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各地龍舟的特色

各地龍舟的特色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2-13 08:12:55

  各地龍舟的特色(龍舟民俗延續百年)(1)

  扒龍舟是端午節傳統習俗,已有上千年曆史。天河區獵德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區域水網交錯,史稱“獵水”的獵德湧從獵德村流過,彙入珠江,恰如“玉帶纏腰”。獵德村因對水的親近,形成了延續百年的龍舟民俗活動。今天,與小e一起探尋獵德龍船的風采吧!

  獵德“船王”:

  廣州首條杉木龍船 賽場奪冠顯神威

  近日,記者了解到,獵德村的十餘條龍船藏在獵德湧龍船塘。據了解,為進一步加強和落實疫情防控,保護人民群衆的健康安全,獵德村今年将暫停龍舟招景活動。

  在往年的農曆四月初八(起龍日),村内青壯年将埋于河床中的龍船擡起,村民們将其固定在岸邊,手持顔料模具,為龍船船身的兩邊畫上漂亮的圖案,經過一番“裝扮”,開始曆時近一個月的扒龍舟活動。

  各地龍舟的特色(龍舟民俗延續百年)(2)

  各地龍舟的特色(龍舟民俗延續百年)(3)

  杉木龍船

  廣東省龍獅協會副會長李健民介紹,獵德村現藏有傳統龍船約16艘,其中,有“船王”之稱的杉木船,是廣州市最早的一條杉木龍船,制造于上世紀9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的曆史。這種類型的杉木龍船選料講究、工藝精湛,一艘在獵德村,另一艘在佛山,時至今日已很難再找到這種材料。

  “杉木龍船長約41.8米,可坐68人左右,由于木質較松,杉木龍船入水不易沉,具有輕且快的特點。”獵德龍獅隊隊長李志峰說。

  據了解,杉木龍船專門用于比賽,常活躍于在廣州、佛山南海等賽區,僅在賽前和比賽時才啟用,憑借着這條杉木龍船,獵德龍舟隊屢次斬獲廣州市各大龍舟賽事冠軍,還有“兄弟村”也借用此船參加比賽奪得佳績。

  獨具特色的獵德龍船:

  “紅龍”“花龍”“五色龍”

  據村民介紹,獵德村有龍母廟、華光廟、天後廟,族人制造不同特色的龍舟——“紅龍”“花龍”“五色龍”。在獵德村史館裡,藏着一條袖珍版的獵德“花龍”,加上牆上描繪的獵德紅龍、五色龍,展現了極具獵德特色的龍舟類型。

  其中,“五色龍”名副其實,船身有着五種顔色,從頭到尾分别為紅色、藍色、黃色、金色、綠色。“花龍”也是獵德龍船的特色之一,有一艘獵德“花龍”被收藏在廣東省博物館,是嶺南龍舟文化的代表,供來自各地的市民遊客欣賞。據了解,花龍長約40餘米,龍頭脖子細長,頭部小巧,上面有鹿角,龍口微張含有寶珠,龍頭還挂着粽子,龍須呈黑色。

  此外,由于獵德村種植水果曆史悠久,有着“水果之鄉”的美稱,有的龍船上,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獵德的嶺南佳果,如荔枝、楊桃、石榴等、茨菇、馬蹄、蓮藕等水果,還綴有海棠花、蓮花等花式。

  各地龍舟的特色(龍舟民俗延續百年)(4)

  獵德湧龍船塘停泊着各式龍船(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龍舟傳統民俗延續百年

  為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驅邪禳災,避兇除害, 獵德村形成了龍舟文化,逐漸成為一項傳統盛事。據了解,獵德龍舟曆史源遠流長,扒龍舟由起龍、畫花、采青、招景、稱景、賽龍、吃龍船飯、吃龍船餅、藏龍、謝龍等一系列内容組成。獵德扒龍舟還成為一項增強村民體質、聯絡宗親感情、加強對外聯系的重要活動。

  各地龍舟的特色(龍舟民俗延續百年)(5)

  龍船采青

  獵德村改造以來,扒龍舟習俗被完整保留并傳承下來,更摒棄“女子不得上龍船”的傳統觀念,于1998年成立了全省第一支70多人的女子“玫瑰龍舟隊”(俗稱“鳳船”)。獵德龍船發展至今,成為獵德村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2008年,獵德“花龍”作為嶺南民俗文化代表,被請進了廣東省博物館進行展覽;2010年,“獵德鼓”在廣州亞運開幕式上亮相,被搬上世界舞台,讓世人感受别具魅力的獵德民俗文化。2015年,獵德扒龍舟列入廣州市第五批非遺名錄。

  【圖文記者 章喬晖】

  【編輯 陳钰】

  來源:微社區e家通幸福獵德( xxsbejtl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