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随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于進行讨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林逸,你躲什麼啊。”“林逸,你别跑啊。”
在一所學校的廁所拐角處,本來應該是偏僻無人經過的小道,卻成為了惡魔的天堂。
7個半大的穿着校服的男生圍成一個圈,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着不懷好意的笑。
而被這些男生團團圍住的,名字叫林逸的男孩,正跌坐在地上,雙手無力的抵抗着他們的毆打。
“你們不要再打我了,你們這是校園霸淩。”被群毆的林逸憤怒地對這群男孩吼道。
隻是那些男孩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絲毫沒有悔意,反而更加變本加厲。
“這就算校園霸淩嗎?那我讓你知道一下什麼叫真正的霸淩。”
為首的男孩招呼着他的同伴們,伸手向林逸的下體摸去,完全不顧及林逸的臉面和尊嚴。
這一場鬧劇的上演,正是林逸最大的心理陰影。
那可能有人會問,林逸是做了什麼事情才讓那群男孩這麼敵對他嗎?會不會是因為林逸罪有應得。
然而這是最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論,在任何一個時候,都不能低估了人性的惡。
這群沒有被教導好的孩子,毫不吝啬的對林逸釋放出最大的惡意。
更令人感到不可置信的是,林逸才小學三年級(雲南人),毆打他的那些學生也正是他的同學,是一樣的年級。
在這個原本應該天真快樂度過的小學時期,林逸卻被覆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毆打林逸的學生以陳子杭為首,這一行七個人,這個小團體經常沒事就去欺辱林逸,在下課或者放學途中将林逸攔下 ,對他進行毆打。
這也導緻林逸對去學校這件事情産生了抗拒,每天出門前都慢慢悠悠,一拖再拖。
不管自己的母親怎麼催促自己說再不出門就要遲到了,林逸依然努力拖延時間。
更有甚者,林逸為了不去學校,還會找各種借口和自己的媽媽蘇迎瀾說自己今天無法去學校。
值得誇獎的是,蘇迎瀾是一個很有理性的媽媽,在這個時候并沒有像一些家長那樣責罵自己的孩子,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單純的不想讀書。
蘇迎瀾在發現自己的兒子林逸在這一段時間裡十分抗拒去學校的時候,她開始試圖了解這背後的原因。
而這一詢問,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受了如此大的委屈。
在有一天早晨,林逸詢問媽媽自己是否可以不去學校的時候,蘇迎瀾敏銳的察覺到了兒子的情緒,并且問孩子,是不是因為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不願意去。
然而當時的林逸并沒有正面回答媽媽的話題,隻是搖了搖頭,什麼話也不肯說。
在兒子林逸這裡沒有得到任何答案的媽媽蘇迎瀾選擇了迂回策略,她去聯系了孩子的老師,詢問孩子在學校的狀況。
隻是令她失望的是,自己孩子的班主任也并不知情,隻是答應她會多多關注林逸在校的表現,于是蘇迎瀾隻能回家耐心等待老師的消息。
回到家後的蘇迎瀾心裡越發自責,因為自己的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奔波,很少顧及到家庭。
每天早出晚歸,回來的時候孩子已經睡覺了,然而出門的時候孩子也同樣出門了,母子二人待在一塊的時間少之又少。
“都怪我,我應該多多觀察一下孩子的情況的,應該多關心關心他的。”
蘇迎瀾坐在沙發上,對丈夫林皓這樣說。畢竟自己常年在外工作,帶娃這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林皓負責。
林逸的爸爸林皓對這件事情也格外的上心,在經過多次思考之後,爸爸林皓對妻子蘇迎瀾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猜想。
這個猜測就是自己的兒子林逸會不會是在學校受到了校園霸淩,才會抗拒去學校。
這個猜測并不是空穴來風的,這也與爸爸林皓的童年經曆有很大的關系。
原來是在林皓小的時候,學校裡的同學會抱團,然後一起欺負他。
小時候的林皓經常被他們的小團體一起嘲笑,撕他的作業,往他桌上吐口水,對他推推搡搡等事情對林皓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隻是那時候的人并沒有意識到這樣的事情是校園霸淩,并沒有重視起來,隻認為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鬧。
而家裡的大人也同樣一心把心思放在賺錢身上,認為隻要賺夠足夠多的錢,給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
那時候的老師和學校也不太在意這些事情,隻是一心教書,隻要孩子能成績好,其他都沒有關系,絲毫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會對一個孩子帶來多麼大的傷害。
所以在尋求幫助無果之後,林皓隻能改變自己融入環境,也就是和那群壞孩子一起結伴,融入他們的圈子,這樣自己才不會受欺負。
也就是因為這個,林皓當時對于上學這一件事情很是抵觸。
聽完丈夫林皓的猜想之後,蘇迎瀾越發覺得自己的兒子林逸也是遭受到了這種打擊,所以才會變得不愛上學。
于是蘇迎瀾開始找林逸談話,就算一開始林逸并不配合,并沒有對她說出事情的真相,她也同樣耐心的勸導。
蘇迎瀾和自己的兒子林逸說,如果在學校受到了欺負,不能一味的忍讓,要記得為自己的利益做抗争。
還說如果隻是一味的容忍,那麼那些壞人會變本加厲,最後會讓自己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也許是蘇迎瀾日複一日的教導終于起了作用,林逸終于聽進去了,所以在有一天的晚上,林逸主動的找到了媽媽蘇迎瀾,把自己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和蘇迎瀾說的清清楚楚
林逸說,自己從一年級開始,就受到了同學們的欺負。
最開始隻是在他的本子和課本上亂塗亂畫,把他做完的作業藏起來導緻他被老師挨罵等這種行為,由于他的忍讓,沒有想到那一群人變本加厲的欺負他。
