢麗美景。《花牛歌》則描繪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閑暇惬意的生活圖景。兩位詩人通過優美的文字、獨特的意境,帶給我們生動的畫面和美的感受。
一、作者簡介:1、劉大白(1880-1932),原名金慶棪,又名靖裔,字伯貞,别号白屋,浙江紹興人。與魯遠先生是同鄉好友,現代著名詩人、文學史家。早期詩作表現了同情弱者和要求個性解就的思想,詩風質樸,但有沒落士大夫的傷感情結。
主要成就:斷新詩運動的重要倡導者之
主要作品:《舊夢》《白屋說詩》等。
2、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甯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1921年赴英國劍橋留學,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3年參與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7年任上海光華大學、東吳大學教授。後又任上海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30年,應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大學教授。1931年因飛機失事去世。
主要成就:新月派代表詩人,成立新月社。
主要作品:《再别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二、學習目标
1.認識“巢、葦”等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能說出詩中描繪的景物和畫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閑。
三、學習生字詞1、會認字本課要求認識6個生字。“巢”字,可組成詞語“鳥巢”幫助理解字義。“葦字,可看一看蘆葦的圖片,幫助理解,還可變換偏旁,變成“偉、圍、違等字,辨析理解。“霸、占”字,可以聯系詞語“霸占”識記、理解。
2、生詞建議預習時不要直接查詞典,可以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先猜測,再通過查詞典驗證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确。
(1)斜陽: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2)頭白:用拟人的手法,指蘆葦頂端已呈白色。
(3)剪秋羅:石竹科。多年生草本,被細毛。夏秋開花,産于中國北部和中部。栽培供觀賞。全草藥用。
(4)霸占:倚仗權勢占為己有;強行占據。
(5)滴溜溜:形容旋轉或流動。
(6)偷渡:偷偷通過封鎖的水域或區域,現多指偷越國境。本課指太陽悄悄落山的樣子。
3、多音字(請參考語文書圖片)四、學習課文
學習時,先以朗讀為主,通過默讀,大聲朗讀感受詩歌的意蘊。
在預習《秋晚的江上》時,先朗讀詩歌,再找找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圈出來,然後說說這些景物構成的畫面,最後邊朗讀邊想象畫面。
《花牛歌》層次清晰,畫面感強,在朗讀的基礎上,說說花牛不同的活動畫面,再通過朗讀把不同畫面連起來進行整體想象,感受畫面的動靜變化。
1、《秋晚的江上》詩意分析《秋晚的江上》是劉大白1923年的作品,在格律上仍有舊詩詞的痕迹。詩題中的秋”字呼應詩中“頭白的蘆葦”,點出了季節“晚”字呼應詩中的“歸鳥”“斜陽”,點出了時間;“江上”則交代了地點。
詩歌共兩節。第1節中“歸鳥”“斜陽”構成了一幅晚歸圖。“斜陽”原本隻是倦鳥歸巢的背景,然而“馱着”一詞卻把“倦鳥”與“斜陽”緊密聯系到了一起。“馱着”既賦予畫面動感,又讓畫面充滿情意,給人想象的空間。
詩的第2節是第1節的繼續與發展,“歸鳥翻翅,斜陽掉落”的動感畫面,極富想象力。最後兩行“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顔了”,畫面色彩的迅速切換,既充滿神奇,又透着生機。
詩的句式長短不一,使詩歌富有很強的節奏感。簡潔的勾勒,誇張獨特的想象,修辭的妙用,讓倦鳥、斜陽、蘆葦構成了一幅瑰麗的秋江晚景圖。
2、《花牛歌》詩意分析
《花牛歌》由四節組成。每一節就是一幅畫:花牛坐在草地上,壓扁了剪秋羅;花牛在草地裡睡覺,天上白雲悠悠;花牛甩動小尾巴在草地裡散步;花牛在草地裡做夢,夕陽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
這四幅畫面中花牛“坐”是動景,花牛“眠”是靜景,花牛“走”又是動景,花牛“做夢”又是靜景。四幅畫面動與靜的交替變化,呈現了一種律動之美,也展現了一頭可愛俏皮、悠閑自在的花牛。
詩的每一小節,語言形式相同,韻腳卻不斷變化,一節一韻,韻随情生,朗朗上口。其不拘一格的風格,将花牛自由、俏皮、悠閑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緻。
溫馨提示:為了保證按時更新,節省時間,老師隻是針對重點的地方做了簡單的筆記,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适當添加認為有必要的内容。
我是@小v老師談教育,如果你覺得我分享的内容有用,請關注我,點贊轉發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