再後來,他們的欺負就不再限制于隻是對他的課本等所有物品下手,而是變身成了人身攻擊。
他們會在他上廁所的路上突然絆他一腳,又或者是在他走路的時候突然推他一下。
上完書法課的時候,還會故意的把墨水潑在他的身上。
林逸說他覺得這些傷害都并不大,所以他也隻是決定以後見到他們就繞道走。
可是林逸沒想到的是,就算自己每天躲着他們,他們自己也會找上門來。
所以在某天大家都在安靜睡午覺的午後,林逸被陳子杭他們帶到了廁所拐角處,發生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那一次的校園霸淩不僅給林逸帶來了許多身體上的傷害,還對他的心靈進行了極大的打擊。
也就是在此之後,林逸變的畏畏縮縮,不願意和任何人打交道。
同時他在學校也很害怕上廁所,生怕哪一次曆史就重演了。
聽到兒子林逸說的這些遭遇之後,作為媽媽的蘇迎瀾感到了極大的心痛,在看見兒子身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傷口之後,蘇迎瀾的眼淚止不住的流。
她覺得那些傷口都是自己作為媽媽失職的表現。
相對于媽媽蘇迎瀾的痛苦,爸爸林皓顯得憤怒很多。
如果說蘇迎瀾是母子連心傷在兒身痛在母心,那爸爸林皓則是感同身受。
在得知自己的兒子也和自己童年那樣被校園霸淩之後,作為父親的林皓怒發沖冠,恨不得馬上沖到學校給那些施暴者幾個巴掌。
在這個時候,蘇迎瀾阻止了林皓過激的行為。
因為蘇迎瀾知道,以暴制暴是沒有任何用的,她必須找到一個更有效更科學地方法去為自己的孩子赢回公道。
所以蘇迎瀾馬上就給林逸的班主任打了電話,把這件事情告知給她,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幫助和配合。
林逸的班主任在聽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也感到十分不可思議,連聲和蘇迎瀾道歉說,這也是自己作為班主任地失職。
可是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想想如何去減少這種事情再次發生。
第二天林逸到學校之後,所有的任課老師和班主任果然對他給予了極大的幫助,班主任還安慰害怕的林逸說,沒關系的放寬心,如果遇到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就找老師,老師會解決的。
可是蘇迎瀾知道這種方式隻能防止一時,并不能永絕後患。
而且自己的孩子林逸仍然對學校,對那些霸淩他的同學從心底的感到恐懼。
蘇迎瀾要的不是老師們對林逸的寸步不離,而是要那些施暴者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讓林逸徹底解開心結。
所以蘇迎瀾在兒子口中得知了施暴者的名字之後,果斷去聯系了這些孩子的家長。
蘇迎瀾聯系到這些孩子家長的時候,把他們的孩子對自己兒子林逸的所作所為說清楚之後,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不可能,口口聲聲說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幹這些事情。
這讓蘇迎瀾很是憤怒,在把收集到的證據都一一擺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轉變。
那就是有的家長看見自己的孩子确實對别人的孩子做了如此過分的事情之後,隻是簡單的道歉,并沒有讓人感受到他的誠心誠意。
并且那些家長還說,這隻是孩子之間的小打鬧,道完歉就過去了,沒有必要這麼較真。
更過分的是,還有的家長不僅不知悔改,還反而蘇迎瀾說是不是她的兒子林逸先做了什麼,才會導緻這樣的結果。
這種話讓蘇迎瀾怒不可遏,于是蘇迎瀾馬上去學習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在發現國家有針對這種行為頒布相關法律之後,蘇迎瀾心裡有了底氣。
蘇迎瀾聯系上校長,希望學校也能重視校園霸淩這個方面,給蘇迎瀾一個滿意的答複。
而學校最開始做出的決定是對這些學生進行批評并且道歉,可是蘇迎瀾想要的結果是這些施暴者轉學或者開除。
可是這讓學校很是為難,并且學校表明,這些孩子還小,正是素質教育的時候,自己不能把他們開除。
在經過多次談判之後,學校終于妥協了,答應蘇迎瀾給這些施暴者處分,以此警示其他人。
并且把林逸的這一件事情作為校園霸淩的案例,在學校裡宣傳,希望更多的像林逸這樣被校園霸淩的人可以站出來,為自己的利益抗争。
也希望那些有着陳子杭這樣想要欺負别人的想法的孩子,在了解到校園霸淩是要付出應有的代價的時候,可以及時收手。
除此之外,學校還進行了反校園霸淩的主題班會宣傳,并且對大家普及了相關的法律法規。
讓大家更加明白了,校園霸淩絕對不是同學之間的小打小鬧,而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必須要嚴肅處理嚴肅對待。
而在此之後,林逸在得到陳子杭他們的道歉之後,心結也就此解開。
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學校抗拒學校,而是可以和其他同學一樣正常玩耍,正常生活了。
這也讓蘇迎瀾感到十分欣慰,覺得自己這一段時間的奔走都有了回報。
同時也暗下決心,要好好關注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好好關愛孩子,而不是一味的在外工作。
整個事件來說,媽媽蘇迎瀾的做法可謂是教科書級别的反校園霸淩,值得所有人的學習。
同時學校和老師也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不能隻關注到孩子的成績,也要關注到孩子的生活。
作為學生家長也同樣是如此,不能單純的隻給予孩子們物質上的東西。
在發現孩子的異常行為之後也不應該一味的指責,而是要去了解這背後的原因和故事,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如果有像林逸這樣的被霸淩的同學,也應該勇敢的尋求老師同學家長的幫助,大聲的對校園霸淩說不。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完-
文|湯穎
編輯|西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